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偶创“飞白"

2017-11-01 18:37詹腼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30期
关键词:刷墙蔡邕石灰水

●文/詹腼

蔡邕偶创“飞白"

●文/詹腼

★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人。他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权臣董卓当政时曾经拜他为左中郎将,所以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邕精通篆书、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古今”“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都是后人对他书法的赞誉。

蔡邕学习书法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一次,蔡邕进嵩山学习书法,在石洞里发现了一本写在素绢上的墨迹,用笔犀利,八方得势,很像籀书、大篆,内容是写李斯、史籀等的用笔方法。蔡邕得到它后,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他越看越欢喜,好像当面得到古人的教导一般。他专心读诵这本素书,整整学习了三年,古人的用笔奥妙,他全都了然于心,所以他的用笔奇特,书法精深,得到当代书家们的崇敬。

相传“飞白书”是蔡邕创作的一种书体。什么叫“飞白书”呢?看完这个小故事,你一定会找到答案。

蔡邕不是一个只会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东汉灵帝熹平年间,皇上旨令蔡邕写《圣皇篇》,完稿以后,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着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旁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兴致,交上文章,直奔回家。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琢磨,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等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猜你喜欢
刷墙蔡邕石灰水
戒网瘾从免费刷墙开始
树木为啥穿“白衣”
蔡邕听琴
我是一个粉刷匠
倒屣欣逢迎
刷墙
树木为啥穿“白衣”
树干为何冬天穿“白衣”
蔡文姬辨琴
善变的石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