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迎迎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珠海 519090)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人才助力珠海横琴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
马迎迎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珠海 519090)
2015年3月珠海横琴新区被国家列入“一带一路”战略,正式进入自贸时代。为实现横琴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愿景,亟需大批具有高素质、技能型的高职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为此,依据横琴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协同办学、创新办学机制等方面提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新途径,发挥高职院校为发展区域经济服务的职能,促进横琴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高职人才;区域经济;横琴新区
横琴岛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南部、珠江口西侧,毗邻港澳,面积达106.46平方公里。珠海“横琴新区总体规划”建设是于2009年8月14日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旨在将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5年4月23日,横琴正式进入自贸时代。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挂牌成立,珠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凌表示,“横琴自贸区将打造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富有时代特征、与澳门融合、与世界接轨的自贸试验区”。横琴新区、自贸区“双区叠加”被列入“一带一路”行动方案,意味着横琴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整体布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横琴新区再迎重大发展机遇,将在投资贸易、跨境电子商务、旅游、展会等多领域进行更多的探索与跨跃式发展。
横琴新区经过七年多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了“六通”,即—桥通、路通、水通、电通、邮通、口岸通。实施了“分线管理”通关制度,形成了最宽松的体制--“一岛两制”管理体制,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实行比特区更特殊的金融政策、人才政策、信息化产业政策等,大力发展旅游休闲、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中医保健等主导产业。根据2016年1月份最新统计数据,目前横琴注册企业接近16000家,比挂牌前翻了一倍,已引进和在洽谈的世界500强企业52家,国内500强投资项目76家,各类企业总部858家。落户横琴的金融类企业达1544家,注册资本1712亿元。2016年年底横琴新区与澳门有关方面共同启动已取得用地的10个粤澳合作产业园项目、10个粤澳合作中医药产业园项目。这些项目总投资逾千亿元。同时,澳门青年横琴创业谷项目也正式启动,为澳门青年才俊创业发展提供新平台,首批已有30家澳门创业团队入驻创业谷,第二批又公布60个创业项目入驻。
横琴新区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见表1与图1),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上升增长趋势。其中: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45亿元,是2011年的8.12亿元的19.4倍。近五年来平均增长速度为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016年达到346.24亿元,比2010年增长4.9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4.4%;外贸出口飞速增长,2016年外贸出口额达到85106亿元,比2010年增长10.6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2.5倍;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7.1%。
表1 :珠海横琴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珠海横琴新区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阐述其建设主旨:“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充分发挥横琴地处粤港澳结合部的优势,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带动珠三角、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把横琴建设成为连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发达的“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到2020年横琴经济发展预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发展指达到20万元/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5%,达到世界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中心城市水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低于80%。
另外,横琴新区发展也恰逢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伴随着珠海横琴迈入自贸时代,横琴新区必然要把握机遇,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特色的地区。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总则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也突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也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可见,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提供人力资源、为行业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能、支持地方区域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是高职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为高职人才提供就业机遇、展示平台;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水平、质量;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决定着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与调整;区域经济的技术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层次与体系。
总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需求是高职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源泉;高职教育提供的人力资源生产与再生产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珠海横琴新区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依据横琴自贸片区发布的《2015年广东自贸试验区珠海横琴片区改革创新发展总体方案》,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科教研发、中医保健、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力争要将其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特色的地区。横琴片区发展方向与目标无疑与珠海市高等职业教育市场的发展有紧密的关联度。一方面,横琴新区发展需要一批有相当科研和决策能力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建设横琴新区更需要一大批有一定理论基础且实践动手能力见长的高技能型人才,这就向珠海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艰巨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
