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婷
摘要:指出了生态园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产业模式,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生态园往往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可满足市民出游亲近自然的需求。黄泗浦生态园位于张家港市,是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张家港市的“生态门户”及“城市绿肺”。生态园方案集合了几大景观模式:如市民广场、湿地岛、高尔夫球场、汽车营地、特色山庄、农业观光园等。分析了几种景观形式中的绿化,并对生态园绿化设计进行整体控制,以此作为研究生态园模式的切入点,从美观和实用这两个角度探讨了其绿化设计方式。
关键词:生态园;植物空间;绿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9004702
1 引言
自古以來,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造园的追求,从广义上讲,造园不仅指庭院、公园,亦指装景,即对风景及休闲环境的审美和追求。绿化是造园的要素之一,是利用植物进行造园的活动,包括对自然景观的梳理和对人工景观进行装点。陈植先生在《造园学概论》中指出,以利用植物为原则的利用之道有二,一曰:享乐;一曰:实用。通俗来讲,是指植物设计的以人为本原则。在景观设计中也应遵循这项原则,要享乐首先要景色怡人,是为享乐;以生产产出为目的,如农林水产,是为实用。由此拓展出兼具美和实用的则有一系列风致工事,如:海水浴场、温泉、名胜、田园都市等。黄泗浦生态园的建设可归于兼具美和实用的风致工事。美和实用是景观建设的前提。春来赏花,秋来赏叶,植物景观类型丰富且特色鲜明,市民在园内行走游玩可饱览四季景观。植物设计作为重要造景手段,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生态园的景观效果。
2 生态园绿化设计概述
2.1 把握用地类型特点,合理划分植物空间
根据黄泗浦现有的地形条件及甲方提出的设计要求,植物空间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广场植物,游憩空间,生态岛屿,农田,现状高压线区域等,这也是大型生态园区在植物设计上经常面临的典型问题。既要解决现状,又要满足使用需求,既要根据现状发掘其地域特色,又要根据功能需求设计植物空间,既要有开敞的大空间,又要有静谧的小空间,大小空间一动一静,体现园林景观的不同趣味。在生态园的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场地需求及地形条件,对植物空间的利用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解决植物配置所面临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2.2 整体把握植物的功能性及局限性
一般说来,树木兼具美化和实用的功能,既有浓密的林荫、行道树、色叶树等园林景观,又有给鸟儿供果、药材等实用功能。在特殊场地,对树木的选择亦有所讲究,比如湿地小岛、农业观光园、农田及高压线区域。以高压线区域为例,必须满足与行道树的安全垂直距离,在1~330 V高压区间,距离为1~4.5 m不等。场地现状对绿化设计的制约是经常存在的,所以如何合理安排并克服这些局限,也是景观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3 绿化设计方式以及如何满足景观效果
3.1 植物空间的思考
一个绿地项目设计中,首先应总体把握常绿和落叶乔木的整体配比,适当采用:落叶灌木与常绿乔木的搭配,在需要用植物围合的区域避免高大乔木下空间过于空荡,让人一览无余。在有水面的地方适当留白,留出来的景观视线,可达到豁然开朗的意境。在大草坪区域,注意草坪的尺度,过大显得空荡萧索,过小可能导致不足以发挥草坪的功用,同时亦应考虑给植物留足生长空间。树木的高低、大小,亦或者常绿落叶,都是绿化配置主次分明、疏落有致的前提条件。开朗的空间应有封闭的局部;封闭的空间要开辟透视线,以形成虚实对比,体现自然的意境。一般情况下,有景可借的地方,以树形美观的高大乔木为主,一般主干高大,树冠较高的乔木既能保证绿化效果又不阻挡景观视线,可适当舍弃下层灌木。对景观复杂凌乱无序的场地,应选择常绿树丛作为天然屏障,以高大灌木为主,或者桂花、石楠都能实现较好的景观隔挡。运用此种植物配置方式,可达到“嘉则收之,俗则屏之”的景观效果。
3.2 成林及独木的栽植方式
