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岗位送上门扶贫就在家门口
——新余“扶贫车间”开启就业扶贫新模式

2017-11-02 01:54:13胡春生于龙广
老区建设 2017年15期
关键词:新余市高新区贫困人口

□ 胡春生 本刊记者 于龙广/文 徐 云/图

就业岗位送上门扶贫就在家门口
——新余“扶贫车间”开启就业扶贫新模式

□ 胡春生 本刊记者 于龙广/文 徐 云/图

新余市高新区就业扶贫车间

通过“送车间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的产业扶贫新方式,新余市高新区因地制宜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贫困村设立“扶贫车间”,为贫困人口搭建就业平台,开创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新模式,成为该区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已有3家园区企业在12个村委建设了就业扶贫车间,直接带动55名贫困劳动力和其它6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我和我丈夫已经在这里工作三年了,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能有3000块钱,还能就近照顾正在读初中的女儿,非常方便。”今年43岁的胡样金,是新余市高新区五星村人,低保户,由于丈夫下半身截肢,自己身体也不好,从而选择就近在扶贫车间工作,对于目前的生活,夫妻二人表示已经很满意了。

据了解,胡样金夫妻二人工作的这个扶贫车间是由家住新余市高新区水西镇桐林村的胡云根所发起。胡云根自身也是一名贫困户,十多年前的一场车祸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右腿截肢,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家里因此陷入了困境。然而一切的改变,从就业扶贫车间开始。胡云根近年来在自己的家里开办了扶贫车间,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委15名残疾人在家工作。自己每天骑三轮车将加工好的成品送到公司,再拉一批原料回到自己的车间。这里是简易的工厂也是残疾人的大家庭,让这些行动不方便的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现在胡云根以及他的工友们每月能有一千四左右的收入,这让他们重新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建设就业扶贫车间是就业行业扶贫的一项重要抓手,也是帮助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的重要途径。新余高新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通过与园区企业合作创建就业扶贫车间,落实就业政策,让更多有一定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员走进扶贫车间,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尽早实现脱贫。

为了筹建就业扶贫车间,高新区各级就业部门做到“两个摸清”:一是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中有就业愿望的人员,进行了认真仔细地摸底调查,各村委劳动保障协管员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中16-60周岁有劳动能力的人员进行筛选统计,并通过走家入户、面对面了解情况,摸清了建档立卡有就业能力的农村贫困劳动力中有就业愿望的人员,以此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工作。经摸底调查统计新余高新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当中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共计437人,其中高新区城东办事处15人,高新区马洪办事 处145人,高新区水西镇277人。二是摸清了园区有产品外包意向的企业。通过组织召开部分园区企业座谈会,摸清有产品外包意向的企业数,与企业负责人洽谈建设就业扶贫车间事宜以及了解企业外包产品和工价,同时,组织各镇办劳动保障协管员到各企业参观学习生产工艺及流程,为筹备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做足了准备。

厂房式“扶贫车间”。利用乡镇、村集体的老厂房、学校旧址等闲置土地、房屋,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各村创办分厂或加工车间,吸引周边贫困人口从事简易加工制造等业务,为贫困人口就近就业搭建便捷通道。江西杰锋包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纸袋的企业,利用各村的闲置房屋,在城东办事处设立4个加工车间,招聘人员负责纸袋穿绳、拆包等业务,为16名贫困人口解决了就业难题。入股式“扶贫车间”。出台《高新区购买标准厂房实施产业扶贫工作方案》,通过政府出资667万元购买厂房,由镇(办)、村(管理处)代替贫困户集体入股,2020年前租金收益全部分配给贫困户,确保每户贫困户每年租金收益不低于10%。此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就近到厂房务工,同时获得“工资+分红”双收益。居家式“扶贫车间”。 积极引导企业与行动不便、无法转移的贫困户对接,鼓励贫困户创办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加工业务。新余市金赛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元器件的公司,该公司主动把订单分给农村贫困家庭,平时派人统一回收,除了帮助贫困人口就业,也能解决用工难题,保障订单供应,节省生产成本,实现企业与贫困户获利增收的“双赢”局面。

