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太昊陵

2017-11-06 18:09查兴娥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伏羲女娲

查兴娥

5月15日一大早,天气不是特别的晴朗,暖风和煦,气温正好和外出踏春的气温差不多。在这个大好日子,我们采风的下一站,是淮阳太昊陵。

客车飞快地开进,晃眼的外景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原来,汽车已经缓缓驶入通向太昊陵的主干道——龙都大道,大道上是绵延的车流在缓慢地向前蠕动,大道两侧停车位是早已挤满的各种车辆,两侧还有商贩们向香客们招揽兜售的高香,林林立立摆设着,最长的足有两米之高。虔诚的香客早已是手持高香、纸元宝等各种烧香用品。

龙都大道东侧,是伏羲文化广场。步入广场,俨然一座大集市,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到处是拥着挤着的各色各样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来自天南地北的怀着各种目的的国人接踵而至,有寻根谒祖来的,有祈福纳祥来的,有旅游观光来的。

太昊陵是伏羲氏的陵寝,这处陵庙合一的古建群,是我国陵庙中大规模宫殿式建筑的孤例。它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北的蔡河之滨,坐北面南,大门正对着碧波荡漾的龙湖。太昊陵是纪念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大型陵庙,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岁月3000年,历代帝王52次御祭。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所以,考古学家称: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我相信每一个到此的炎黄子孙都会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来陵前上一炷香,拜一拜,磕个头,了却一番夙愿,祝家国平安吉祥,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淮陽古称宛丘、陈、陈州,历史源远流长,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据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考证:五亿七千万年前,在中国境内大部分都是海洋的情况下,就出现了淮阳古陆。淮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

太昊伏羲氏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圣明帝王,他“为百王先”,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传说伏羲氏在位114年,死后葬于陈。后人为纪念祖先功德,很早以前,就在宛丘(今淮阳)筑陵、建庙。据记载,春秋时这里已建伏羲陵墓。今存陵园占地500余亩,陵园内,殿宇琉金,楼阁掩翠,金碧辉煌,华彩璀璨,是河南省名胜古迹之一,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笔题词留念。太昊陵庙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

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建筑——午朝门、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坛、太昊伏羲陵墓、蓍草园等构成的主景区,以及附属景点:独秀园(原剪枝公园)、碑林、西四观、岳忠武祠、同根园、博物馆等几部分组成。

太昊陵前从买票到入场,都是排队,井然有序,最主要的是统天殿前,不仅再也没有传说中和游客争吵的卖香“恶霸”,而且两旁还设有免费的香台,里面不但是卖高价香的没有了,有的甚至比陵外面的还便宜。算卦的、乞丐也少了。虽然这都是不值得提的小事,但也反映了淮阳地方领导文化意识的改变。

伏羲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

相传,他的母亲名叫华胥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泽郊游,在游玩途中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她将自己的脚踏在大脚印上,当下就觉得有种被蛇缠身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一怀孕就怀了十二年。后来就生下了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这就是伏羲。当地的人为了纪念伏羲的诞生,特将地名改为成纪,因为在古代,人们把十二年作为一纪。据史学家考证,古成纪就是今天的天水。《汉书》中说道:“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

伏羲氏,又作“宓牺”、“伏戏”、“包(疱)牺”,又称“牺皇”或“皇羲”。相传,六千年前他生于成纪,葬于淮阳,为古代东夷族首领。据传他与其妹女娲氏婚配而孳生人类。后人称他为“人类的始祖”。太昊是对他的赞词,意为与日月同辉。他以德睦邻,诸夷归服。以龙为图腾,团结各个民族。以龙命名八个龙官,分别治理海内。

他能够沿着生长在都广之野的作为天梯的建木“上下于天”。

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伏羲画像山。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

伏羲仰观天上的云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闪,看地上会刮大风、起大雾又观察飞鸟走兽,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意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用于捕鱼打猎。他的臣子句芒,则根据这种原理,做了捕鸟的罗。

伏羲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聘礼。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

