水纹图案研究

2017-11-06 08:53赖雨婷王群山
设计 2017年10期
关键词:道教

赖雨婷 王群山

摘要:水纹图案是世界传统图案中的典型。文章采用举例论证法和归纳演绎法,论述了中国传统水纹图案的形式以及其在中国不同历史朝代的演化进程。水纹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形式美,也具有深厚文化意蕴——水与民间水崇拜、中国传统道教文化、文人居士处世哲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代设计中,水纹依然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水纹图案的不同形式与内涵的探索将有助于设计师对水纹图案的设计与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关键词:水崇拜 涡纹 水波纹 海水纹 道教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5-0096-02

引言

原始先人对纹样的创作往往是从具象向抽象、写实到写意演变的过程。先人通过点线面的节奏韵律、黑白色彩、构图虚实疏密、繁简的对比创作了各式纹样,这些自由而规律的图案体现了原始先人的审美观念。水纹作为一种古老的图案,同样具有上述特征。水纹由简洁具象的线条,向复杂抽象的形式演化。水纹演化的过程中,与当时的宗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今,水纹作为一种简洁的图案,外在形式的丰富性和内涵的深厚文化使其在现代设计运用上大放异彩。

一、水纹的起源与形式

水纹起源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马家窑时期以及仰韶半山文化时期,水纹被广泛应用在彩陶纹样上。水纹大致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表现水流呈漩涡状的涡纹(旋涡纹);二是表现流水动态的水波纹(或称波浪纹、波状纹);三是表现海水翻腾的海水纹(海涛纹)。其中,涡纹是奔腾流水的表现,流畅生动的涡状组织结构十分巧妙,富有动感,延续至今仍在装饰图案中应用;水波纹则是另一种对水波的模拟形式,经过抽象变形而成,流动生机而富有优美的节奏和韵律感;随后在涡纹和水波纹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演变发展,创造出海水纹、同心三角纹、回纹、云纹、云雷纹等。水纹的表现技法有最初的河姆渡时期的刻划,到新石器中后期彩绘、拍印、印模等。

二、传统水纹的演化

原始社会时期,水纹主要以陶器的刻画和彩绘的形式为主;商周秦汉时期水纹为青铜器皿、陶器漆器上的主要纹样;东晋南北朝时期,受外来佛教的影响,水纹的地位被佛教的莲瓣纹取代,并延续至隋唐。在此之前,受人类活动范围和视野的局限,陶器、青铜器、漆器等器皿上的水纹装饰多是江河湖之中的静水,与在此之后的海水纹在气势上大相径庭。宋朝便出现了海水纹,元明清时期出现了以海水纹为基础题材的水纹样式。

原始社会之初,河姆渡时期水纹主要是在陶器上的刻划水波纹(如图1河姆渡夹炭黑陶敛口釜)。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出现了彩陶,便有了彩绘的涡纹、水波纹,较具代表性的有马家窑文化涡纹彩陶罐和仰韶文化的涡纹尖底汲水瓶(如图2、图3),水纹线条的排列上不仅有单独纹样和适合纹样形式,还出现了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水波纹和涡纹的结合,以及两种以上的旋式花纹复合成的水纹图案,每种水纹图案排列都充满节奏和韵律感。

商周时期的硬陶器、青铜器以及战国时期彩陶、漆器上,常将水纹作为主要纹饰或底纹,变形纹填充纹样出现在这些器皿上。(如图4)用于祭祀的西周大克鼎,其纹饰以水波纹为框架,周边填充窃取纹,形成浪峰波谷的气势环绕鼎身,因此也被称为波曲纹。再(如图5)西周木羊簋(gui),是古代煮熟米饭豆类的器皿,后也作为礼器,器皿上是用折线形水纹作为框架,在框架填充变形的涡纹。

秦汉时期水波纹大量地作为彩陶和原始青瓷上的主要纹饰,相较此前商周时期的旷野神秘图腾意味,这一时期的瓷器上的水纹则更显浪漫飘逸,(如图6)为汉代彩绘陶鼎。这一时期的水纹图案的表现手法为彩绘与刻划。

东汉、三国及西晋青瓷上,仍流行水波纹。东晋南北朝时期,受传入佛教的影响,水纹作为装饰图案渐渐淡出各类器皿,取而代之的是弦纹、佛教的莲瓣纹。至隋唐时期水纹才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受佛教影响,出现了万字流水纹(卍)。隋唐时期的水纹主要作为古陶器的边饰,(如图7)的隋唐瓷。

出于人类活动范围与视野的局限,在宋代之前,各种器皿上的水纹主要是江河湖泊中平静的水,宋代之后,劳动人民创造了波澜翻腾、气势磅礴的海水纹。

宋朝出现了海水纹,其表现手法有刻划、印模和彩绘等,给人强烈艺术震撼。宋人根据唐诗《山中问答》“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宋词“落花流水红”等句子创作了落花流水纹,(如图8)的宋耀州落花海水纹瓷。(如图9)宋吉州窑瓷器,白地褐彩,以海水纹为主纹样,水波进退翻转,浪峰突起,波谷回环,甚是生动。宋代的海水纹普遍作为底纹与其他纹样组合成新纹样,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如图10)华宁窑孩童瓷枕上的仙鹤海水纹,海水纹样刻划规律而生动;定窑的海水游鱼纹也饶有情趣。

