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自然地理教材对比研究

2017-11-04 07:37赵志敏施风霞
关键词:统计图示意图章节

赵志敏, 施风霞

(1.南阳师范学院 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2.南阳师范学院 图书馆,河南 南阳 473000)

中美高校自然地理教材对比研究

赵志敏1, 施风霞2

(1.南阳师范学院 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2.南阳师范学院 图书馆,河南 南阳 473000)

通过对比中美高校自然地理教材,分析两种教材在逻辑结构和图像系统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①在教材的横向递进上,中国地理教材各个章节独立成篇;美国教材横向联系紧密.②在教材的纵向递进方面,美国教材更注重知识及事物的原理性,中国教材更强调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建构.③美国教材的图像密度要大于中国教材;中国教材的图像系统侧重示意图和统计图,美国教材强调示意图和景观图.

逻辑结构;图像系统;自然地理;横向递进;纵向递进

0 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国普遍开始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增强本国综合国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课程相互影响、互为依托,同时高等教育课程也承担着向潜在基础教育教师提供知识的重任.因此,高等教育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原动力.而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科学,自然也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注点之一.然而,我国高校地理教材经过了多次调整,直到目前,高校地理课程体系设置尚不太合理,从而阻碍了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基础学科,而且相对于其他地理学科,自然地理学内容丰富、表现方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本文以自然地理学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比较中美高校通用的自然地理教材[1-2]的逻辑结构和图像系统,分析中美高校自然地理教材的异同,以期对我国高校自然地理教材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教材逻辑结构对比

教材的逻辑结构反映了教材的知识组织体系.合理的教材逻辑结构能使知识变得生动、鲜活;相反,不合理的教材逻辑结构能使知识变得生涩难懂.地球构造具有分层性,因而,无论中国还是美国自然地理学教材都是主要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和生物圈5个圈层展开阐述.因此,教材逻辑结构就可以分为横向递进性(各圈层间的知识构架关系)和纵向递进性(同一圈层内的知识构架关系).

1.1 教材的横向递进性比较

中国的大学自然地理教材是章-节的编排方式,而美国的教材是单元-章-节的编排方式.中国教材共有9章,51节;美国教材共有5个单元,24章,129节.中国教材的章节布局采用分-总的方式,前七章(不包括绪论)之间的知识体系相对独立,第八章以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观点对前七章内容进行汇总.美国教材布局方式则是总-分的方式,第一部分介绍自然地理学的总体特征及自然地理学各个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第二、三、四、五部分则分别对自然地理学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体系展开阐述.同时,第二、三、四、五部分之间也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具有一个共同的纽带——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另外,结合地理知识体系的紧密程度,对相关知识点又进行了重新整合,例如,“植物”和“土壤”被称为环境的两面镜子,二者联系紧密.所以,教材就把二者合为一个单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种地理教材的编排方式各有优劣.中国地理教材各个章节独立成篇,便于理解,但是,在最后的归纳上,跨度过大,给学生的理解带来较大的困难.美国的地理教材各章节之间的紧密联系更容易体现出来,整本教材浑然一体,但是,对于具体的章节来说,阐述起来就有拖泥带水的感觉.

1.2 教材的纵向递进性比较

中国的大学自然地理教材纵向递进主要通过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的方式层层递进.例如,讲解地壳,就先从矿物说起,然后是岩石,进而是地质构造,然后就有了大地构造学说及地壳的演变.美国的大学自然地理教材纵向递进则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展开,例如,同样是讲解地壳,美国地理教材首先强调固体地球的系统循环性,然后通过阐述岩石的变化,地壳的演变和构造变化来证明固体地球的系统循环性.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教材的纵向递进方面,美国教材更注重知识及事物的原理性,而我国的教材更强调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建构.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国教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美国教材内容的编排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2 教材的图像系统对比

图像系统是自然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教材文字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的、系统的地理知识.它是衡量地理教材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对教材文字叙述的补充,是具体形象化的教材.图像系统载负的信息量大,比文字叙述更简洁、鲜明生动、具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教材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理解教材的知识要点;图像形象鲜明,具有极高的刺激强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无意识记忆;图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以下就针对中美地理教材的图像系统进行对比.

图1 中美两套地理教材图像使用数量对比Fig1 Comparison of image usage between two sets of Geography Textbooks in China and America

2.1 图像的数量和类型的比较分析

2.1.1 图像数量的分析

通过统计中美地理教材中的图像数量和教材的页数,得到图1.由图1可以看出,中国地理教材总共使用了358幅图像(502页),而美国地理教材总共使用了809幅图像(698页).中美两国地理教材使用图像的数量和频率都是非常高的.但是,与中国地理教材相比,美国地理教材使用图像的频率更高.