古时候,伏羲在宛丘,也就是现在淮阳这地方,教人打猎捕鱼过生活。后来,人多了,伏羲挑了一批会打猎捕鱼的人,叫他们去东西南北四方,到那里打猎捕鱼。大家问伏羲:“东西咋能分?”伏羲说:“东方属金,西方属土。日头出东落西。”又有人问:“南和北怎么分?”伏羲说:“南热北冷。”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咋样辨别东西南北。

伏羲还制作了瑟,创造了《驾辩》的乐曲。上古文明的曙光,在传说中的伏羲时代就开始显露出来了。伏羲后来做了东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属神。句芒的形状是鸟的身子,人的脸,驾了两条龙。他两个共同管理着东方青土树木的原野一万二千里的地方,是春天的主神。

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期的距今约7000~5000年,晚期约5000~4000年,也叫铜石并用时期。太昊伏羲氏寿终后,他的子孙沿淮河北岸向东发展,转趋黄河下游控制了济水流域一带。春秋时建立了任(音因)、宿(音素)、须句(音勾)、颛臾(音专一)等四个小国,一共传了十五世。

再后来,一次洪水吞没了整个人类,唯有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幸存了下来。要使人类不致灭绝,他俩就必须结为夫妻。

但兄妹成婚毕竟是很难令人接受的,于是他们商量由天意来决定这件事。怎样决定呢?兄妹俩各自拿了一个大磨盘分别爬上昆仑山的南北两山,然后同时往下滚磨盘,如果磨合,就说明天意让他俩成婚。结果,磨盘滚到山下竟然合二为一了,于是,他俩顺天意成婚,人类从此得以延续。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媧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据说,在这以前,天塌地陷,灾害不息,经过她的工作,一切就绪了。她也就成了传说中整理天地的神。这个故事反映了远古人类与自然界的艰苦斗争。女娲氏为了美化人类的精神生活,还发明了笙簧乐器,能把风嘶鸟语,虫鸣溪唱,丝丝入扣地吹奏出来;男欢女爱的喁喁情话,水乳交融的心灵恋歌,也能曲曲传神地表达得淋漓尽致。于是人与人之间增添了无限的祥和气氛,特别是男女之间,由于音乐的滋润,许许多多幸福快乐的恋情,都被优美的音乐旋律激荡起来。后来伏羲氏死了,女娲氏代立,没有儿女,因为年纪渐老,便退休到美丽的地方,即现陕西蓝田县女娲谷。

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几百万人涌向淮阳县太昊陵庙朝圣伏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太昊陵庙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昊陵就在休闲广场对面,一路走去,果然是庭院深深,经过第三道佛像神殿后,终于在第三道神殿上有缘瞻仰伏羲的威仪,高大威武的伏羲端坐在高高的神龛上,双手捧着刻有日月的八卦符,好像仍然在思索着如何普济苍生,两侧栩栩如生的壁画记载着伏羲的无量功德:结网渔猎,四季农事,婚丧嫁娶等古老的文明就是从这里滥觞起源的,看来世人尊称伏羲为人类始祖的确是名副其实。

伏羲说,尽管我离开了人间,但依然在倾听着你们的声音。

我说,人祖爷啊,请你在红尘中静下心来,让芸芸众生中的我能够诉说。

八卦坛前,那棵长着一只耳朵的柏树伫立。常年的烟熏火燎,生命已经成了过去,绿叶不再,干枯的枝丫早已经蜕了皮,被虔诚的香烟熏得黑乎乎的;树身依然是斑驳陆离,树皮在树身开始迸裂,一块一块地附着在树身上,如果不仔细观察,定会担心这树皮会从树身上掉下来;树身上被人们涂上了红色染料,树身上那棵长得惟妙惟肖的耳朵被人们抚摸得发亮,露出了柏树材质的金黄色。耳朵的金黄色和树身的红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远远望去,真想不到那耳朵是天然成就,上天的造化,还以为是人们后天的造作,用什么东西粘到了树身上的。

