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莉
摘 要: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是正常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因此必须要重视班级建设。素质教育下的班级建设应该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作用,使学生们都能够在班级发展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开展小组合作模式的班级建设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热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班级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063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是正常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因此必须要重视班级建设。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一般是班主任+班干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班主任是工作的核心,班干部是具体工作的落实者,他们各司其职来开展日常工作,基本上能够做到合理、有序。但是,在这种模式下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是广大非班干部的学生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很难发挥,特别是一些热心班级工作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无用武之地,甚至一部分学生会认为班级工作就是教师和班干部的事儿,和自己关系不大,对于班级事务越来越淡漠。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阵地,学生们在班级中应该是得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的,特别是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目标更加强调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班级工作中应该是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参与、锻炼的平台,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来投入到班级建设工作中来,既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各方面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进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就目前来看,小组合作模式是在班级团队建设上应用最为普遍和较为有效的一种管理模式。小组合作最初在合作学习中应用且取得不错效果的,后来很多教师把它逐渐也应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小组这一基本单位来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既能够在班级工作中锻炼自己,也能够为班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不仅仅解决了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不足,还能够在小组合作模式下把个体的发展、小集体的智慧与大集体的进步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了班级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也使学生们得到锻炼,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那么,小组合作模式在班级团队建设中起了哪些作用呢?我结合自己的教育管理实践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落实了新课改的要求,体现了公平教育的原则
新课改下的学校教育,要求要使学生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既要关注学生学习上的进步,更要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班级管理工作虽然都是一件件小事,但是是非常能够锻炼一个人的,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开展班级工作,能够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使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活动和管理中受到应有的锻炼,这也符合当前教育所提倡的公平教育的原则和理念,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教育提倡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认知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开展班级建设工作,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在小组合作模式下,每一名学生在小组担任班级某一项或者某些工作的过程中,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小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各司其职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既要对小组负责,更要对班级负责,自己工作要服务于小组和班级工作,需要与小组成员密切配合,既有分工也有合作。这样在整个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既意识到了工作需要大家协调和密切合作,也在工作过程中锻炼了他们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很多情况下班主任经常因为班级纷杂的事物而感觉到焦头烂额,总是觉得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每天有干不完的工作。导致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们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真正有效的管理不是在教师督促下学生知道怎样做,而是在教师不在的情况下学生也清楚怎样做才是有效的管理,才是教师真正的解放。在小组合作模式下,我们把班级事务的管理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具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学生们会在问题中反思方法和自身不足,这样不仅仅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现实了自我教育,这样就能使学生换位思考,意识到作为班级一员管好自己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帮助,也会大大地减轻教师在管理上的负担。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小组合作模式的班级建设中,每一个小组都在参与班级管理,同时也在和其他小组进行竞争,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中,不敢松懈,又乐于进取,能更努力地改变自我,尽量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努力为小组争光;在竞争中,同组学生也会时常督促帮助本组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或其它工作。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全体成员同心同德,形成合力,在总体上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培養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改下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为了实现小组及班级的目标,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小组必然会尽心尽力、通力合作。同时,每一个小组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干得更好,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竞争与合作中,每一个个体都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五)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强调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小组都能为实现小组及班级的目标,尽心尽力、同心同德、通力合作、发挥特长、形成合力。在这种良性的竞争与合作中,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学会合作、学会管理、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学会自励,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了管理、学习主体的平等性,能强化群体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热情,并能在自主管理中增强学生自我约束意识,能更好地挖掘自我潜能,能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管理、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学会自励,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建国.初中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实践与反思——以大连
开发区第二中学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