2.1.2 关于图像均衡性的分析

通过统计教材各章(美国教材为单元)中图像的数量,并结合对应章(单元)页码,得到教材中的图像密度(图像/页码),见图2.中国教材中除了第五章(地貌)图像密度大于1(1.33),其他各章的图像密度都小于1;美国教材的图像密度则普遍大于1.中国教材各章的图像密度差异比较大:密度最小的只有0.36(综合自然地理),最大的达到1.33(地貌).美国教材各单元的图像密度差异就比较小:最大的为1.30(地貌、水文),最小的也达到了1.03(综合自然地理).

图2 中美教材中图像密度的比较Fig2 Comparison of image density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textbooks

2.2 图像质量方面的比较分析

自然地理学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需要对现实的自然环境进行描述(例如地貌、植被方面),又需要有系统的理论支撑(例如板块构造学说).图像作为地理的第二语言,仅仅依靠某一种图像类型是不能满足需要的.自然地理教材中的图像种类较多,不同类型的图像具有不同的表达优势.因此,单纯图像数量多少并不能完全反映自然地理教材的先进性[3],而图像本身的质量、图像的组合方式影响着其有效性.本文通过分析图幅的大小、美感及图像的类型对中美教材的图像质量进行评析.

2.2.1 图幅大小、美感

从整体表现力来看,一般来说同等条件下,大图幅的图像表现力更强.美国教材的纸张采用的是16开的纸张,而书中许多图片的宽度占页面宽度的1/2以上,整幅图片大多占整个页面的1/3以上,同时该教材的图像大多采用彩色图像,其图像线条比较清晰,色彩饱满,图像表现力强.相较之下,中国教材的纸张采用的是32开的纸张,图幅能占到教材1/3的不超过100幅(共358幅),同时该教材的图像采用的是黑白图像,其表现力大大削弱.

图像本身也要讲究美[4],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大自然、对科学的热爱,达到美育效果.两本教材都很注重对图像的艺术处理,增强了图像的艺术表现力.但是,整体效果上美国教材稍胜一筹,其图像整体色彩清晰、图像层次明显,显示了较高的专业水平.

2.2.2 对各种类型图像使用的比较

自然地理图像主要包括4种类型——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不同的图像,发挥不同的功能:地图是表示某一种或几种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的图,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信息源和工具,也是地理学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5].这类图像的特点是知识性强、工具功能显著.景观图能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现象、景观的外部情境;这类图像具有直观易懂的特点,其能很好地发挥论据的功能,但是其所含的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不多.示意图是针对教材中的一些地理现象的基本原理、形成原因、相互联系而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有关原理和过程的理解、掌握,使由文字表示的原理、过程变为主要由图示表示,文字起到辅助表达作用,使教材中关于原理、过程等的表达更加简洁、明了、直观、通俗易懂.统计图是由某种地理要素的数据绘制而成的各种图表,其目的是要说明某种概念、现象、理论、规律等.形式恰当的地理统计图,能把枯燥的地理数据,简明、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

通过统计两种教材的图像类型发现:两种教材中的图像类型都比较丰富多样,都使用了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和地图四种图像形式,但是各类图像在两种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差异较大,结果见图3.

如图3所示,中国教材中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和地图四种图像占全书图像的比例分别为13%、53%、31%和3%.美国教材中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和地图四种图像占全书图像的比例分别为41%、37%、15%和7%(图3).

图3 中美自然地理教材中的图像类型Fig3 The image type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natural geography textbooks

对比图3可以明显看出,中美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共同点是:地图在教材图像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较低;示意图在教材图像系统中所占比例较高.中美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不同点是:中国教材中统计图所占的比重明显大于美国教材;中国教材中景观图所占比重明显小于美国教材.

2.3 图像系统组织方式的比较分析

自然地理学根据其内容特点可以归纳为地球(总体介绍地球所处的环境、地球的运动特征及与之相关的地理知识)、地壳(地质构造及地壳的演变)、气象气候、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六部分.每一部分的知识体系具有不同的特征: 地球和地壳介绍的是宏观的地理环境,其知识体系综合性比较强,而且具有抽象的特征;气候和地貌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其知识体系既有抽象的理论又有具体的实例,而且气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强调时间的积累;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其知识体系多由具体的实例归纳而形成理论体系;水文学则具有统计和抽象归纳的特点.