二月庙会是豫东的民间盛会,每每此时,数不尽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无论官商、草民,各色人等,纷纷把寄托着无尽心愿的高香送进燃烧的香坛,伏羲墓前成了一片火海。那几棵古柏,活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柏,眼睁睁看着一个一个相继死掉了,这是在伏羲爷的眼皮底下死掉的。墓前的太昊柏无一幸免,被活活烤死了。

诚态可掬的香客们在祭拜伏羲爷时是不会注意太昊柏的死掉的,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祸福前程,哪里知道古柏的痛楚。太昊柏中的明星级人物——“耳柏”因为离伏羲墓碑最近,首当其冲,最先死掉了,它不朽的精魂在静静地倾听祭祖人的祈祷。

不过,现在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那枯死的太昊柏有的已经奇迹般地长出了新枝。

人祖创造文明,却又匿身于传说之中,化身符号,化为神明,似乎久驻人间,惚惚恍恍,又似隔绝人世。

于是放缓脚步,一炷香用素心捧起,叩首、礼毕、起身。上石阶,抚览模糊的石碑,依稀是“太昊伏羲”四个大字,心中感动,于是退后三步,在满是尘埃的石地上跪下,再拜。

唐宋以来,太昊伏羲的陵墓不断扩建,包括陵地和祭祀的庙宇,占地875亩。今存陵园内建筑为明代建筑,结构与明代皇宫相仿。它分内外二城,内城叫紫禁城,外城叫皇城。城内古柏夹道、碑刻林立、晨钟墓鼓、声闻数里。统天殿又叫大殿、前殿,是整个陵园中最大建筑,殿高15.7米,面积390平方米;殿内有高大的神龛,内塑伏羲坐像,左右配有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塑像。太昊伏羲的陵墓高20多米,周长150多米;上呈圆形、下有方座,象征“天圆地方”,陵前有宋代青石碑一座,宽3尺,高15尺,上镌“太昊伏羲氏之墓”七个大字,据传此碑为苏小妹用巾作笔写成。

太昊伏羲在人类社会从母系向父系,由野蛮向文明进化时期,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立下了齐天功绩。后人因此称他为“始祖”、“斯文鼻祖”。“太昊”即是人们对伏羲的赞词,意为伏羲功德无量,向日月那样光明。

“二月会”上,你还可以看到一群群肩担青龙、彩凤花篮、手敲竹板、边舞边唱的妇女,她们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浅吟低唱。舞者多为年长的妇女。舞者全身饰黑色服装,偏大襟上衣,大腰裤均镶彩边,黑鞋绣花,黑头纱长约五尺,下缀二寸长穗。

舞姿变化大致有三。一是“剪子股”:一人打经板,三人表演以“十”字路线为中心,对面穿插,走成剪子股路线;二是“铁索链”:一人走这种路线,二人走另条路线,像拧麻花一样多次相迭;三是“蛇蜕皮”:一人在前,三人(包括打经板者)朝一个方向沿履而舞,然后,每二人从中交叉而过,像蛇委蛇而行一样。这三种队形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舞蹈者走到中间定要靠背而过,身后的黑纱长尾碰绕在一起。

担经挑的基本舞脚距较小,约半肢距,走起来跟戏曲动作中的“啐步”相仿,三人表演时沿履而舞。

每年太昊陵会期便由会首(女巫男觋担任)带领在陵园聚会。他们把经挑视为圣物,恭恭敬敬地将其合在一起,然后一人双手合十举起,双膝跪地,有的手捧香楼一齐喁喁而语念经文。焚表进香完毕,再到统天殿、女娲观、伏羲陵前表演担经挑舞。

担经挑承载着先祖的信息,是古老文化活的遗存,史诗一样地在周口流行了千百年。但在形式上、服装和经文中都添加了不少现代元素,唯有那青龙、彩凤、花篮和那蛟龙摆尾的舞姿依然不变。担经挑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情感宣泄的载体,也是她们健身、娱乐的理想形式,成为一种固守的生活状态。一种古老的文化,就这样“活化石”般地在人民的生活中遗存下来。可惜我们此行没有机缘一睹其风采。

