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秉相

2017-11-03 15:20黄金甲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7年9期
关键词:片面无字议论文

黄金甲

这是一篇浙江高考的标杆作文,为了使文章具有典范意义,笔者在录入时,对段落和语句做了些许修改。

这篇作文之所以作为标杆作文,其成功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文章的观点鲜明,结构完整;二是文章辩证色彩浓厚,层层推进,逻辑思维严密;三是语言的阐述性特点。

首先是结构完整。考生开篇引博尔赫斯“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承题,然后引人生三“书”之论。最后亮明观点——“人生阅读,当将心灵融入‘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之中”。破题巧妙、厚重。

此后三段,作者对三“书”的内涵进行了必要的阐述,指出了三者的不同特点和作用意义。“有字之书”是文化的积累传承,即文化的基本内容;“无字之书”是文化的拓展领悟,即内涵上的拓展;“心灵之书”则是二者内化为人精神品质时不可缺少的尺度。这便是文中所言“不融入心灵这一必要条件,有字之书将成为谬误,无字之书将成为偏颇”。期间分别引用了曹雪芹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和苏轼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两个诗句,举了“地铁藏书被毁坏”和“大学教授出手打人”两个例证,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引用张载的名言进行点题,结尾有力,发人深省。

其次是文章辩证色彩浓厚。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对三“书”的内涵进行了的必要的阐述。在观点阐述的过程中,没有片面地否定或者肯定其中任何一种书的价值,而是运用正反辩证的思维对“心灵之书”缺失的后果进行了举例证明。“地铁藏书被损毁”和“大学教授出手打人”都客观地反应了在“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基础上“心灵之书”缺失的后果,“心灵之书”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这种辯证思维中的层进性,将三“书”的概念厘清的同时,也证明了三者关系中“心灵之书”的统帅地位,这也恰恰体现了作者多元立体的辩证逻辑。文章的观点在这种辩证的分析论证下变得更加鲜明。

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二元对立或多元立体的分析思维来表达自己具有发现性的深刻的论点。但实际上,现在的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处在形式思维的阴影之下,导致逻辑思维的真空出现。形式思维是用形式逻辑的直线思维来讲议论文,这样的议论文往往论点绝对、论据片面、论证偏颇无力。许多考生虽然知道“心灵之书”的重要意义,但是思考问题时却仅仅肯定其中一种,否定另外两者的价值,或者笼统地说三者缺一不可。如果缺乏对三“书”之间关系的深入分析,这样的立论就会出现偏颇。而本文的作者显然避免了这个陷阱。

最后谈一谈本文的阐释性特点。长久以来,许多考生在议论文上常常走入抒情的误区,语言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个人的情感色彩。其实,议论文一般是不需要抒情的。因为个人情感浓烈的议论往往不可避免地流于片面,无法阐明事实的客观状态。议论之中的抒情就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导致画蛇添足的尴尬。

本文就很好地符合了议论文语言的要求。首先将“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这三个概念阐述清楚,将他们的关系表述清楚。从破题、承题到最后的点题,引用材料时,作者都很好地将个人的情感隐藏起来。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作者用一种理智的思维进行客观地阐述。这种不囿于个人的情感认识,而站在理性的高度论述的方式,无疑更具有客观上的说服力,这就是阐释性语言运用在议论文中所带来的效果。那些由情感主导观点的议论文,带给人的往往是迷宫中摸索般的感觉,不明晰,不清楚。议论文不是记叙文,更不是散文,它不需要作者用个人的情感去打动读者。议论文最简单最朴素的目的就是将一个事理阐述清楚,令人明白,让人信服即可,其中展现的对世界人生的认识和作者的思考才是评定议论文优劣的关键所在。所以用思维的高度令人折服,这才是一篇议论文应该有的追求。

而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辩证而富有层次逻辑思维,客观而极富逻辑的阐释方式,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三“书”以及这个世界的思考,更让读者感受到了这种纯粹的思想魅力。

当然,这篇作文尚有不足之处。比如对三“书”内涵的阐释是否科学有待商榷,个别语言的稚嫩之处也显而易见。但带给我们高考议论文能得高分的启示也非常明显。高考议论文,应该少一些片面的形式,多一些辩证的分析;少一些感性的抒情,多一些审慎的思考。这应该是这篇文章所传达出的,亦是高考议论文应有的价值取向,所以孙绍振教授说:“议论文的教学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头脑清醒,思路灵活,胸襟开阔的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片面无字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无字的情书
不可思议的旅程
浅析刑法中的片面共犯
片面共同正犯的成立及其范围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
书从无字读起 路自跬步行出——记甘肃政法学院崇文诗联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探索与实践
论片面帮助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