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检验与检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价值探讨

2017-11-02 05:55杨勇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病菌

●杨勇

微生物的检验与检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价值探讨

●杨勇

目的:探究微生物的检验与检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选取所在科室200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实验样本为100例,甲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与治疗,乙组在甲组的及基础上开展微生物检验,评估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程度和感染程度评分。结果:相对于甲组,乙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程度和感染程度评分更低,P<0.05。结论: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对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微生物检验,患者的医院感染程度和感染程度评分得到有效的减低,值得临床借鉴。

微生物检验;医院感染;临床价值

医院感染指的是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或者住院期间患有存在相关临床症状感染的现象。目前,临床上的医院感染控制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的工作内容。微生物检验和检测在控制医院感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微生物检验和检测可对临床中展开正确的病原学进行诊断,同时可加强耐药性监测要以及细菌学的监测与控制。本次研究就微生物的检验与检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资料

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选取所在科室200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实验样本为100例。

甲组,男52例,女48例,患者的最大年龄是60岁,最小年龄是40岁,平均年龄(49.3±4.4)岁;病程范围1~12个月,平均(5.6±0.2)个月。

乙组,男53例,女47例,最大年龄是62岁,最小年龄是41岁,平均年龄(50.2±5.3)岁;病程范围3~14个月,平均(7.3±0.8)个月。

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可比,差异不显著,可为之后的观察指标的对照研究做好铺垫(x2检验,P>0.05),展开充分的对比。

1.2 研究方法

甲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与治疗,乙组在甲组的及基础上开展微生物检验,采用 ID32E试条对细菌展开一系列的鉴定试验,采用ATBG-5试条对患者的药敏情况进行试验,患者的标本可通过TDR-200C自动菌鉴定和药敏测试展开详细的检测。Es BLs初筛和确诊试验时采用K-B法进行确诊试验,在实施试验的过程中采用头孢噻肟30μg/片,头孢噻肟/克拉维酸10μg/片,头孢他定30μg/片,头孢他定/克拉维酸10μg/片。采用提供的两组药物时,任意一组中的克拉维酸抑菌环直径增加5mm以上说明出现ESBLS[1]。

1.3 观察指标

医院感染程度和感染程度评分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准》对医院的感染进行诊断和评估[2],同时根据结果进行病原学诊断。医院感染程度可分为轻度感染、中度感染以及重度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Epidata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5.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开展统计,并且做出系统的分析,其中包括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感染程度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医院感染程度为计数资料采用平均数n,%表示,x2进行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即(x2检验,P<0.05)。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程度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程度[n(%)]

2.2 感染程度评分

甲组患者的感染程度评分为(26.18±3.22)分;乙组患者的感染程度评分为(15.92±2.26)分。与甲组相比,P<0.05(t=26.0806)。

3 讨论

目前,微生物检验与检测已成为医学界深入研究与探讨重要课题,医院内病菌杂多、病种多以及细菌多。大部分患者因为自身的疾病或身体机能的逐渐退化,容易发生感染现象,因此,针对住院患者开展临床微生物检验与检测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有效控制感染现象,同时可为临床上感染的诊治提供十分有利的依据,另外,也是临床治疗中合理采用抗生素的重要临床依据,可进一步的滥用抗生素等现象的发生率[3]。

临床上指出引发园内感染的原因较多,患者入院时极可能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的,属于严重的感染源,若患者与其他同室住院患者同住,身体对病菌无抵抗力,很容易因刚入院影响出现医院感染;另外,给予患者采用的介入性诊疗方法多,医疗设备存在一定的污染性,患者的皮肤载膜受到一定的损伤;医院较高人流量,探病的患者家属任意进入病房,所带食物或物品因不干净使得患者出现感染;院内没有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等。微生物检验可对感染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在医院感染出现爆发性和流行性时期,对病原菌种展开及时的鉴定,积极的确定病菌的种类。同时可采取微生物分离鉴定方法进一步的确定病原菌种,在确定细菌类型方面的同时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可利用分子分型、血清分型、质粒图分析以及细菌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对患者的病菌展开检测,若观察到患者存在耐药性病菌,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类型鉴别,可根据患者的病菌基因进一步的分析可能出现的流行程度和感染范围,从而采用积极有效的对应方法,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和控制,综合降低医院的感染发生率[4]。

结合上述研究,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对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微生物检验,患者的医院感染程度和感染程度评分得到有效的减低,值得临床进一步学习与借鉴。

(作者单位:沿河县人民医院)

[1]朱龙清.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0):129.

[2]张倩,汪定成,张惠中,等.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与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0):389-389.

[3]傅珂,冷洪雷,关楠,等.妇产科手术患者麻醉用品微生物污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2875-2877.

[4]王兰.临床微生物检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性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5):69-70.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病菌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冬天用围巾包住口鼻为什么不好
病菌的克星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Trouble in Disneyland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