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诗歌教学中传承中国意象之美

2017-11-01 17:11
师道(人文)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诗教意象诗歌

杨 军

在中学诗歌教学中传承中国意象之美

杨 军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印发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前所未有地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并要求全方位融入校园教育各环节,以学前及中小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识,戏曲、书法、绘画等都是最能凸显中国特色的元素和符号,但如何才能在校园教育中将之融汇为一个有机整体?如何让孩子们看到民族文脉最为精妙的缩影,在传承中全方位领略中国意象之美?诗歌教学无疑是个最好的切入点。

一、 “诗教”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

1.诗 教溯源

中国向有 “诗教”传统,历代莫不把诗歌作为语言、知识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诗教”最早出自 《礼记·经解》: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 《诗》教也。”孔子不但编撰了 《诗经》,也是 “诗教”理论的创始者。

《诗经》受历朝推崇,成为士人必读书,但因其内容所限,无法成为普遍意义上的启蒙读本。后世文人曾费尽心思编撰诗教读本,如《童子吟》 《小学弦歌》 《咏史诗》《童蒙养正诗选》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神童诗》 《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不下千百种。其中影响最大、最经典的莫过于《千家诗》和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的编辑起自南宋,宋人谢枋得、刘克庄,明人王相以及更多人都曾参与其中。共辑录122位作者的作品226首。 《千家诗》因题材多样、浅近易懂、篇幅短小、易于成诵等特色,是初学诗歌者最好的读本。

清乾隆年间,进士孙洙认为唐诗才是正宗, 《千家诗》选诗过于随意,工拙莫辨, “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希望以新选本取而代之。他参考沈德潜的 《唐诗别裁》、王士祯的 《唐人万首绝句选》等唐诗选本,集录77位作者的311首诗,编成 《唐诗三百首》,以 “蘅塘退士”之名发行。

虽然目的是 “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但孙洙对该选本很自信, “白首亦莫能废,较 《千家诗》不远胜耶?”就传播效果而言, 《唐诗三百首》确实也取代了《千家诗》,成为近两百年来最流行的诗歌选本,至今家喻户晓。

可以说 “诗教”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纵观世界范围,只有中国恒久地始终把诗歌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即便今日,无论什么学历,只要想接触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 《唐诗三百首》。

2.当 今诗教需要新的校本课程和教育模式

孙洙只选唐诗,一大原因是从学习写诗的角度出发,这也是过去所有诗歌选本以及诗歌教育一致的出发点。

1894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在狱中将一部 《唐宋诗醇》寄回家,书中夹了张字条: “初学先诵白居易诗,取其明白易晓,味淡而永。再诵陆游诗,志高词壮,且多越事。再诵苏诗,笔力雄健,辞足达意……示樟寿诸孙。”

这是周福清教导孙辈如何读诗,《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则说:“我这里有 《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古人学诗为写诗,如今古体诗写作已不再重要,诗歌读本也应拥有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使其与当代文化能够相适应、相融合。科学、系统地编撰校本课程、创新教育模式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既要彰显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风范,凝聚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亦须注重新的视点和视角。

二、诗歌是传统文化最有生命力的 “活态”传承

诗是汉语的精华,它以优雅的形式和优美的韵律,成为教化启蒙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一首诗在中国人的心里可能是一幅画面、一段情感、一番阅历、一种精神、一种情怀。比如《红楼梦》中写到香菱读王维诗的感受: “我看他 《塞上》一首,那一联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 ‘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美国作家福克纳说过: “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一一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而诗歌对于中国人而言,不只是把生活艺术化,其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然是朋友,你热我也热。”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你要来借,等到立冬。”……这些盛夏的打油诗,虽不事雕琢,却自有味道。这就是中国人不久前的生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然而正如胡适所言,它们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死了的文学”,一类是 “活着的文学”。诗词无疑属于后者,数千年来,一直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从未远去。

只有流传中的传统,才是真正意义的传承。传统文化绝不只是知识的学习,更要真正融入人们的工作生活。所有古老而具体的生活模板,其形式不过是个寄托,更重要的是看它能否在精神层面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从这一点讲,和戏剧、曲艺、书法、绘画相比,诗歌是最鲜活的,是传承文化最好的形式和入口。

三、诗教是传承 “中国意象”最好的形式和入口

1.“ 意象”溯源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 “意”,“意象”是中国古典诗学独有的审美范畴,具有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 “意象”一词最早出自 《周易·系辞》: “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孔子在此阐述了“象”乃 “意”之载体的基本属性。

王充 《论衡·乱龙篇》又提出“立意于象”——“礼,宗庙之主,以木为之,长尺二寸,以象先祖。……虽知非真,示当感动,立意于象。”一块灵位牌,其实质不过是块木头,然书名于上 “以象先祖”,就立刻成了血脉的象征,成为人们祭祖怀宗的情感和精神寄托。这就是 “立意于象”,此时的木头已不再是木头,而是如图腾般神圣,“礼贵意象”。王充的 “立意于象”原则,实则是对 《周易》 “立象以尽意”的延展。