(1)培养横琴新区急需大量技能型人才。根据横琴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招商引资的方向与建设主要是旅游休闲健康、商务金融服务、文化科教与高新技术等产业,这些产业经济发展是横琴新区的着力点。而这些产业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有一支与其相适应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更需要一大批掌握相关技能、技术的复合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并提供满足其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
(2)建立横琴新区有关行业、企业的技术服务和信息资源基地。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技术服务。接受相关行业、企业的委托,或者主动地和行业、企业的有关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3)为横琴新区企业员工提供继续教育。横琴新区建设目标是带动珠三角、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建设之中高起点更需要人才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与时俱进、继续学习。如:2015年底统计横琴金融类企业注册达1544家,其中,银行、证券、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52家,私募投资基金、阳光私募类企业890家,交易平台11家,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企业66家,互联网金融企业38家,其他金融类机构487家。这么多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岗人员的素质,接受继续教育,进行岗位培训、知识更新、介绍国内外本行业的最新成果、预测金融发展趋势等。
此外,珠海市人民政府印发《珠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强调要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这为高职教育提供职业教育培训取得了必要条件。
珠海市共有高职院校三所,分别是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珠海艺术职业学院。为更好地研究高职教育助力横琴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对珠海高职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状况做如下分析。
这三所学院坚持立足广东珠三角、面向全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专业人才。每所学校办学各具特色,其中广科院坚持“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3月以“良好”成绩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三元互动、协同创新、求精求强、服务特区”的办学理念。成为构建珠海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支撑,在协同创新中建成高职特色名校,是广东省示范校建设单位。珠海艺术职业学院以艺术教育为特色,注重艺术熏陶与人格培养,为文化艺术事业和先进第三产业服务。
珠海市高职院校分布在珠海金湾区,校园宽阔,总占地面积达2708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完善,其中广科教研资产价值达12220万元,图书拥有140万册;师资力量雄厚,配置合理。三所学校专任教师共计1579人。其中,广科院高级职称人数占教职工比重达20.5%。三校在校生人数总计达30783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可以过到96%以上。另外招生状况也保持良好,没有因为人口红利的消失而发生变化。(具体见表1)招生的生源扩展到广东省外,招生渠道多元化,有单独招生、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形式。每年为社会输送万名以上的高职技术人才。
表1 2016年珠海高职教育主要办学指标
3、专业设置切合珠三角产业发展需要,并相应动态调整
珠海高职院校目前共开设近百门专业。(见表2)这些专业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且分布于第三产业的专业比重远远大于分布在第二产业的专业。在第二产业中,专业集中于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类;分布于第三产业的专业大类有交通运输类、财经商贸类、旅游与文化艺术类。这与珠三角、珠海经济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方向紧密相关。此外,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开了港口物流、移动电子商务、会展策划等新专业,同时也对传统专业进行不断调整建设,以适应市场需求。
表2 2016年珠海高职教育专业分布情况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珠海横琴新区上升为广东省自贸区和国家级新区,“双区叠加”,伴随着其建设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研究横琴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珠海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从而提升高职人才对横琴经济发展贡献与服务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背景要求,依据横琴新区的发展方向与定位,不仅为高职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高职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握横琴新区发展的动向,不断调整、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人才培养的先锋作用。
1、立足港澳与国际视角,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横琴新区以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特色的地区。必将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不仅熟悉国际准则惯例、国际行业企业标准,而且还胜任国际交流合作。为此,一方面需要通过合作办学的手段不断深化高职教育变革。可以把港澳或沿线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甚至是教育技术、资本引进来,使高职教育朝着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培养方向迈进。另外,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高职院校中一些专业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到港澳或其他国家交流学习,以开拓视野,从而培养符合“一带一路”战略要求的国际化人才。
2、对接区域市场需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高职教育办学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人才的培养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学生就业率高。横琴新区的特殊战略背景,主旨是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载体,建设广东与葡语系、西语系国家经贸合作新平台,以实现在能源、农业、深加工、生物、制药、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领域的深度合作。这对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要求。所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更注重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而非单一型高职人才。
3、突出人才素养培育,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横琴新区建设高起点的国际环境,职业工作环境必然有一定的竞争性,对多元化的经济、法律、文化习俗既要认知尊重,也要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化解多元困境。同时,作为高素质的高职人才需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其包容合作的能力。包容合作需要有团队概念,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优势互补、齐心协力,具有完成共同目标的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要爱岗敬业,恪守职责,民族荣誉感非常强。以增强职业道德的自控能力。
