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7-11-02 05:55黎国色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稳定型病患人性化

●黎国色

不稳定型心绞痛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黎国色

目的:观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参与此次方案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7月,来接受诊疗的68例不稳定心绞痛病患划分成讨论组和参照组各34例。讨论组和参照组同时予以正常护理方案,讨论组除了进行日常的护理方案以外,还要重点实施人性化护理。针对讨论组和参照组护理前后SAS和SDS的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评分相比较。结果:讨论组和参照组对于SAS评分和SDS评分的减轻有明显帮助,相对于参照组来说讨论组评分更高。讨论组在身体各项机能程度和SAQ总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预防疾病,同时也保障了护理工作的进步与成长。加大了疾病的康复率。值得广泛推广。

护理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人性化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简称UA)是心血管内科较为普遍的一组因病变冠脉内病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若治疗不当,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1]。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波动较大,病情恶化也非常快,稍有不适很有可能突发急心梗,严重威胁病人生命。人性化是一种理念,是指不仅仅是在功能在使病人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使病人在心理上也得到满足[2]。而人性化护理方式就秉承着以病患为中心,力求无论是在护理工作中,还是临床治疗上,或者精神层面、心理需求上,都保证病患的满意。从而使病患更好的康复。本次研究就是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患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案,观察实行后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参与此次方案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7月,来接受诊疗的68例不稳定心绞痛病患,全部通过《不稳定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的检测。将68例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划分成讨论组和参照组各34例。其中讨论组女性成员16例,男性成员18例,病人年龄在43~74岁之间,平均年龄(58.5±10.2)岁,患病到接受治疗时间(0.5~18.5)年,平均病程(9.51±1.48)年。心绞痛轻重程度:A级17例、B级12例、C级5例。同时伴随肺源性心脏病11例,心肌梗塞3例,高血压14例;高危组9例,中危组14例,低危组11例。讨论组与参照组病人无论是从年龄、性别、病情轻中度、疾病等级和病程等资料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疗和护理方案

诊疗方案:讨论组和参照组同时予以正常治疗心绞痛的日常方案,选择药物诊疗,最常用的就是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也可以使用作用快的硝酸脂制剂来疏通血管,降低血管压力,扩张周围血管,营养心肌、增强代谢、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内压,降低心脏负荷,缓解心绞痛[3],补充充足氧气,禁止过于劳累,得到充足的休息。

护理方案:参照组遵循日常要求的护理方案。讨论组除了进行日常的护理方案以外,还要重点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详细内容如下:① 药物保护:根据医嘱对病人对症施药,详细了解病人用药的后的各种反应及效果。为了更好的得到病患的反馈,要求医务人员详细想病患讲解使用说明,要求病人及病人家属都能熟悉掌握药物的名称、用法、疗效、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②心理安抚:给予患者温暖贴心的护理,与病患及时沟通,了解病患的需求,安抚病患因疾病出现的焦躁不安、心神不定、惴惴不安等负面情绪,向病患阐述治疗的安全性与康复性,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3]。鼓励患者用健康、良好、阳光的心态面对治疗。不仅可以从心理上缓解病人的压力,释放负面情绪,缓解了医患之间关系,提升了治疗过程中病人的配合度,为快速恢复健康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3 疗效评价标准

(1)比较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分数结果,测评讨论组和参照组从护理第一天到接受护理14天以后的数值。

(2)选择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赋分方法针对不稳定心绞痛病患的各项机能做各项评分。各项评分结果综合为SAQ总分。将讨论组和参照组从护理第一天和接受护理28天后的评分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讨论组和参照组从护理第一天到接受护理14天以后SAS、SDS评分对比见表1。

表1 讨论组和参照组从护理第一天到接受护理14天以后SAS、SDS评分对比

表1 讨论组和参照组从护理第一天到接受护理14天以后SAS、SDS评分对比

分组 例数 SDS SAS护理第一天 护理14天 护理第一天 护理14天讨论组 34 53.74±10.85 31.52±8.54 53.24±11.62 29.89±8.24参照组 34 55.71±11.5444.97±10.2550.19±12.21 41.57±8.56

2.2 讨论组和参照组从护理第一天和接受护理28天后进行评定对比。见表2。

表2 讨论组和参照组护理28天后的SAQ评分对比

表2 讨论组和参照组护理28天后的SAQ评分对比

分组 例数 心绞痛稳定状态身体活动受限度心绞痛发作疾病了解情况满意度SAQ总分讨论组 344.03±0.7231.25±7.144.81±1.4211.25±1.9916.74±2.7169.75±11.12参照组 34 3.25±0.7426.45±6.125.78±0.836.15±1.5710.45±3.1454.85±10.49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打破旧的护理模式,从全新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将解决病患实际需求为核心,从本质上为病患谋取利益,使病患早日摆脱疾病。

3.1 药物保护的作用

正确的药物的实用,是最有效及时的控制病情的办法,因为往往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患同时伴随其他并发症,如果不及时采用药物保护,不仅会耽误诊疗,是病情加重,严重会威胁病患生命。但对于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医嘱[4]。

3.2 心理安抚作用

很多负面的心理情绪,是会影响病情的康复,悲观消极的态度,往往使患者不配合医生的诊疗,加重病情。而医务人员对病人及是的沟通,鼓励与支持,增强病人的康复信心。达到尽早出院的目的。

综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预防疾病,同时也保障了护理工作的进步与成长。加大了疾病的康复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 4):295- 304.

[2]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42.

[3]孟锡敏.护理干预措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1,3(4):89.

[4]陈永凤,杨铁君.人性化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 2) : 239.

猜你喜欢
稳定型病患人性化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浅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