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练亭
(临沂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山东 临沂 276002)
再论中西药联合运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唐练亭
(临沂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山东 临沂 276002)
目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经过研究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心电图测试的有效率方面也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中西药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产生的病因是由于心肌氧供需不平衡导致的,其是一种心肌缺血综合征,如不进行及时性治疗,患者的病情将会进一步恶化,并可能发展成为心肌梗死。因此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是重点,本文主要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发现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这类疾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8~76岁,平均(54.12±2.74)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9~74岁,平均(52.92±2.36)岁.两组患者均被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并且两组患者从一般资料方面进行对比,都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疗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方法基础上进行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对患者采取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ACEI类、阿司匹林以及他汀类降酯药等进行治疗。并对患者采取心电图进行测试。
1.2.2 观察组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方法基础上进行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对患者采用20 mL的丹红注射液,并配合5%的葡萄糖,葡萄糖的质量为250 mL,通过静脉给药,对患者进行缓慢的静脉滴注,每日滴注一次,连续滴注两周。并对患者采取心电图进行测试。
1.3.1 疗效的评定
本次研究将疗效进行三级划分,主要分为治疗显效、治疗有效以及治疗无效。治疗显效: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或是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原来的80%(含80%);治疗有效: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明显好转或者发作的次数减少原来的50%~80(含50%);治疗无效: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或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原来的50%以下。总体有效率=(治疗显效例数+治疗有效例数)/总体例数*100%。
1.3.2 心电图测试结果评定
根据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也可将心电图测试结果进行三级划分,主要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其中,显效:心电图中的ST段以及T波的倒置已经几乎趋于正常;有效:心电图中的ST段低平或者T波倒置较之前测试得到改善,但仍存在轻微异常;无效:心电图中的ST段低平或者T波倒置无任何好转迹象或者是和之前测试相比较出现加重迹象。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可知,观察组通过统计,其总体有效率为96%,对照组通过统计,其总体有效率为76%,观察组在总体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对比 [n(%)]
如表2所示,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测试,并对两组患者的测试效果进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心电图测试的总体有效率为94%,对照组心电图测试的总体有效率为74%,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测试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测试总体有效率,两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在心电图测试效果方面的对比 [n(%)]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是由于冠脉痉挛、心肌氧供需不平衡以及微血管栓塞等方面综合所致。此病症在中医学中被称作“心痛”和“胸痹”,此病症发作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瘀血阻络。丹红注射液中包含红花、丹参,红花性温、辛,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丹参性微寒、味苦,具有舒筋活脉、止痛祛瘀的功效,两种中草药搭配正适合此病症,能够使患者达到祛瘀止痛的功效。
根据现代中药学药理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能够对冠状动脉进行扩张,使心肌所需的血液得到增加,并且还能够减低血液的粘稠度,有效的防止血栓以及动脉硬化的形成。也曾有相关学者对丹红注射液的功效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丹参注射液具有调脂消炎、改善胸痛及胸闷等功效,并且通过本次分组对比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76%,两组的差异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两组患者都进行了治疗后的心电图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观察组心电图测试的总体有效率为94%,对照组心电图测试的总体有效率为74%,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测试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测试总体有效率,两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方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结合以上分析,采用中西药联合运用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使得临床疗效良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这种方法应在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得以广泛应用。
[1] 杨殿福,徐泊文,苗昌荣,等.中西药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分析[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29-30.
[2] 于瑞波,李前前,刘道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4,6(29):157-158.
[3] 彭 丹,冯 波,夏洪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4(24):290-291.
[4] 毕晓静.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3(3):127.
[5] 伦志伟,于庆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2):23-24.
R541.4
B
ISSN.2095-8242.2017.48.9456.02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