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的现实性教学

2017-11-06 21:32刘伦慧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极光创设多媒体

刘伦慧

语文学科的开放性、社会性的特点要求语文教学面向现实社会,它要求突破传统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模式。利用多媒体具备的声、形、色的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境,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能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育活动中。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平时,有学生这样抱怨:课本里的文学作品,自己看时觉得挺有意思,待上课一分析反而不那么有味了,其实这跟教师采用陈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无关系。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去探究学习。教师可将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有趣,而多媒体声、光、形具备,综合能力强,通过图象的翻滚、闪烁重复、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能够创设一个纵贯时空的立体情境。运用多媒体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能提供并展示许多教学所需的资料,能调动各种感官功能,加强教学的整体效应,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充分发挥多媒体集形、声、色为一体的特点,创设生动的意境,能为学生开拓无限的想象时空,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重现背景,引起共鸣

语文教材所选作品,时间跨度大,区域范围广,有当代的、现代的更有古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要想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必须弄清每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及写作背景。如能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当时的时代背景重现出来,定能引起学生阅读情感上的共鸣。如,在教学赵树理的《荷花淀》时,用多媒体技术先展示出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的秀丽凤光,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然后剪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罪行的电影画面,让学生看清楚日寇是如何践踏国土,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带着这样的情感去阅读,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发挥计算机的虚拟功能,虚拟真实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学生获得在现实生活情况下无法获得的或不能获得的感性经验和真实感受。

三、拓宽视野,丰富积累

多媒体信息容量大,密度高,转换快,上下数千年,视通数万里,宇宙之大芥末之微皆可得到展示。语文课所涉及的天文地理、历史文物、时政新闻、人物速写等各种内容,都可存储于其中,并可运用蒙太奇技术,将零星的图像照片、实物等按一定的线索串联起来,形成整体,服务于课堂的需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能够唤起学生积极读书、主动探究的意识,很多学生在课下自己主动上网查找资料,或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扩大了阅读量,达到了增加学生知识的效果。刘国正先生说过:“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语文教材只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拐杖,而并非“宪法”,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需要学生跨出校门去寻找、发现,从中积累丰富的知识,而多媒体在这方面为辅助教学架起了桥梁。例如,教学课文《神奇的极光》一文时,可先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从网上搜索关于极光的图片和资料,下载到软盘上,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有选择地展示学生搜集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对比总结,从中了解极光的现象特点、形成特点,再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四、促思解疑,提高效率

中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以直观思维为主,并借助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多媒体由于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情景和过程,是人的手、眼、耳、思维的延伸,故而在教学中能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形象的事物,再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抽象的概念,即可放缓坡度,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如,教学《神奇的极光》一文,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性,学生能够较快地突破难点,形象地掌握甚感抽象的激光运动原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用跳跃的画面,加快学生的思维,用静态的画面凝视停留,让学生细察思考。多媒体教学能紧密联系现实,开阔想象空间,使学生的眼手口脑等各种器官都得到协调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极光创设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唯美极光
创设未来
神奇的极光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极光是怎么产生的?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神奇的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