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宇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整体教育水平正在逐渐提升,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注重课程体系设计框架设置,确保能力培养有效性。因此,本文就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框架案例进行分析,以便促进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为学生综合培养目标实现提供保障。
关键词: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计框架;案例
结合现代教育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加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优势。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需要注重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框架构建,并对与之相关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学生能力培养效果的增强提供保障,提升课程体系设计框架实践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一、基于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框架分析
实践过程中为了完成某种活动,需要设置必要的主观条件,即能力的具备。在能力的作用下,能够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完成,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机制改革要求下,需要合理设置基于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框架,促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以提升,在科学的培养模式下能够达到有效锻炼。构建这种框架的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应了解专业能力培养要求
为了增强基于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框架的适用性,需要了解专业能力培养要求。这些要求包括:(1)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科学分析方法的能力;(2)加强各种工具使用的能力;团队沟通协调能力及持续学习能力;(3)方案分析、制定及完善的能力;数据挖掘及市场信息高效整合能力。与此同时,需要对其它方面的专业能力有着更多的了解,像专业发展趋势、社会问题分析、各种技术实践应用效果评估等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具备各职业所需的基本能力。
(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需的课程
在能力培养要求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框架中应充分考虑实践过程中所需的专业课程,灵活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将既定的能力培养目标渗透于专业课程中,促使这些课程作用下的能力培养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在选用能力培养过程中所需的课程时,应从这些方面入手:(1)将实践过程中所确定的能力培养目标细化,促使课程开展中包含的评价能力更具科学性;将各课程及对应要求的能力列举出来,从而为教师能力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依据;(2)充分考虑当前人才市场需求及学生的实际概况,选择实践应用效果良好的课程。根据课程特点,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能力;(3)建立能力培养与课程选择之间的关系,从能力提高、拓展及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虑,增强课程设置有效性,从而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框架构建合理性提供保障[1]。
(三)确定科学能力评价要点
在能力培养目标及对应课程的支持下,需要确定科学能力评价要点,逐渐形成良好的能力评价体系,确保该体系实践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及可信度,实现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在确定科学能力评价要点过程中,应从这些方面入手:(1)注重课堂评价,并在内容丰富的评价表作用下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有效考核,从而制定出针对性强的培养计划,满足能力培养的实际要求;(2)实现考核评价方式多样化。在对能力评价过程中,应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避免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能力评价依据。因此,需要从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技能水平、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实现能力考核评价方式多样化,确保能力培养计划的稳步推进,健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框架组成结构[2]。
二、具体案例中的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框架实现
(一)案例分析
某院校在了解学生就业情况的过程中,发现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间接地降低了学生就业率。这些问题包括:难以运用专业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践应用能力不足;具体工作岗位上的动手操作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欠缺,组织管理能力不足;写作能力有待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不足等。学生就业过程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很难达到用人单位要求。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高校在实现能力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构建出科学的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框架。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框架实现分析
(1)将既定的能力培养目标渗透于教学大纲。在设置不同的专业过程中,应明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并加强这些目标渗透于教学大纲,促使人才培养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实践应用过程中应做到在:教学大纲中应给予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充分说明,明确能力培养方向,将能力培养的具体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2)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在实现课程体系设计框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能力培养要求,促使这种框架实践应用中能够为课程开展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提供科学指导,促使我国整体的素质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科学培养,保持课程体系实践应用中的良好作用效果。
(3)重视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设计能力培养。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各种学科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论述设计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锻炼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有利于实现能力培养目标。因此,需要在课程体系设计框架实现中重视学生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设计能力培养,促使学生的问题分析与处理、资料搜集、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为高校未来人才培养战略计划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依据,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能力培养模式中汲取更多的知识[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这样的课程体系设计框架支持下,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未来学生能力培养中应重视课程体系设计框架的灵活使用,并加强其实践应用效果评估,从而为我国现代教育水平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应提高对学生能力培养重要性的正确认识,从多个方面入手考虑课程体系设计框架设置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周华.从课程关系看高职“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2,(15).
[2]姜衍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
[3]李桂霞.關于构建就业导向下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