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班创意戏剧活动的有效策略

2017-11-03 14:04林玉清
学周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小班策略

林玉清

摘 要:开展小班创意戏剧活动,要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兴趣出发,设计适宜丰富的戏剧主题活动,开展多样化的戏剧活动,在戏剧活动过程中调动幼儿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表演,让幼儿成为戏剧课程的主角。

关键词:创意戏剧;策略;小班;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17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107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统整了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各种艺术经验,因此,它既有助于促进幼儿身体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幼儿艺术领域以及其他领域能力的发展。

我园小班幼儿戏剧课程,是以绘本故事为创作剧本,架构半开放的表演框架,通过开展主题系列活动和区域游戏,幼儿熟悉了故事、创编动作、表演,最终以音乐剧作为主题活动成果,在“六一”节时以表演的形式向家长和幼儿展示、分享的戏剧课程模式。

一、精心设计,适宜丰富的戏剧主题活动

我园小班戏剧主题的来源主要以绘本为主,从幼儿感兴趣的作品为载体设计并开展系列的戏剧活动。

(一)基于生活,精选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兴趣的戏剧剧目作品

在剧目的筛选上,我们针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喜欢表演等特点,在小班以情节简单、线索明确、对白重复、旁白多且有歌曲音乐加入的音乐剧为主,如小二班选择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小三班选择无字绘本《糖果乐园大冒险》、小四班选择了孩子们最熟悉的,在表演区就乐于表演的经典童话《小兔乖乖》。

(二)主题渗透,设计丰富多样的戏剧系列活动

我们在开展《花儿朵朵》的主题活动中发现,幼儿特别喜欢故事《好饿的毛毛虫》《三只蝴蝶》,并模仿毛毛虫爬、蝴蝶飞等动作。于是我们挖掘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相关的领域内容进行扩展,如:(1)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它是怎样变成蝴蝶的?(2)涵盖了时间“星期”的顺序性。(3)毛毛虫的美食渗透数概念等。我们将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等作为题材,结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及游戏活动进行整合渗透,设计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剧主题系列活动,并以网络图的形式呈现(如附表1、附表2小班下学期戏剧主题活动网络图)。

(三)开展精彩的戏剧集体活动

有了课程计划,我们提前一周将课程有序、有计划地编写到周计划中,在实践和反思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开展集体活动中,故事《好饿的毛毛虫》幼儿在观察、倾听、讲述的过程中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变化;健康活动《爬呀爬》中,幼儿扮演毛毛虫在地上爬行、滚动,发展了幼儿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向前爬的动作,由于场地原因,我们当时在班级进行活动,孩子们从教室往寝室绕了一圈又一圈,很感兴趣;数学活动《认识星期》,我们结合故事段落 “毛毛虫吃东西”的情节,感知星期的顺序,又结合自然角的劳作,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星期的概念。

二、不拘一格,开展多样化的戏剧活动

(一)丰富的区域游戏

我们将戏剧内容渗透于区域活动中开展,如在开展音乐剧《好饿的毛毛虫》时,在表演区,幼儿玩音乐游戏《小花园》,他们用圈来替代花朵,玩起了种花和浇花的游戏,而摆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摆放固定了道具;玩打击乐《大雨和小雨》,用沙球和碰铃表现不同大小的雨声,穿插在表演游戏《三只蝴蝶》下雨的情节中,使表演更加丰满;美工区,幼儿用海绵棒画毛毛虫、画蝴蝶、折花朵装饰演出海报;语言区,幼儿用卡纸添画的形式制作《春天是一本书》的小图画书,幼儿拿着自己制作的小书非常开心,大胆地在全班小朋友和家長面前朗读。

再如,在开展音乐剧《糖果乐园大冒险》时,在美工区,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收集了各种形状、材质的糖果纸、糖果盒等材料成了幼儿自制手工作品的材料;我们将幼儿制作的泥塑棒棒糖投放到角色区中,开展角色游戏“糖果铺”。游戏真实化,“糖果铺”走出班级,开到了幼儿园的门厅中,面对来来往往的陌生家长和小朋友,孩子们一点儿也不羞怯,大声叫卖,吸引了好多家长和孩子购买,三天下来,棒棒糖全部售空。在表演区中我们提供头饰、服装和音乐,供孩子们自由表演。因此,音乐剧《糖果乐园大冒险》中保留的音乐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百玩不厌的音乐,每一首乐曲孩子们都会玩,都爱玩。

(二)组织多样的亲子活动

家园合作,我们通过QQ、微信等平台,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戏剧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到我们的课程开展及演出中。家长参与分工:海报组、道具组、化妆组、舞美组、摄像组以及维持演出会场秩序的家长志愿者等等。如小四班的家长参与制作音乐剧《小兔乖乖》道具:萝卜门、缝角色“星星”服装的闪光线、大树等。此外,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搜集并利用废旧材料、衣物等创造出剧中角色所需的服饰、道具,如利用塑料袋、桌布制作的服装、纸箱纸盒制作的汽车礼物等。