结合自然地理学各章节的特征以及各类图像表现形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地球与地壳这两个章节比较适合综合运用多种类型图像系统并突出示意图.气候和地貌则宜多采用示意图、景观图和统计图.最能被土壤和植被采用的图像则是景观图和地理示意图.水文学则宜采用统计图和景观图.同时,考虑到地图的工具特点,各个章节都应对地图有所体现.基于以上分析并参考中美地理教材各个章节各类图表的图像分布情况(表1),对中美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组织方式进行评析.

表1 中国、美国地理教材不同类型图在各章节的分布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graph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geography textbooks

由表1可以看出,在地球和地壳章节,中美教材都突出强调了示意图,但是其他类型图表的数量美国教材要多于中国.中美教材在气象气候这一章节都强调了示意图和统计图的重要性,但是中国教材的景观图偏弱.在水文这一章节,美国教材虽然强调了示意图和景观图,但是统计图偏弱;中国教材则突出了统计图,但是景观图偏弱.中美教材在地貌这一章节都突出了景观图和示意图.在土壤、植被这两章节,中国教材突出了示意图和统计图,而美国教材则强调了景观图.

通过上面的评析可以看出,中美地理图表的配置都结合了各章节的特点,但是也各有亮点和不足.中国地理教材在土壤和植被这两章节配置的景观图明显偏弱,而美国地理教材在水文这一章节则没有突出统计图的使用.总体而言,中国地理教材各章节(除了地貌单元)更突出示意图和统计图的使用,而美国教材更突出景观图和示意图.

3 结论和讨论

地理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和地域性.因此,本文从中美自然地理教材的逻辑结合和图像系统这两个方面对两种教材展开评析.最终得出的结论为:

1)在教材的横向递进上,中国地理教材各个章节独立成篇,便于理解,但是,在最后的归纳上,跨度过大,给学生的理解带来较大的困难.美国的地理教材各章节之间的紧密联系更容易体现出来,整本教材浑然一体,但是,对于具体的章节来说,阐述起来就有拖泥带水的感觉.

2)在教材的纵向递进方面,美国教材更注重知识及事物的原理性,而我国的教材更强调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建构.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国教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美国教材内容的编排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3)在图像的数量和质量上,美国教材要优于中国教材.

4)在图像类型的使用上,中国教材多使用具有解析性质的示意图和具有统计、归纳性质的统计图;而美国教材则偏向于使用直观易懂的景观图和解析性较强的示意图.

5)结合章节特点配置的图像,中美教材各有优劣:中国教材在土壤和植被这两章节配置的景观图明显偏弱,而美国地理教材在水文这一章节则没有突出统计图的使用.

对于美国教材的认识来自对其教科书的直接解读,无任何配套的资料和其他课程资源,从而造成无法推断美国的实际课程开展情况,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教科书的判读.另外,具体到图像系统,还要考虑教材印刷技术、教材成本控制、学科的重视程度对图像的选择和编排的影响.

[1] 吴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02.

[2] STRAHLER ALAN, STRAHLER ARTHUR. Physical Geography[M]. New York: Wiley Inc, 2002:1-698.

[3] 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81.

[4] 邓峰,钱扬义,柴颂刚,等.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图像系统的教学功能初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6(2):78-81.

[5] 龚国辉.地理图像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赣州:江西师范大学,2006.

AComparativeStudyofChineseandAmericanPhysicalGeographyTextbooks

ZHAO Zhimin1, SHI Fengxia2

(1.College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Tourism,NanyangNormalUniversity,Nanyang473000,China; 2.Library,NanyangNormalUniversity,Nanyang473000,China)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e logical structure and the image system were analyzed.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① in contrast with American textbooks, each chapter of Chinese geography textbook is independent in the horizontal progress of teaching materials; ② in the aspect of the longitudinal aspect of teaching materials, American textbook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inciple of knowledge and things, and Chinese textbooks emphasize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to be learned from the existing knowledge;③ the image density of American teaching material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Chinese textbooks, and the image system of Chinese textbooks focuses on the schematic diagram and statistical chart.

logical structure; image system; physical geography; horizontal progress; longitudinal progress

2017-0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208);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B170009)

赵志敏(1978—),男,河南南阳人,南阳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全球气候变化及地理学.

10.3969/j.issn.1007-0834.2017.03.016

K903

A

1007-0834(2017)03-0069-05

猜你喜欢
统计图示意图章节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两张图读懂“青年之声”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如何选择统计图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