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怎样巧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

2017-11-03 04:55胡少华
文理导航 2017年29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

胡少华

【摘 要】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由于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较难掌握,需要通过开设复习课加以巩固。在繁重的学习压力面前,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复习课效率,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文特从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出发,针对如何提高初中数學复习课效率提出了几点见解,仅供参考。

【关键词】 思维导图;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

1.前言

思维导图教学即指通过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进行有机结合来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上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所学知识点相对零散的情况下,不利于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掌握,进而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因此,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来实现数学知识的可视化,是教学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任务。笔者特针对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2.利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网络,优化教学系统

从传统数学教学工作来看,用于检测学生阶段学习效果的手段往往为测试、考试等,对于学生整体知识网络构建情况的考查却往往不到位,不利于整体教学系统的优化。为摒除单一、线性的测评弊端,便可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一个整体知识网络结构的构建,深入串联、融合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复习过程中理清逻辑,建立起自身的认知条理。

以《函数》这一板块为例,在面临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由于学生认知脉络不够清晰,或是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出现脱节现象,均有可能导致解题瓶颈的出现,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可通过图式表达的形式,将不同的知识点罗列为清晰的图表,以导数对曲线的切线、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函数的极值进行研究,使函数的整体知识框架均能够清晰地呈现,为帮助学生疏通知识脉络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同时,鉴于不同学生之间的认知程度、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教师还可通过针对性策略来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构建不同的知识网络结构,以“因材施教”的形式来实现思维导图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3.利用思维导图调整复习策略,强化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的复习课是以调整学习方法、巩固知识点为主的学习阶段,这便向教学工作中复习策略的优化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可从总结初期学习阶段的常见问题着手,引导学生罗列出以往学习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瓶颈,并以逐一突破的方法进行针对性解决;其次,可从各章节的易错点出发,列出关于如何纠正的知识梳理型思维导图,并将其作为今后尽可能避开误区的参考图;另外,在具体操作阶段,可通过图像来表达知识点当中的某一关键词,并将其与各分支进行相互连接,从而加深记忆,以达到强化学习效果的目的;最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内容或经验,设计相应的学习心得图表,使学生能够有效从中汲取有利经验,并避开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陷阱”。

以“有理数”这一关键词为例,在通过图像对这一关键词进行表达与呈现的基础上,可以将其延伸的分支概念作为“次主题”,即相反数、绝对值或数轴等,同时在次主题后进行相关要点的概述,以达到关键词及其分支均能够清晰呈现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每一个要点概述的过程中,都应尽量以“关键词”的形式进行表达,这样才能够实现不同关键词之间的有效串联,从而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通过上述针对复习策略的调整,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同时也能够从查漏补缺的角度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框架,对于复习课效率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4.利用思维导图巩固阶段知识,提升复习价值

上文提到,复习课的根本核心在于对知识点的总结与巩固,因此,单纯地致力于提高复习效率远远不足,还需要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利用,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自主思考逻辑,从而实现复习价值的根本提升。一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及时将课堂中记录的笔记转化为思维导图形式,以防止学生在时间推移过程中逐渐忘记初期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在课后复习中,也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模式针对杂乱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从深入理解的角度来避开“死记硬背”的误区。

以《二次函数》的复习为例,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以“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知识点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二次函数的复习,并绘制为相应的思维导图,导图中囊括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应用及图像等内容,最后再根据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同时,还可以将二次函数这一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相结合,如将其与不等式进行联系,通过图像来对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解答,从而实现学生“利用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根本提升。通过上述方式对不同阶段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不仅可使学生对其理解更为深入,同时也可在知识点相互串联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学习问题,有助于整体复习价值的根本提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复习课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助于帮助学生发散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复习网络的建立、知识点的巩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获得飞跃性提升,可作为一种“授人以渔”的教学形式在今后的数学教学课堂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绍洲.巧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J].科教导刊,2016(24):118-120

[2]曹进玉.活用思维导图,让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更具成效[J].数学教学通讯,2016(26):50

[3]刘敏华.思维导图优化模式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02):35

[4]宋美娟.巧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实用性分析[J].186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初中数学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