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慧
摘 要 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而地理野外调查使学生巩固学科知识,掌握野外调查方法与技能,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野外考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关键词 乡土地理 野外考察 延安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1乡土地理野外考察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地理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新课程改革也要求学生的学习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而家乡作为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为地理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对乡土地理的学习,既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又能使学生运用相应的地理知识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对延安市进行地理野外考察,结合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的自然地理知识和必修二的人文地理知识,使学生从一种或多种自然要素中分析一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发展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2确定考察内容
延安市地处陕北地带,既拥有世界上典型的黄土地貌,独特沿河分布的城市形态,还有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高二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又对区域地理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延安市是个理想的考察地点。
(1)观察黄土地貌中黄土塬、梁、峁的形态,并分析黄土结构。高二学生在必修三中详细学习了黄土高原的范围、成因及其水土流失问题。在考察延安的黄土地貌时,着重观察黄土塬、梁、峁的形态,同时采集黄土样本,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2)识别山脊、山谷、山顶、鞍部、断崖等地表形态,并粗略绘制等高线图。延安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四周群山环绕,各种地表形态容易识别。
(3)观察延安老城区的城市形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延安分为新城区和老城区两部分,其中老城区依河而建,城市形态清晰可见。
(4)分析延安新、老城区的功能区转移。
延安主要商业区位于老城区的中心街地带。但随着延安新区的修建,许多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搬迁至新区,使得延安的城市功能区逐渐发生变化。我们可以乘坐新区公交游览新区,了解新区的城市功能区分布,利用必修二中商业布局的知识点来分析延安城市功能区的转移及其影响因素。
(5)延安旅游业的发展。延安是历史文化圣地,拥有着闻名世界的红色旅游景点,独特的黄土高原文化和陕北风俗文化。作为一名延安人,我们要了解延安的抗战历史,宣扬延安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
(6)延河的治理。延河属于黄河的一条支流,横穿延安境内,是延安第一大河,但近年来出现水流污染、河水干涸现象。我们可以利用必修三中的流域治理的相关内容来对延河的治理提出宝贵的建议。
3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大力宣传这次野外考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前期培训,向他们讲解本次野外考察的内容、目标,并向他们展示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考察期间学生的人身安全。
4计划制定
(1)确定考察时间。为了安全出行,我们选择在9月份进行实地考察。此时天气凉爽,降水较少,可以减少学生中暑以及因道路湿滑而摔倒的隐患。
(2)确定考察路线。我们从学校出发,途经凤凰山、延安新区、延安枣园旧址、延安市城乡规划局,最终回到学校。
(3)资料收集。我們需要收集延安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环境的资料,对延安的一些风俗习惯,风土民情有一定的了解,还要掌握历年延河的水文状况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4)材料准备。
考察工具:罗盘、铁锹、相机、延安地形图、延安城市规划图、铅笔及笔记本、延安市遥感影像图;生活用品:背包、饮用水、食物。
5野外考察的实施
6学生报告撰写
考察完毕后,学生需要将前期收集的资料与后期考察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通过文献资料验证考察得到的数据,对考察数据不准确的地方进行资料补充。同时,学生要积极完成各类地图的绘制,上交调研报告与作业。
7反思与总结
中学地理野外考察虽然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出于学生的安全性和学习时间紧迫性的考虑,学生进行实际考察的机会很少,而教师也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在野外调查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学生安全问题,教师需要提前勘察考察路线,确保考察顺利进行。其次,教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除了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外,还要对其他学科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将书本知识落实在实际中,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袁福强,陈诗越. 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开展——青岛马山野外考察实践谈[J]. 探索·交流.2012(1):25-27.
[2] 凯维翰. 利用当地资源开展乡土地理野外考察[J].探索与实践.
[3] 胡伟兴,王琼玮. 利用远足活动开展地理野外考察的实践与思考——以“重走括苍古道”远足活动为例[J].地理教学. 2017 (4): 40-53.
[4] 朱佳木. 什么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以及应当怎样弘扬延安精神[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