王弼 《周易略例·明象》进一步明确了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此论的重要性在于 “得意而忘象”,直接点明了 “意象”超出 “物象”的附加价值和灵魂意义。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篇》“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第一次把 “意象”用于文化艺术领域。从 “表意之象”的初级构思原则发展出最具中国特色的 “写意”精神。而其精妙处正在于刘勰的“神思”之道——“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章学诚称,刘勰的 “神思”理论虽未明言,却是 “意象”概念最重要全面的表述,对后世影响极大。如萧子显 《南齐书·文学传论》: “属文之道,事出神思,感召无象,变化不穷。”近年能体现“神思”之妙的,如2004年度获奖的一句广告语——“身未动,心已远”,让人印象深刻。

2.“ 诗歌意象”涵括所有最具民族特色的 “中国意象”

意象营造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二十四诗品·缜密》曰: “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胡应麟 《诗薮》曰: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关于意象的阐释见仁见智,似乎人人皆知,却又没有一个相对完整全面的表述。对此本人理解如下:

(1) “意象”即 “心景”,可托于实物,也可寄于虚景

比如 “蟋蟀”这一意象,就托于实物。

《诗经·七月》中,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主要是物象描述层面。宋叶绍翁 《夜书所见》的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描写的是孩童捉蟋蟀的场景,其意却是 “思乡”。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蟋蟀”完成了从 “乡下”到 “乡愁”的意象表达,表现了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

而 “江南”,则寄于虚景。

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个江南,无数诗词曲赋歌咏过的地方。千百年来, “江南”早已不是个地域的概念,也超越了小桥流水的景致所限。茅盾 《故乡杂记》说: “倘若这个世界还有原先,还有旧时的月色,还有过去的时光,这个地方便是江南。” 反向理解, “江南”意象是一种心境,一种寄托,一种向往。

所以说 “意象”即 “心景”,超越生活所限,你心里能想到的或者 “意想不到”的那些美好,诗歌意象都能给你。

(2)每个 “诗歌意象”都是基于民族文化基因的 “现象级”概念

荣格著名的 “原型理论”认为,虽然你永远不会意识到,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沉积着人类及种族在漫长年代里遗传下来的、体现某种普遍精神的记忆。荣格把这种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定义为“原型”。

文学创作就是激活不同的 “原型”,完成 “意象启蒙”,并不断地丰富或变形,最终衍生出一系列具有新的内涵和特质的意象。这一过程被柏格森形象地称为 “创造性绵延”。不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人文传统、价值观等不同,世代传承和绵延而来的意象也不同。

比如 “明月”就是最有特色的中国意象之一,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也只有中国人才能玩味出那么多的悲欢离合。唐诗宋词中悄然洒落的万千气象,会让你从心底感叹“中国的月亮比外国的圆”。

再如 “烛影摇红”,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无法理解其美妙之处,但却隽永迷人,短短数字就能引出无限遐思。想体会古典的美吗?很简单:闭上眼,想一想 “烛影摇红”……

意象对于异族可能毫无意义,但本民族之间则立刻心领神会,而这也是形成民族特性的重要过程。朱自清说丰子恺漫画 “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其实最美的中国意象都是这样,随着岁月越来越堪回味。所以,一定要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

(3)诗歌涵括所有最具民族特色的 “中国意象”

意象的生成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但人们不可能单凭主观想象就能无中生有地得到意象。每个意象都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它不是某个人创造的,而是各种因素 “合力”的结果。在原型的召唤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完成“意象启蒙”的某个艺术形象被成功使用过一次后,反复出现在文艺作品中,慢慢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约定俗成的特定文化含义以及丰富、意义深远的联想。

所有意象都要经过文化的创造才会生成巨大的动力,这是共性,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常常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1914年一战爆发后,法国政府曾把米勒的 《拾穗》作为征兵海报,他们认为这幅画会让人们产生对家园的热爱,从而激发保家卫国的豪情。

1917年美国宣战后,弗拉格为美军画了张著名的征兵海报。表情严肃的 “山姆大叔”右手前指,目光直视前方,下方是加粗的红色字体 “I Want You”。 超过 200万美国人看到海报后争相入伍奔赴法国战场。

二战时,1944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征兵口号让国人热血沸腾,短短数月就有12万知识青年投笔从戎,在当时基础教育非常落后的中国是一个超出想象的壮举。

法国的绘画、美国的设计、中国的诗句,每个国家都选择了最为国人接受的形式,意象看似虚无,却可能有着最民族、最鲜活、最生动、最具体和最现实的外在表现。对中国人来说, “诗歌意象”就是最内涵最本色的 “中国意象”,所有的中国意象都可以在诗歌中找到,而每个 “诗歌意象”都曾经是一个影响深远的 “现象级”概念。

在中国数千年文化发展中,诗歌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审美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如果脱离了诗,一定会丢失中国人最重要的一种精神特质。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在北师大看望师生时就说,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文从课本中去掉, “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两天后,又说: “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一种文化的形成是极其漫长的,文化的复兴同样需要时间,学校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最重要的阵地,也一直从各个角度做着各种有益的尝试。探讨在中学诗歌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意象之美,诗教整体性更强,意义更大,更能抓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真正做到 “进入眼睛,占领心灵”,也可以为 《意见》的实施提供一个具有参考意义的样本。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宝安中学 (集团)]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诗教意象诗歌
诗歌不除外
抚远意象等
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建设项目启动会
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培训部2021年秋季函授班招生启事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杨叔子当代诗教理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诗歌岛·八面来风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