在淮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无论你走到哪里,总会有一股古朴的民风民俗熏陶着你,陶醉着你,让你有找到根的感觉。

泥泥狗,又叫陵狗,是太昊伏羲陵泥玩具的总称。因它是为纪念伏羲女娲抟土造人育万物而制作的,又为淮阳太昊陵所独有,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狗”。

泥泥狗用淤泥捏制,全涂黑底,然后用红、黄、白、绿、粉红五色,绘以点线结构的图案,有楚漆器文化的格调,又像绳纹、方格纹、古陶器的画法。它造型浑厚古朴,似拙实巧,墨底彩绘,艳而不俗。每个泥泥狗都有孔可吹,音韵浑厚。

伏羲生活的时代,人烟本来就很稀少,一日,天塌地陷,世界上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只得求上天做媒,最后他们结成了夫妻。他们嫌自己生育太慢,就用泥捏制泥人。这些泥人晒干后,都能走动、说话,变成了人。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就在淮阳,所以,淮阳在数千年前就有大量捏制泥泥狗的习俗。

每个去烧香的人多多少少都要买几只泥泥狗,听当地的人们讲,从淮阳回来的这一路,总会碰到一些小孩跟着车伸手要泥泥狗,有人也就多买一些,路上遇见了,扔几个,孩子们拾起来笑着跑开。

小孩子们突然看到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泥泥狗,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一吹还有响声,真是爱不释手。

因此,太昊陵商品的推銷近乎喧嚣,但喧嚣中的人们得到一种满足。各种充满乡野味儿的小商品琳琅满目,无不让人心动。更诱人的是一些民间艺术品,古朴各异,富有原始风味的活图腾“泥泥狗”,能放在床头辟邪挂在墙上做装饰品的布老虎,足可以让逛会的人驻足留恋。那些来自异乡或本土的游客、香客们三五成群,不厌其烦地和小商贩们论着价钱。小商贩们脸上更是堆满笑容,恭候着每位游客、香客的光临。他们深知凡是来逛会的人必定不虚此行,但他们更深知游客、香客们不会轻易地掏钞票。于是他们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施尽浑身解数展示“稻草变金条”的本领,也不乏“挥泪大甩卖”的壮举,其情动人。这一招也真灵!一番口舌下来,果然奏效。游客、香客们开始挑选想要的东西,直到自以为赚了便宜才满意而去。

我们尊崇伏羲,敬重伏羲,时常为伏羲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所感召,所激励。当我们回眸远古文明所透视的智慧光芒时,思绪万千,浮想联翩……伏羲氏作为人祖,是神话?是传说?是历史?如果是神话,那么这种神话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如果是传说,那么这种传说为人类文明的肇启留下了口头相传、永不泯灭的美好篇章。如果是历史,那么这段历史则更清晰地记录了我们先祖在奔向文明之途所创立的光辉业绩。从神话、传说、历史中,我们深深感到伏羲氏是智慧之灵,教化之圣,人文之祖。

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在绵绵的伟大国土里,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称雄于世界的东方,推动着世界文明的车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句俗语叫根深叶茂,有个习俗叫人丁兴旺看祖坟。中华民族如此强大,祖坟在哪里?在河南省东部的淮阳县,那就是高约二十米的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巨大陵墓——太昊陵。这里有宫殿式的庙宇,有占地875亩的巨大陵园,有每年一度为期一个月的朝祖盛会,有远古的祭祀巫舞“担经挑”,有纪念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活化石“泥泥狗”,有颂扬伏羲、女娲兄妹相婚繁衍人类的“布老虎”,有历朝历代帝王祭祀的规制,更有民间虔诚的祭祀大礼——在这里我们每天都能领略到中华尊祖敬宗的美德,都能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香火,仍在点燃……

责任编辑:子非

猜你喜欢
伏羲女娲
女娲和五彩石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伏羲结网打鱼
女娲
汉字的由来——伏羲造字
伏羲画卦
女娲造人
不畏艰难的女娲
伏羲宝宝的成长日记
多才多艺的伏羲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