协同概念是1971年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提出。1976年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其思想是: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据此,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树立“协同”的办学理念,更新调整办学思路。从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角度,引入政校协同、行校协同、校企协同和研校协同。通过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发挥各协同主体优势,全力为高职人才培养发挥能量,以满足横琴新区经济发展的用人要求。建立政府推动、社会支持政校协同关系
珠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珠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2015年5月又制定了《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珠海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横琴新区管委会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对现代职业教育有全新的认识,通过提供技能人才需求的相关市场信息、委托横向课题研究、建立区域“三高一特”产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交流合作关系等方式提供服务平台。鼓励高职院校与“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相关专业集群建设,着力培养发展亟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推进产教互动,促进横琴产业园区与珠海职教园区充分对接与融合,并加强珠港澳台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
2、加强校际协同合作,共享教学资源
珠海市高职院校具有各自独特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同专业的可以相交交流人才培养,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教学、科研的成本,也可以实现彼此之间的合作共赢,改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高校之间通过校际协同可以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围绕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多元合作和共谋发展的愿望。课程共同开发可以实现教学互通;教学资源共享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师资共同培养可以实现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的共建;学生共同培养的协同,可以促进院校之间的学生互派与合作培养。通过院校之间的协同合作,最终实现共同培育高端人才的目标。
3、校企协同,切实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最大的突出特征就是强调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为此,珠海高职院校应密切关注横琴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对接横琴新区特有的旅游休闲健康产业、金融商务服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从市场调研、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到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与考核、就业指导、毕业跟踪调查、科研成果推行等一系列环节,全方位与企业深层次融通。实现高职教育自身专业结构、教学标准等方面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使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与所学知识的“适用性”与行业企业需求真正融合。鼓励高职院校有关专业积极主动与横琴新区的行业企业建立广泛而持久的“合作班”,或设立“横琴职业分校”,根据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需求标准开展“订单培养”,双方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岗位要求开设课程。只有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协同合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横琴新区的建设。
高职教育需要不断了解并掌握本专业领域国际前沿知识、信息和技术动态,具备国际化视野。相应师资必然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适度超前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应给予教师多种进修学习机会,增多访问等对外交流工作,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学术研讨班和国际学术会议。同时,在条件容许的前提下,教师还要踊跃投入到与区域行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实践第一线,参与科研、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切实的效益。
珠海横琴新区打造主旨之一是建立“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是科教研发,集聚科技资源,吸引国内外高科技公司和高端人才,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值此之机,珠海高等职业教育与横琴新区的科教公司联合,开展合作办学,融入高职办学投资,融合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开设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多方位融通,创新高职教育办学新体制,提升高职教育办学层次,在自贸区建设时代,为横琴新区提供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职人才,为横琴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叶子飘,丁孝智.珠三角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职业技术教育,2013,(1):27-30.
[2]郭延安.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34-35.
[3]陈相芬.“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42-45.
[4]毛才盛.宁波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的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6):139-141.
[5]钱海军.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珠中江高职教育生态圈构建与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4,(32):55-59.
[6]珠海统计局信息网统计数据-进度数据-月度指标[EB/OL].http://www.statszh.gov.cn/tjsj/jdsj/ydzb_5609/2010n_5614/201412/t 20141218_191379.htm,2010-12-30.
[7]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zhjy.net/NewsDetail.aspxID=0238ebc3f4954f6e9 1bfb9f1f67786e4,2016-06-15.
G710
A
1671-5136(2017)02-0119-05
2017-05-17
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人才助力珠海横琴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DGZ15Z005);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委员会教改课题《助力横琴新区经济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对策研究与实践》(JGW2015006)。
马迎迎(197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