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酯后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的研究

2017-11-02 05:55陈亚武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硝酸盐后处理硝酸

●陈亚武

硝酸酯后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的研究

●陈亚武

目的:探讨硝酸酯后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平均分为I/R组、IPostC组、PI-PostC组及假手术组,每组20只。分别测定比较每个小组Wistar大鼠的梗死心肌面积和缺血、细胞凋亡指数和cTnI水平。结果:IPostC组、PI-PostC组和I/R组的cTnI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PI-PostC组和IPostC组明显低于I/R组(P<0.05);IPostC组和PI-PostC组的缺血面积、细胞凋亡指数、梗死心肌面积明显小于I/R组(P<0.05);PI-PostC组缺血心肌面积明显小于IPostC组(P<0.05),但cTnI水平、细胞凋亡指数和梗死心肌面积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采用缺血后处理与硝酸盐药物后处理有相同的保护作用,使心肌缺血面积明显的减小。

硝酸酯后处理;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心血管已经成为各种疾病之首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命,在心血管疾病治疗过程当中,避免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研究和对动物的实验都证明了硝酸酯后处理可以减轻和缩小I/R损伤与梗死面积。但硝酸酯后处理操作的临床应用限制了其有创性[1]。经过大量的数据显示,硝酸酯后处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NO调节心肌保护作用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系。因此,本研究就是在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硝酸酯模拟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80只Wistar大鼠平均分为I/R组、IPostC组、PI-PostC组及假手术组,每组20只。各组Wistar大鼠的一般资料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Sham组∶LAD不结扎,套管、下穿线,放置215分钟;I/R组∶将LAD进行结扎45分钟LAD全面开放后再实施170分钟灌注;IPostC组∶将LAD结扎45分钟后,再灌注缺血实施之前,做三个I/R后处理31s/31s的连续循环的,之后全部开放LAD进行180分钟的再灌注;PI-PostC组∶将LAD结扎40分钟,,按每公斤5毫克剂量的硝酸异山梨酯经右颈总动脉注入5分钟,然后开始LAD170分钟的再灌注,同时按每公斤5毫克的剂量持续注入硝酸异山梨酯20分钟。

1.3 检测指标

心肌梗死面积测定∶采取Evan′sblue与TTC双染法测定[2]。蓝色表示心肌组织正常、不缺血;砖红色表示心肌组织缺血;白色表示心肌组织梗死;cTnI的测定∶结束再灌注后,从右颈动脉采血1毫升,15分钟离心后进行分离留上清,在冰箱-80℃进行保存,然后检测血浆cT-nI;测定心肌细胞凋亡∶在光镜下,蓝绿色表示心肌细胞核正常,棕黄色或棕褐色判定为凋亡细胞。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x±s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比较多组间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组手术的情况均有明显变化,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手术各组心肌梗死面积、血及心肌细胞凋亡测定结果(x±s )

3 讨论

多年来,人类一直根据相关的实验来研究关于治疗再灌注损伤。经过本次研究发现,PI-PostC组和IPostC组的缺血面积、cTnI水平和梗死面积都明显低于I/R组(P<0.01),硝酸盐药物后处理组和IPostC组都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症状,使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I-PostC组缺血面积明显小于IPostC组,但是梗死面积无差异,表明硝酸盐药物后处理组与IPostC组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相同保护作用,有可能减小缺血面积。Nakamura K等[3]研究显示,后适应在减少心肌酶释放的同时,使心肌细胞减轻凋亡。大量研究证实了IPostC可加速合成一氧化氮,并且NOS抑制剂对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可以抵消,一氧化氮作为触发因子,可以依据抑制线粒体通透性开放的转运孔道,促进线粒体膜电位稳定,减少心肌细胞的死亡,在IPostC中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所以,经过理论推测,硝酸酯作为NO的供体,进入血液后可以转化为活性的一氧化氮,与血管平滑肌共同保护心肌的作用。Qian J, Chen H等[4]研究显示,PI-PostC组和IPostC组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I/R组(P<0.01)。硝酸盐药物后处理组及IPostC组都可以降低心肌缺血细胞的死亡,再灌注损伤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在PI-PostC组和IPostC组的凋亡指数没有明显的差异(P>0.01),同相关研究结果相符[5]。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实验发现,IPostC和硝酸盐药物后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细胞的死亡,达到降低cTnI的水平和梗死面积,使缺血再灌注损伤得到彻底的改善,保护心肌。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

[1]雷靖祎. 远端缺血后处理对兔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2015,07(3):699-703.

[2]肖军.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相的保护作用[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01(14):104-106.

[3]孙翔.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临床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5,9(9).

[4]管红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9):155-156.

[5]孔祥云, 胡朝阳, 刘进,等. 乳化异氟醚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 华西医学, 2015(8):1461-1464.

猜你喜欢
硝酸盐后处理硝酸
硝酸盐并不致癌还或有益处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一道关于铁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的七种解法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香椿食用前需焯水
短期水分胁迫影响巴旦杏植株对硝酸盐的吸收
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技术
对硝酸与铜反应的全方位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