在树种的选择上,以黄泗浦为例,以当地的乌桕,秋色叶的落羽杉为湿地岛屿的基调树种,几座岛屿片植乌桕、墨西哥落羽杉,一方面这几个树种耐水湿抗性强,可保证种植成活率;另一方面秋色叶植物搭配常绿背景,比较适合开展水上游线,也在植物设计上充分满足了景观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可考虑采用一些锦上添花的植物,比如品种丰富的海棠,富有野趣的木芙蓉,有果实引鸟的桃李杏等。树木的成片种植是奠定整个大环境的基础,植物种类需要丰富但不杂乱,因此骨干树种的选择不能片面追求过多的种类,在主要景点适合选择一种或数种观赏树木,丛植或片植,突出每个景点不同特色。通常以色叶林或常绿林为主。在奠定植物整体基调的同时,在细节上也要重视对局部特色景点的推敲。孤植树在设计中亦扮演重要角色,可以说树形美观突出的孤植树是一个场地的画龙点睛之笔。通常在设计大草坪的时候,会点缀几棵树冠丰盈的大香樟、大朴树;或在古朴景石旁边植几株婀娜的鸡爪槭,几株沉稳的金桂,作为细腻而丰富的点缀。如果说,林状种植能实现一眼望去的秩序感及整体感,孤植树则是静思观赏的微妙细节。两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趣。
4 因地制宜,考量植物的功能性
4.1 植物与园林建筑物的搭配与选择
园林建筑是园林景观中稳定的构筑,植物则是千变万化的奇妙生物。在植物的烘托下,园林建筑呈现四季变化的景观效果,随季相变化且拥有丰富多变的庭园景色。水池是中国园林常见的组成部分,水中倒影,与盛夏或清秋,与晨曦或月夜,均可构成美妙景观。水边树木形态的配置,应当注重高低错落的层次感,树种选择以开花色叶为主,黄泗浦地区景观效果比较好的乔木有:旱柳、鸡爪槭、海棠等。园林的另一要素为假山、景石。假山有“深求山林”的意味,植物配置要模拟山林景观与山石相映成趣。以土为主的假山,乔灌木应当尽可能丰富,或浓荫蔽日,或短枝拂衣,宛如自然的山林相逐;以石为主的假山,以欣赏叠石和树木的姿态美为主,植物配植宜精致有趣。除形态外,植物的四季变化在园林中效果最为显著。因此,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可多选用:乌桕、银杏、枫香、落羽杉、栾树、鸡爪槭等乔木。endprint
植物除了观赏的美学功能外,还有降噪遮荫、固沙防尘的效果。黄泗浦生态区的快速路两边宜种植夹竹桃、四季桂等遮蔽性较好的植物;而游人行走的园路两侧宜选择树冠较大的庭荫树种,如香樟、朴树等。水岸边种植耐水湿的植物,如枫杨、乌桕、千屈菜等,发电厂附近种植抗性较强的树种,如女贞、黄杨等。保证树种在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生长势头,同时对现状自然环境有良好的净化和保护作用,从而形成生物系统的良性循环。
4.2 乡土树种的选择
就地挖取,本地乡土树种的收购,既节约运输成本又能保证成活率,同时乡土树种能体现本地植被特色,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性。根据项目的立地条件,顺应自然,掌握植被的耐荫程度和对土壤要求进行配置,尽量做到“黄土不露面”的植被效果。引进外来园林植物会面临很多问题:一是否会对当地物种生存有威胁,二是否容易成活并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三是否运输和种植成本较高。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来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
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一切栽培植物都来源于自然,应当合理利用现有植被资源。黄泗浦生态园规划范围内有大量的香樟林、广玉兰林、桂花林,是良好的植被资源。建议尽量原地保留直径20 cm以上的喬木,尽量保留河岸边生长良好的植被,原则上尽量保留已经成型的自然植被群落。对现有的植被进行规划整合,比起重新种植再造园林景观环境,能更快更好地形成良好的绿化效果。因此,应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或保留乡土树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融合创造。
5 结语
现代园林建设,既可参考古制,除用建筑物划分空间,还应多方面发挥植物造景的优势,即利用起伏地势营造丰富的植物层次,也可利用植物季相区分不同场所的特色。园林设计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植物物种。植物设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后期的维护调整也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学问。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在生态园设计乃至景观设计中,绿化设计的精细考量都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陈 植.造园学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城市园林管理局.杭州园林植物配置(专辑)[M].北京:城市建设杂志社,1981.
[3]夏宜平.园林花境景观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吴 玲.地被植物与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5]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