元明清时期水纹以海水纹居多,其展示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暗喻男女爱情的落花流水纹,该题材起于宋,兴于晚明,以流水波纹为底衬,其上布以桃花、梅花等落花,給人以“深渊缘水涨,风波无自动,落花点水面,月色照流萤”的美好遐想;有喻指福山寿海、一统江山的海水江牙图案,“海水江牙”常装饰于古代龙袍及官服下摆作为吉祥图案——下端斜向地排列着弯曲的水波纹,名谓水脚,水脚之上顶着波涛翻滚的水浪,水中立一山石,并有祥云衬托(如图12清龙袍);有龙腾海上的团案,在海涛迭起的托衬下,龙腾海翻越,气势夺人,表现了盛世的张狂、帝王的威严、征服者的得意(如图13清康熙釉里红三彩鱼化龙观音尊、图14明永乐青花海水纹五龙大盘);有瑞兽海水纹,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四大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波涛翻滚的鳞片状海水纹样相结合(如图15清瑞兽海水纹太自尊);除此之外还有图16与八仙相结合的鳞片状海水纹等。

三、水崇拜与传统道教中寄托的精神内涵

水崇拜以自然水的神秘力量和水神为崇拜对象,以水生万物、水神司雨水为基本内涵,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殖繁衍仪式为主要表现形式,成为以农耕时代以来的原始自然宗教。而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从水崇拜的原始自然宗教中孕育而出,其教义无不融合着水的精神内涵。endprint

一是水崇拜崇尚水是万物本源,生生不息,映衬在道教上即是长生不死,气生天地万物的宇宙观;二是道教的神仙谱系中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水崇拜文化所塑造的司水水神的原型,如龙王、雷神、赤松子、云华夫人、水官大帝等;三是水崇拜崇尚水的生命力与生长力,从而衍生出水的驱邪等种种神秘观念,这些也为道教所承袭,成为符水施咒、喷水驱邪、仪典沐浴以涤荡邪气的依据。

水文化蕴涵着“以柔克刚”“柔中见刚”的精神内涵,这与道教所主张的“无为而治”即“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是相通的。道家以水象征道的流变,“天下莫柔弱于水,天下攻坚强者莫胜于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之王”等道家描述水之精神内涵的格言无不奉劝人们要懂得“居人之下”从而最终才能“居人之上”,居下是手段,居上才是最终目的,这不仅是帝王风范,也是一般人的处事哲学。

水文化所蕴含的另一个精神内涵是平静如水,心如止水。道家则把平静作为生命的本真,在浮华的人世中保持平静冷静,培养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心静,追求超凡脱俗的高尚境界。

无论是起初对水图腾的敬畏或是后来对水文化的崇敬,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浓厚的水文化的精神内涵让水纹的运用延续至今,烙印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仍为我们表达民族旨趣的重要元素之一。

四、当代水纹图案的应用

水纹作为一种自然崇拜宗教,几乎在全球各地都能寻找到历史的烙印,在今天仍为设计师所钟爱的重要元素——可以是表现原始部落烙印的水纹,也可以是表现代摩登造型的水纹。原始部落的水纹图腾运用于服装设计上,常以折线、波纹线等简洁的几何线条表现水崇拜的神秘主义,(如图17)中DKNY2015春夏款;现代摩登造型的水纹运用在服装设计上,常以模拟自然的有机曲线、飘逸浪漫的自由曲线表现当代抽象形式的水纹对自由、浪漫、现代的追求,(如图18)中Diane von Furstenberg 2014秋冬款。水纹图案也运用建筑设计领域,如女建筑师珍妮甘以“流水波纹、波光粼粼”为设计理念设计的芝加哥水纹大厦(AQUA TOWER),表面错落有致的流动性水纹是建筑中风路向上的阳台,疏散了芝加哥城常年的大风。大厦表面跌宕起伏的水纹在完成其功能性使命的同时,又具有相当高的装饰与视错的美感,如同曼妙起舞的女子,輕纱漫卷,舞动轻盈。水纹图案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也蕴含着我们本民族的精神旨趣与文化内涵。从石器时代的彩陶到精美的瓷器与漆器、从壁画艺术到宏大的建筑、统治阶级精美的袍服,水纹图案的痕迹都一直延续于中国传统中。其中“回形纹”和“万字流水纹”等常作为首饰、室内软装、家具等的边缘装饰,形状整齐而雅致,有“富贵不断头”、“福寿连绵”的美好寓意。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她传递繁荣的吉祥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其头顶,的“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2014年APEC领导人服装设计上海水江牙纹样的运用,云、水、山寓意山水相连,福山寿海,源远流长(如图19)。

结论

水纹图案具有的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灵活多变的丰富形式成就了其在设计领域长久的生命力。民间对水的崇拜与敬畏、中国传统文人的处世哲学、中国道家的精神内涵都赋予水纹图案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使水纹图案具有强大的受众与深沉的魅力。水纹图案在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都能被附于新的生机与气象,其形式的可塑性也具有无穷的魅力。当设计师对水纹图案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时,对水纹图案形式的创新运用也将具有新的夺目光彩。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教
《中国道教通史》述评
略论《今言》背后的道教因素
魏晋南北朝文学中道教对其影响思考
道生万物:楚地道教文物展
传承中的宫观与音乐仪式
道家道教研究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
道教门派介绍2
道教诸神的新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