三、主动参与,幼儿成为戏剧课程的主角

在戏剧活动过程中我们调动幼儿自主学习、自主表演、主动参与,让幼儿成为戏剧课程的主角,他们和教师、家长一起参与剧情的创编、道具的制作、观众的邀请、剧场的演出等,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相关经验,更让幼儿感受到自主参与活动的快乐与幸福。

(一)参与剧情改编

我们调动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进剧本的创作,帮助幼儿加深对绘本的了解,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如无字绘本《糖果乐园大冒险》的剧情改编。我们请家长们利用早上入园和下午离园的时间,在阅读区陪伴孩子创编故事,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人物等说一说,家长把幼儿的语言记录下来。随后我们组织开展了“亲子故事会”活动,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大胆地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最后评选出一个创编最佳的故事。最终,在幼儿、家长、教师三方的共同努力之下,由绘本改编而成的剧本《糖果乐园大冒险》诞生了,其中丰富有趣的情节和对白,让幼儿每次阅读起来,都会不由自主地哄堂大笑,而这样一本幼儿亲身参与创作的剧本,基本无需教师给幼儿进行讲解或者示范,甚至幼儿比教师更了解整个剧本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endprint

(二)参与准备服装道具

让幼儿自主准备表演道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幼儿自娱自乐的愿望,而且能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做事的计划性。音乐剧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每个角色的造型、道具,需要的东西数不胜数,我们坚持自制原则,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这样不但降低了演出成本,还大大增加了孩子们表演时的兴趣。如小四班幼儿装饰演出服装图案、自制道具萝卜、蘑菇等。如亲子手工活动《我喜欢的糖果》,教师将材料分成四组:大糖果组、小糖果组、棒棒糖组和甜甜圈组。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选择喜欢的糖果进行制作,制作后直接装扮在“糖果屋”上。这个“糖果屋”不仅是班级角色游戏“糖果铺”的店门,还成为了戏剧课程展示——音乐剧《糖果乐园大冒险》的重要道具。

(三)参与邀请观众

各班音乐剧排练成功了,幼儿期待着正式表演那天会有众多的观众。如何邀请观众呢?怎样才能吸引外班的观众呢?每个班都有不同的宣传创意,各班幼儿合作制作了海报和邀请函,还热情地向其他班级教师或家长介绍即将要演出的剧目,如小三班表演《糖果乐园大冒险》,该班幼儿就在来园、离园时,在园门口分发小礼物“棒棒糖”,以吸引路过的家长与幼儿;小四班幼儿穿上剧中不同角色的表演服,到其他班分发邀请函。孩子们在各种游戏化的活动情景中,经历和体验了剧场活动的基本要素:宣传。

(四)参与道具摆放

教师要相信幼儿,放手让幼儿自主。在戏剧展演中,小班音乐剧的道具都是由孩子们自己收放的。原来预设道具的收放工作由家长负责,后来我们想,能不能让孩子们尝试收放道具?刚开始,我们认为这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是不可能的任务。可事实证明,我们小瞧了孩子,孩子们在演出中自己移动、取放道具,完全不影响全剧的衔接。

(五)参与角色表演

在音乐剧的创编过程中,我们重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不强制要求幼儿有规范的队形和优美的舞蹈动作,而是尝试将游戏和音乐剧结合,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自愿参与、自由想象,通过肢体、声势、语言大胆表现剧中角色。因此,我们选择的音乐绝大部分都是二段体结构,幼儿只有“听懂”音乐,才能够完美地“表现和创造”。比如音乐剧《糖果乐园大冒险》第三幕“美食世界”中,A段音乐幼儿快乐地随着音乐节奏随意舞动,B段音乐幼儿要静止不动,而且要按照“队长”的指令,如:队长说“3”代表“三肢着地”,幼儿要快速反应做出动作。这些游戏都必须在幼儿完全能够听懂音乐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再比如:第一幕“热闹的大街”中的“汽车”,具有清晰的AB结构,A段音乐,幼儿开车的方向是向前的,而B段音乐,幼儿是向两边开的,在乐句结束的时候还有短暂的停顿。我们预设的是A段“前进”和B段“后退”两个动作,这样就能非常清楚地看出两个乐段的变化。但在活动中,幼儿想到的是靠边停车。《指南》中提出教师应该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因此,我们尊重幼儿的创作,不干涉,不修改,让孩子们自由表现。

开展幼儿创意戏剧课程,使得我们的艺术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教学内容更有内涵,可以说,有了戏剧教育的幼儿园课程,是更加完整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赖敏利.儿童创意戏剧的实践和理论[J].少年儿童研究,2011(14):23-25.

[2] 許卓娅.创意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幼儿教育,2011(7):7-9.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班策略
谈小班幼儿入园难适应的应对策略
小班入园“慢”适应四式四法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