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蝉
高凯明的书卷人生
夏之蝉
高凯明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亦是中国散文学会、中国作家书画院副秘书长。90高龄的中纪委原副书记、中国国风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徐青曾送他一副对联,用来概括他在文学与书法两方面的成就:“翰墨三秋明月,文章万里长江。”
先生告诉我,他在文学与书法方面的造诣,最早均来自家学。先生在他的第一部散文集《铁玫瑰》后记中写道,他很小的时候,就习惯跟着酷爱读书的姐姐看小人书,当时他会背古诗词百余首。这一童子功,为他后来读大学时的古诗词考试成绩次次优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了读小学的时候,喜欢写作的哥哥买了一本碧野的《情满青山》送给他,以鼓励他的文学兴趣。
“日落西山,天已傍晚,放学回家了,心却留在了小路上,野花凄迷的小河边。”这是先生在小学四年级时写的一首小诗,当时还被登在了学校的黑板报上,先生说这是他第一次见报。
真正开始写文章,是先生1970年当兵以后的事。因为他书画基础好,入伍后便当上了电影放映员,后因需要改行当了新闻报导员。故先生常说,他这一辈子写文章写字的爱好都是自始而终的。在当报导员时,由于成绩显著,数次被评为广州军区先进个人。后来提干了,去连队任职,没条件写新闻稿了,这才开始了他一生都没有放弃的业余文学创作。在此期间,他参加了衡阳地区组织的文学创作学习班,有幸结识了诗人汤健辉、蒋薛,作家殷明清、宋梧刚等人,这几位良师益友使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终身受益。在那段时间里,他在《湘江文艺》《湖南日报》上发表了《小小萤火虫》《穿过硝烟的风筝》等几篇很有影响的散文,这些作品均来自他熟悉的高炮部队训练生活。
先生在部队时曾任过班长,连队指导员,团宣传股长,师新闻干事,广州军区文化处长等职。转业地方后,曾任党刊杂志社长、总编辑,省委巡视组负责人等职。丰富的生活阅历开阔了他的创作视野,故无论创作何种题材,在他那里都会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然而由于工作关系,他一生攀爬的都是一条业余创作之路。开始,他也曾信誓旦旦地扬言,自己的作品一天不被搬上银幕,自己一天就不买电视机。但最终还是屈从命运安排,一面做好本职工作,一面坚持业余写作。
由于先生有较强的捕捉新事物的能力,加上注重写作技巧,精于文章构思,故文章见报率极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的散文几乎每年都会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若干篇。至于其他报刊发表文章更是没有断过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在为他主持召开的作品研讨会上说,凯明先生坚持业余创作那么多年,是强者;写了那么多有份量有意思的作品,是奇士。至今,先生已出版散文集6部,长篇纪实文学多部,曾获得过《人民日报》散文征文一等奖,首届冰心散文奖,“漂母杯”与“丹霞杯”全球华文散文奖,广东省第八届新人新作奖,第四届秦牧散文奖,广州军区文学创作奖等奖项,有的文章还被收入中学教科书。
谈及先生的书法创作,首先要讲的还是他家人,先生的外公是位善写老宋字的老中医,在当时他的家乡小镇上,但凡有点儿文化修养的家庭,屋中差不多都挂着他写的老宋体对联或中堂。先生的伯父善楷书,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每逢春节,街坊邻居的大门上贴的都是他写的春联。先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充当了两位老人的研墨者和追随者。
先生的故乡是李清照的丈夫赵铭诚在《金石录》中提到的那个出土汉碑最多的琅琊故地。西汉的《麃孝禹刻石》《皇圣卿阙》《功曹阙》等就是在先生的老家大门口发现的。先生小的时候喜欢用铅笔和白纸把汉碑上的隶书拓下来,学着外公和伯父的样子,贴得满屋满墙都是。这应是先生研习书法最早的启蒙图画。
是来小镇接兵的首长最早发现了先生的书画天赋,在部队当放映员时,他就经常被抽调到军区帮助写各种展览的解说词。那时,先生主攻隶书《曹全碑》《礼器碑》,间或也写些当时流行的新魏体字。
文学与书法自古就是一家,这一点从历代封建士大夫身上已得到了证实,先生在任杂志社负责人时,策划了一次《国庆那天》的征文活动,铁凝、王蒙、季羡林等著名作家都积极为征文赐稿。也正是在此次活动中,先生结识了另一位投稿者,他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老师。当先生拿着一本自己于1973年购买的刘公书写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隶书字帖请刘老师签名留念时,也就正式开始了他们的师徒关系,这件事先生曾几次提及,那是他书法人生的一个小小的传奇。几年后,先生由写“刘隶”改为写《好大王碑》,并且一炮打响,这关键的一步,得益于先生的第二任老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永正教授。陈教授收先生为徒,最早也是因文学结缘,陈教授也喜欢先生的文章。他与刘炳森一样,都认为先生在文学和书法方面富有天赋,而对书法的感悟决不亚于对文学的感悟。
在两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先生十年寒窗,一盏青灯,终于学有所成,逐渐形成了揉合晋《好大王碑》的形体,东汉《石门颂》的线条,西汉《苏马湾界域刻石》的章法于一体的,形质,神采和气息俱佳的,富有文人情怀的“高氏”隶书。先生的书法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及港澳台展出并获奖。先后出版的三本书法集和书法评论集均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先生的书法作品在台湾展出后,得到了岛内书界的普遍好评,老书法家夸其现代书风揉合得好,年轻书法家则夸其有深厚的传统功底。
先生号云灯,即将出版的散文新集名《云中的灯盏》。云中之灯是耀眼多彩的,而先生则是一个除了写字写文章外再无其他的爱好单一之人。
先生的家中挂有两幅书法,一幅是大文豪贾平凹书写的“淡泊”,一幅是大书法家刘炳森书写的“宁静”。有朋友讲,先生的文章是淡泊的,书法是宁静的。也有朋友讲,先生做人不争不夺,见好就收,其书卷人生也是淡泊、宁静的。
夏之蝉,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暨书法艺委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已出版《东江纵队的儿女们》《多情东江水》《水兵摇篮》《山高路长》《走出九十九崆》《在正义的旗帜下》《古村崛起版画传奇》《苍生大计》等长篇纪实文学10余部;2002年出版全国第一部纪检监察题材的短篇小说集《铁面柔情》;小说、散文散见各地报刊杂志,计300余万字。所撰诗赋、楹联作品被镌刻于5A级旅游景点。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并被韩国友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