新余市高新区就业扶贫车间挂牌

另外,新余高新区就业部门做到“两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区、镇办、村委三级劳动保障部门层层推动,逐级抓好建设扶贫车间各项工作落实,做到统一安排部署,标准化一体建设,确保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工作贴近实际,务实管用。二是管理到位。区劳动就业局为每一个就业扶贫车间统一建设悬挂了就业扶贫车间管理制度,并将进入就业扶贫车间贫困人员信息名册公示。

贫困户被吸纳到扶贫车间务工

对设立“扶贫车间”的企业吸纳贫困人员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将具备“扶贫车间”功能的分散式生产和家庭作坊式生产企业纳入促进就业基地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认定范围,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和创业贷款贴息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扶贫车间”三年内所涉及的场地租金、水电费给予最高60%的补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高新区初次创办企业且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的,可享受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新吸纳10个以上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的企业,除了享受税收政策优惠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外,还可获得不低于5万元的奖励补助。围绕“扶贫车间”的技能需求,高新区免费组织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户参加实用性技能培训,实现与企业需求的快速对接。对培训合格的贫困户,免费提供开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鼓励企业对新招聘的贫困人口进行职业培训,培训合格的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对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相应证书的,给予全额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目前,新余高新区有中山润宏模具有限公司、新余市金赛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杰锋印刷包装有限公司3家企业已经实现生产外包,总共建有12个就业扶贫车间,总共吸纳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55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中山润宏模具有限公司外包产品主要是组装硒鼓的简易物料,如粘贴粉仓感应钢片和出粉口感应钢片等。新余市金赛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外包胶壳贴边布和PCB板。江西杰锋印刷包装有限公司主要专注于设计生产纸袋和无纺布袋产品,目前公司主要是外包部分制袋工序,主要是穿绳、折包等。

为了顺利推进就业行业扶贫工作,新余高新区将在优惠政策方面加大落实力度,鼓励村委(社区)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房屋设置分散加工的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组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员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等生产活动或来料加工业务。对符合条件的扶贫车间三年内所涉及的场地租金、水电费给予不超过60%的补助,将分散式生产和家庭作坊式生产企业纳入促进就业基地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认定范围,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和创业贷款贴息。

充分发挥各驻村“第一书记”上下协调、外引内联的作用,积极寻求“扶贫车间”项目落户,引导园区经济效益好、示范性强的企业在贫困村布局设点。通过“第一书记”的牵线搭桥,一些企业主动参与“扶贫车间”建设,如江西蓝天宇家纺正计划在全区打造5个以上“扶贫车间”,建成后将解决至少20名贫困人口的就业。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该区正研究从财政、金融、就业、项目引进等方面出台更多的保障政策,不断优化“扶贫车间”的发展环境,让“扶贫车间”从建设到运营管理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制度的强力支撑,打破贫困人员就业难的困局。加大对企业和群众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扶贫车间”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引导企业和贫困户主动参与到“贫困车间”建设。

就业扶贫车间,作为产业扶贫的主抓手,符合就业扶贫进一步发展,下一步,高新区就业部门将加大对扶贫车间建设的指导、调度和督查力度,努力在需要就业扶贫的村(社区)再建成一批扶贫车间。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新余市高新区贫困人口
给小鸟的一封信
新余市渝水区界水乡防洪工程安全综合评价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遂宁高新区
廉政瞭望(2020年14期)2020-08-12 07:00:32
新余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老区建设(2020年23期)2020-01-13 09:47:23
Alita:Battle Angel
隐形贫困人口
领导文萃(2019年5期)2019-03-19 12:01:10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商周刊(2017年22期)2017-11-09 05:08:31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