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学习心得

2017-11-01 23:48杨伯益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0期
关键词:熏陶散步语言文字

我的语文经验告诉我,文字、文学与文化是有差异的。文字是承载语言、记录和交流思想的图像或符号,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历史与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文字、文学与文化又是紧密联系的,文字是文化的沉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文学是文字的艺术,是文化的表达。

不同的文字、文学与文化观,会形成不同的语文学习观。强调文字、文学与文化差异的中小学教师,往往有意无意地割裂文字训练、文学熏陶和文化浸染之间的有机关联。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小学阶段,脱离文学熏陶和文化浸染,简单机械地进行文字训练,后果是小学生不会表达、不愿沟通,写不出作文,也不喜欢甚至讨厌语文学习;在初高中阶段,轻视文字应用的训练,单纯进行文学和文化知识的传授,后果是初高中生虽然背诵了许多知识、价值观和写作手法,但语文写作和表达基本功比较差。这两种片面做法明显违背了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

为了克服这两种偏差,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字训练、文学熏陶和文化浸染三者是有机融合的,并在语文学习实践中予以贯彻。一方面,文学熏陶和文化浸染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礎上的,另一方面,在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文学熏陶和文化浸染。跳出文本,回归社会现象本身。以莫怀戚所撰写的《散步》为例,跳出文本,我们可以发现,《散步》描述的是一个家庭现象;接下来,提出三个问题:旨在文字训练的问题——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帮助学生寻找、联想关键词“和谐”);旨在文学熏陶的问题——作者在文中写了何事?何人?何景?让一个平凡的家庭尽显和谐(引导学生体会情节、形象、意境等);旨在文化浸染的问题——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认为谁做得最好(强化赡养父母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

语文学习实践中跳出文本,回归社会、思考问题,是实现文字、文学与文化融合的可行之径。

杨伯益,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熏陶散步语言文字
用艺术熏陶家风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散步的收获
散步
如此熏陶
散步畅想
一起去散步吧
古筝走进课堂 接受民族音乐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