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丹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二病区,安徽 淮南 232001)
自制改良式多功能腹带在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夏晓丹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二病区,安徽 淮南 232001)
目的观察自制改良式多功能腹带在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自制改良式多功能腹带;对照组使用普通腹带。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使用腹带的患者中,采用改良式腹带在外科引流管护理中能起到积极作用,不会增加导管脱出的危险,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度。
自制;改良式;多功能腹带;应用
引流管在手术后应用较多,可用来作为判断预后的方法,引流管需要密闭、通畅,避免污染、扭曲等情况发生。所以,引流管的护理是一个重要问题[1]。腹带目前广泛用于腹部手术后,可加压包裹切口以减少切口出血、裂开等并发症[2]。普通腹带会给切口带来压力,作用点也不集中,效果不理想。腹带弹力粘性腹带是我院使用的腹带,可改善患者预后,但缺点也较突出,对抗自主活动引起的大的腹压性能差,由于老年及儿童群体的肌肉力量弱,这种腹带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会导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较高,且压力还影响局部血供,导致伤口愈合缓慢[3]。本文探讨新研制的自制改良式多功能腹带用于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中的效果,现对结果作报道如下。
共选择我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腹部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150例。患者均行纵向切口,排除拒绝参与本文研究方案的患者。其中男女各75例;年龄17~76岁,平均51岁;肝胆疾病76例,结直肠癌34例,腹部外伤27例,胃癌13例。腹部引流管221根,其中2根及以上引流管53例,单个引流管97例,管道主要有腹腔引流管,负压球,PDCT引流管及T型管。根据患者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1 改良式腹带的制作
在我院使用的普通弹性腹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将魔术贴加长,使用范围更广,体型较瘦的患者可直接使用,无需患者家属自行改良原有腹带。腹带上加上棉布缝制的沙袋包装置,确保在患者术后在床上翻身时沙袋不会随意掉下。另外,加长后的魔术贴方便护士根据患者腰围调整腹带长度,保证沙袋压迫于切口正上方,从而保证了压迫作用。腹带左右下缘各缝制两个纽扣,方便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悬挂引流袋及引流球。
1.2.2 临床应用比较
将对照组患者合理摆放体位,使用别针和橡皮筋分别固定2道管道:一道在腹带上,另一道在床单下缘,目的是避免管道脱落。严格消毒引流管并及时更换。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引流管放置的目的及注意事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在切口上放置沙袋对切口进行加压,以防出血。
观察组体位同对照组,根据引流管的位置不同选择不同的腹带方向,使用腹带上的纽扣固定引流管。如果是腹股沟疝术后需要用沙袋压迫的患者,则用腹带上加上棉布缝制的沙袋包装置,确保患者术后在床上翻身时沙袋不会随意掉下。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一般,<70分为不满意。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本文数据,住院时间用(±s)表示,采用t检验,患者满意度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3。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s,d)
?
表2 两组满意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腹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比较(n)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肥胖患者发生率越来越高,肥胖患者腹部术后恢复速度较慢,所以腹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目前,常用的普通腹带和压沙袋加压切口法大大减少了相关并发症[4],但两者均有较多弊端,安全性不高,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还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本研究在使用普通弹性腹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将魔术贴加长,使用范围更广,体型较瘦或者较胖的的患者均可直接使用。腹带上加置的沙袋包装置,腹带左右下缘各缝制两个纽扣,可以有效的固定腹腔引流管,降低患者术后非计划拔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从而可提高患者满意度。自制改良式多功能腹带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消毒清洗后可反复使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提供了有效、实用的护理方法,也大大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1] 刘 薇,沈姜津,陈 娟.两种伤口引流管固定方法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27(4):909.
[2] 吴坤远,王 浩,刘美芳.普外科危重患者腹部手术的并发症调查分析[J].中外医疗,2013,20(1):34-35.
[3] McGill SM, Norman RW, Sharratt MT.The effect of an abdominal belt on trunk muscle activity and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during squat lifts.Ergonomics,2010,33(2):147.
[4] KROLICKI TA..An improved belt for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colostomies.R I Med J,2009,32(8):454.
R472
B
ISSN.2095-8242.2017.39.7605.02
本文编辑:吴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