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品管圈降低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的研究

2017-11-01 07:37未洪娟
当代医学 2017年30期
关键词:圈员品管圈输液

未洪娟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一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运用品管圈降低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的研究

未洪娟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一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目的 通过运用品管圈降低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减少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疼痛。方法 科室临床护理人员成立QCC小组,确定“降低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为活动主题,对本科室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情况进行统计,运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及要因分析,针对拔管主要原因设定目标值,制定对策并实施,实施措施后进行效果评价。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临床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明显低于活动前,由原来的35%降低到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品管圈降低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减轻患儿痛苦。

品管圈;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

意外拔管即指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仍需使用的各种留置管路意外脱落,或者被患儿意外拔除,或因各种原因不得不拔除,也包括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拔管[1]。针对意外拔管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家长的担忧,我们科室开展了“降低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一科2015年6月~2015年7月收治年龄3个月~1岁的符合静脉留置针适应症患儿,患儿病种多为肺炎、腹泻。将6~7月271例(开展品管圈活动前)静脉留置针患儿作为对照组,7~9月187例(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作为观察组进行对比,制定统计表,对拔管原因进行统计。

1.2 活动步骤

1.2.1 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 2015年6月,新生儿一科临床护理人员11名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投票方法选出圈名、圈辉。圈名为“甜心圈”。圈员有11名护理人员组成,圈长1名,圈员10名,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5名。

1.2.2 选定主题 以评价法进行主题选定,依据不同主题的重要性、迫切性、上级政策、圈能力进行投票评分(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总分排名第一为此次活动主题。最后确定活动主题为“降低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

1.2.3 现状把握阶段 制定统计表,对3个月~1周岁静脉留置针穿刺例数及意外拔管例数进行详细统计。2015年6月~2015年7月共静脉留置针穿刺271例,意外拔管94例,意外拔管率为35%。将意外拔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柏拉图根据80/20定律,最终确定液体外渗、患儿自行拔管、导管堵塞为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根据改善前的柏拉图、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设定目标值为12%,降幅为66%。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通过鱼骨图根据人、机、料、法、环等进行要因及真因分析[2]。根据要因制定对策,全体圈员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优5分,可3分,差1分),圈员共11人,总分155分,以80/20定律,135分以上为实施对策[3]。

1.2.4 对策实施阶段

(1)培训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 对科室11名护理人员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进行规范化培训,从选择血管、持针方法、进针角度、送针方法、固定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年资高、穿刺技术精湛的护士现场穿刺示范、指导,年轻护士模拟人操作练习,练习持针方法、进针角度、送针及固定方法。

(2)做好家属的宣教 通过我们责任护士的宣教让陪护患儿的每位家属掌握留置针留置针期间的注意事项,通过口头宣教、病房贴标识语及操作演示等进行宣教,对于更换陪护家属的逐一宣教,对于陪护责任心差、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及老年人陪护的重点宣教,做到无缝隙看护。

(3)根据患儿自身的特点合理置管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不同年龄段因穿刺部位不同拔管率不同,头部置管拔管的高危人群为6个月到一周岁,这年龄段尽量选择上肢、下肢置管,头部置管尽量选择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易固定血管,尽量不影响睡眠体位为首选。手部、足部应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4]。相比下肢静脉留置针,无论在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上肢静脉均有优势,应尽量选择上静脉或头皮静脉穿刺。

(4)针对拔管要因一:液体外渗 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刺激性药物减慢输液速度,妥善固定留置针,防止固定不牢固造成液体外渗。合理选择输液工具,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及建议,选择穿刺针针尖斜面小且锋利、套管材质软的留置针,并规范留置针置管操作流程,提高护士的静脉穿刺能力。

(5)针对拔管要因二:患儿自行拔管 炎热天气患儿易出汗,贴膜粘不牢固,头套固定时,头套太紧,材质不舒服,个别患儿对贴膜、胶布过敏等患儿自行拔管。头部穿刺前应彻底清洁穿刺点周围表面皮肤,常用方法有避开有毛发穿刺点或将毛发剃除,剃除标准为能够粘合贴膜,穿此前及粘贴贴膜前及时擦干皮肤表面汗液。炎热天气避免选择头部静脉留置针穿刺,选择粘性好、防过敏材质的贴膜及胶布,头套选用纯棉材质的,避免过紧过松,手部、足部穿刺时使用手板、脚板或绷带固定,胶布固定时不宜过多过长,最好让胶布自然下垂后再粘贴牢固。杨秀增等[5]研究显示,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自粘弹力绷带联合透明贴,可明显改善使用效果的输液效果,减少静脉穿刺部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科使用自粘绷带螺旋固定法,不但可以减轻局部皮肤的压力,有利于静脉回流,还可以增加牢固度,延长固定时间。

(6)针对拔管要因三:导管堵塞 患儿血液呈高凝状态,输注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或不相容性,产生结晶延长管固定不正确导致导管移动、打折,冲管、封管不到位或方法不正确等导致的导管堵塞。首先选用带无针接头的留置针,合理安排液体的顺序避免产生结晶,每次输液前选择5~10 mL的生理盐水冲管,缓慢推注,推注盐水不宜过多管路通畅即可,避免强行推注;每次输液后选择5~10 mL生理盐水正压封管,将延长管上面的夹子靠近前端夹紧[6]。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临床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的对比,由改善前的35%降至改善后的10%,目标达成。

2.2 有形成果 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0-35)/(12-35)×100%=108.7%。见表1。2.3 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素质得分比较。见表2[7]。

表1 两组患儿意外拔管原因分析[n(%)]

表2 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6项能力自评得分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和婴幼儿因为自身抵抗力不足以及免疫系统没有完全发育,患病概率相当高。静脉留置针能够有效减少血管穿刺的次数,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也减少了患儿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儿科患儿需要分时段使用抗生素,临时使用退热剂、补液频次较高,并且儿科患儿病情变化快,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静脉留置针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意外拔管的现象一直存在,所以我们成立品管圈改善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品管圈活动是全员参与、对工作不断的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其特点时自发产生,护士主动参与,这一活动强调尊重护士人性,倡导轻松参与、愉快工作,使大家群策群力,发挥各自智慧,在自我启发、相互学习的氛围下,灵活运用各种护理质量的控制方法[8]。

此次品管圈活动中全体圈员参与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工作积极性得以提升。开展品管圈活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堵塞和液体外渗明显降低,从而使意外拔管率降低,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血管损伤。通过本次活动,护士对存在的工作缺陷主动的进行分析,积极改进并加以落实;其工作得到患者的认可,患者满意度提升体现护士自身的价值,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幸福感,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

[1] 潘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10-14.

[2] 王丽菊,高冬梅.手术患儿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218.

[3] 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 刘秀霞.学龄前儿童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与留置效果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8):215.

[5] 杨秀娟,田娟.自粘弹性绷带联合3M透明贴对小儿静脉输液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20(3):37-38.

[6] 周雪瑾.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与护理措施分析[J].大家健康,2016,10(5):186.

[7] 程慧,李楠.运用品管圈降低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J].医学信息,2014,27(6):370.

[8] 柏兴华,韩笑.开展品管圈活动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J].护理学杂志,2013,28(13):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0.072

猜你喜欢
圈员品管圈输液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如何提高品管圈圈会质量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颈枕输液袋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