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论饮食

2017-11-06 16:16谢明德
烹调知识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朴素庄子美味

谢明德

庄子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其率性特立的人格魅力、汪洋恣肆的哲思美文,确立了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其饮食思想,从属和折射其哲学思想与人生态度。

一、鼓腹而游

政治问题为先秦诸子普遍关心,如何实现太平治世是当时整个学术界讨论的中心话题之一。诚如太史公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所说:“《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不同的只是各家所采取的途径和方法。人们向来对老、庄误解甚深,忽略了他们“入世”的一面。

成语“击壤鼓腹”,古人用以形容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击壤”,是古代一种投掷游戏。“鼓腹”,即鼓着肚子,意谓吃得饱饱的,出自《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上古赫胥氏是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与先秦的许多思想家一样,庄子在批判现实社会时也悬一古代社会治理模式作为理想社会的参照物。“鼓腹而游”,是庄子描述和向往的一种朴素的富足、自由和快乐的生存状态和理想政治结构的象征。老子说得更明白:“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老子·三章》)。

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创造出伟大的文明。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由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以及阶级贫富尖锐对立,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饮食文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统治阶级食不厌精、味穷水陆,老百姓则食不果腹。郦食其从社会治乱的角度向汉高祖刘邦建言:“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食物资源和食品安全保障问题,直接关系民生以及政权能否久固,也因此成为古代中国政治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正味之辩

庄子崇尚朴素简约的生活方式。在他看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游放,即精神上的自由和富足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吃饱相对来说只是次一等的价值。人生在世最大的快乐不是厚味美服、奢侈华丽的物质享受,相反,朴素简约的生活,才是更加符合人的本性的生活。庄子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人應该“食于苟简之田”,(《庄子·天运》:“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自然无为,是庄子朴素简约、恬淡虚静的生活美学的哲学基础。

庄子不仅和老子一样,反对肥甘厚味、恣食无忌的饮食生活方式,认为“五味浊口,使口厉爽”(《庄子·天地》),是为生之害,并进而对“美味”提出质疑。他说:“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且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庄子·齐物论》)意思是,人爱吃牛羊和犬鸡鸭,糜鹿爱吃草,蜈蚣爱吃蛇,鸱鸮和乌鸦爱吃老鼠,这四类动物到底谁才懂得真正的美味呢?

齐物平等是庄子哲学的主体思想之一。庄子认为天地万物千差万别,但有共同的本源,都有独特的它物无法替代的价值,因此,万物应该是平等的。显然,这并不妨碍庄子对流行的“美味”观念进行质疑,以对真理的执着探求去“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庄子·天下》)。表面上看,人和糜鹿等各有其所爱吃,似乎所谓“正味”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但人和糜鹿等对于“正味”的不同选择,是物之本然和自然的体现。是否符合物之本然和因任自然,这也是判断是非真假善恶的终极标准。真正属人的美味,必然是符合人的本性和生命真谛的。针对沉迷五味、极尽奢华的贵族饮食习尚,他明确表示:“古之真人,其食不甘”(《庄子·大宗师》),“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臧也”(《庄子·骈拇》),人们不必追求所谓普遍的“美味”,只要自甘其食、自乐其俗即可(《庄子·胠箧》)。

2 000多年后,庄子对美味的质疑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现代人对消费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对真正属人的美味的理解。

三、养生缘督

在中国文化史上,庄子最早提出“养生”这一概念。

庄子在《养生主》中开篇就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督:中央;中间。所谓缘督以为经是晓谕世人,所谓养生之道最根本的是遵循自然的中正之道。

接着,庄子讲了“疱丁解牛”的故事。疱丁即厨工为文惠君宰牛,动作像是在跳《桑林》之舞,声音像是在奏《经首》之乐。抑扬顿挫,优美动听。文惠君站在一旁看得出了神,称赞疱丁解牛技艺高超。于是疱丁放下牛刀,讲了一通解牛的道理。但文惠君却从这里懂得了养生的方法。原因是养生与解牛也具有某种相似性。如同解牛,刀刃要想长久保持锋利,必须因任自然,刀刃不要去碰牛体的硬骨,只在牛体原有的空间穿行。同样的道理,科学养生,必须遵循自然中道而行,尊重生命和颐养的规律。

庄子还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大宗师》)。在他看来,人应该有“齐生死”的态度,理性地看待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认识到什么是自然(天)的作为,什么是人的作为,这样就达到了认识的最高境界。前者让人懂得顺其自然地生活,后者让人懂得理性地保养生命——用已知的养生知识、技术去保养自己不能预知的寿命,从而使自己能够享尽天年而不至于中途夭折。

庄子认为天下人沉湎于物欲而不知觉醒(“以天下为沈浊”),他崇尚朴素简约的生活,反对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其中也自然包含养生学方面的考量。饮食养生历来是中华养生之道的重要内容。

从鼓腹而游、正味之辩到养生缘督,从政治哲学、生活美学到养生科学,其中一以贯之的是庄子的惟道是从、因任自然、逍遥游放和恬淡简约的精神旨趣。

猜你喜欢
朴素庄子美味
最朴素的人文
隔离朴素
你好像很美味啊
串起来的美味
平淡考查朴素启发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春天的美味
朴素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