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慧玲
(铜陵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 铜陵 244000)
观察双心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鲍慧玲
(铜陵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 铜陵 244000)
目的观察双心护理措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双心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内科护理措施,双心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双心护理措施,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采用中文版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双心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心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心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显著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双心护理;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满意度
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是比较严重的冠心病类型,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由于发病比较急、病情重,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不良的情绪,不仅可以加重病情,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对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双心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双心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ACC)/美国心脏病协会(AHA)ACS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双心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1.9±11.4)岁;急性心肌梗死2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9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1.6±10.4)岁;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经过统计分析后,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内科护理措施,双心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双心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干预。由于发病比较急重,有的患者甚至有频死感,因此,导致患者紧张、焦虑、绝望的情绪比较严重,可以使得病情加重,患者不配合治疗[3]。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疏导患者的情绪,安慰患者,指导其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在进行侵入性的操作前,向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并多给予患者语言和肢体上的安慰,用眼神给予患者支持[4]。(2)认知干预。详细的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度,促使其能够进行积极的配合。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2)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在干预后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统计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 双心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不良心理比较 双心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x±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不良心理比较(x±s,分)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双心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的比较,显著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冠心病是发生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疾病的严重以及患者缺乏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加之疾病预后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对正常的治疗和护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有的甚至拒绝治疗,加重病情。研究认为[5],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该采取的是一种个性化、针对性以及创造性均较强的护理模式,以使得患者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以及精神等各方面均处于满足和舒适的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双心护理不仅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生物方面治疗的护理,还要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通过采取某些心理的治疗手段,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转归和预后[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双心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双心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另外,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双心组护理满意度显著的提高,科室与医院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综上所述,双心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显著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1] 王瑞娟,寇洁.积极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8c):3032-3034.
[2]郭建星,张玉平,张慧旭,等.“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8):3154-3155.
[3]庞静.双心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3):2155-2157.
[4]卢薇薇.双心护理对3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3):99-101.
[5]章琳慧.双心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0):1395-1397.
[6]高丽珍,贺树凤,房永叶,等.“双心”干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7):12-14.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5.011
2095—9559(2017)05—3349—02
2017-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