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志国
完美主义女教师的职场困扰
□ 马志国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一天中午,林老师参加完一个活动回来,发现寝室的门锁着。稍一愣神,她立刻意识到,是和自己同寝室的小田老师将自己反锁在寝室里了。
林老师赶紧敲门,敲不开就打手机,可是,里面始终没有反应。林老师当即叫来学校领导后,让一名学生翻窗进屋才打开了房门。走进屋里,大家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小田老师服药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
十万火急,大家第一时间把小田老师送到医院抢救,庆幸的是,由于发现及时,小田老师年轻的生命得救了。
小田老师是大学毕业后新来的女教师,担任高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在年轻教师中,严于律己的小田老师工作最为出色,曾受到校领导在全校大会的当众表扬。
这样一位优秀女教师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呢?
与小田老师同一寝室的林老师回忆说:“刚来的时候,小田老师挺活泼的。但是,近一个月来,她总说走上讲台不知道该讲什么,后来,睡眠也不好了,也不爱说话了……”
校长也回忆说:“田老师给自己施加的压力太大。她曾多次找到学校领导,说感觉上课很吃力,但校领导听了她的课后,感觉还是不错的,而且还在教工大会上表扬过她。”
小田老师的一位大学同学回忆说:“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大家就知道她凡事追求完美。她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由于家境非常不好,小时候经常受欺负,为了让别人看得起她,她学习非常努力。她说,只有拿到好成绩的时候心里才感到踏实。工作后,她依然过分追求完美。我们听说她受到过大会表扬,都羡慕她,可她却说自己的工作做得并不好……”
这一天,经过紧急预约后,小田老师在家人及亲友的陪同下,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小田老师的状态还很不好,她说自己就像刚从噩梦中醒来。在交流的过程中,小田老师一直流着眼泪。我没有劝阻她,只是静静地倾听,不时地给她递上纸巾。
慢慢平静下来后,小田老师承认自己确实有很严重的完美主义倾向。她让我看了她的日记,在日记中,记录着这样一些片段:
彻夜失眠,使得第二天精神不振,上课质量更差。教学工作做得不好,我觉得没脸管理班上的学生……
许多该会做的题不会做,该讲得清的题不会讲,我觉得自己愧对教师这个称号,当别人叫我“田老师”时,我感到十分惭愧……
按理说,作为一个数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教中学数学是不成问题的,可我却做得不够好。
显而易见,把小田老师险些推上不归路的,正是她的一个严重的心理误区——极端完美主义倾向。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完美主义倾向首当其冲。
追求完美,渴望卓越,是人的天性,也是一名教师应有的品质。但是,追求完美不能过度,渴望卓越也不能脱离实际。完美主义极容易导致自我挫折感、自我认知障碍、自我适应障碍等各种心理障碍。虽然完美主义未必一定把人推向绝路,但是,完美主义却一定会把人推向痛苦的深渊。
看看我们周围,有的教师因过度追求完美,而被完美主义所累。特别是有些优秀教师,做什么都不能落在他人后面:自己的每一堂课都要十分成功,自己带的每一个班都要十分先进,指导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要十分精彩,学校开展的各项竞赛评比活动总要力争第一,在人际关系方面也要力求完美……
然而,实际上他们又总感到自己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好,感到力不从心,深深地陷入自责的焦虑情绪之中。
实际上,完美主义是一种消极的认知情感模式。这样的教师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害怕不完美,因而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完美焦虑”。这种焦虑若指向自己,容易产生强迫性心理症状;若指向他人,容易使人际关系紧张。最终,影响工作效能,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导致完美主义的深层心理根源又是什么呢?
这个深层的心理根源是,人的内心缺乏安全感。
按照心理学的需要层次学说,安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人的需要若得不到满足,就会去寻求补偿。因此,人一旦缺乏安全感,就会自我保护。
怎样自我保护呢?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完美起来。对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他们做事总是希望追求完美的结局,是因为他们想把自己保护起来,免遭别人的轻视和伤害。
小田老师的极端完美主义正是源于从小埋在心里的不安全感。她的不安全感来自哪里呢?来自早期的生活环境。
心理咨询中了解到,小田老师出生在偏远的山村,老实的父母、贫困的家境、同伴的欺负,这些,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不安全的种子。所以,她要寻求自我保护,拼命追求完美。
她的努力是管用的。她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走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刚工作不久就以出色的业绩受到大会表扬。但是,一旦陷入完美主义,追求的目标是无止境的,而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过度的完美主义必然让自己陷于失望的深渊。年轻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难免有些不适感,这是工作适应期很自然的现象,但在她看来,这与她的完美主义相去甚远,她感到自己彻底失败了。
但事实上,完美主义者未必受大家喜欢。我们看到,那些有些小缺点的优秀教师往往在学生眼中更有魅力、更受学生喜爱。因为他们在学生面前显得更真实、亲切和自然。
心理学家阿伦森等人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观点。在实验中,他们让两组人分别听两段录音带,录音带的内容是关于一个学生参加某一测验的情况。
第一组听到的情况是,这个学生表现优异,几乎答对了所有问题,整个过程完美无缺;第二组听到情况是,这个学生测验的表现和前面的情况一样优异,但测验结束时,不小心把咖啡泼在自己的衣服上。
实验结果证明,第一个能力优异的学生普遍受人欢迎,但是,第二个出现小失误的学生更受大家的喜爱。这个结果告诉我们,能力出众者,如偶有失误或小缺点,会更受欢迎。
这种偶犯错误会更让人喜欢的现象,叫做“犯错误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犯错误效应”?心理学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给人的感觉是缺乏生活真实,是不安全的。人们对这样的形象不是真正的接纳和喜欢,而是敬而远之。当这样的人也会出现错误的时候,反而会让人感到更真实,也就更安全,因而更喜欢。
一种解释是,从人的自我价值保护角度说,通常情况下,人们喜欢有才能的人。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能力过强,足以让对方感到卑微与无能,对方就会感到自我价值受损。因此,对方反而不喜欢这样的人。当能力出众的人,偶犯错误或有过失的时候,就降低了对对方的压力,缩小了双方的距离,因而更容易让人喜欢。
由此看来,一方面,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有能力的人;另一方面,我们无论对人对己,都不必苛求完美,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无完人,这并不妨碍彼此的吸引力。
所以,教师要有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勇气。
我们可以追求完美,也要在不完美中寻求内心的平和;我们可以超越自我,也要善待人生的平凡与常态。在充分肯定自己价值的同时,认识和直面自身的缺陷和弱点,坦然欣赏自己的独特性,接纳自我的不完美。
总之,要走出完美主义的泥沼,关键是要学会接纳自我。我们应该怎样学会接纳自我呢?
一是停止与自己对立。
所谓停止与自己对立,是指停止对自己的不满和批判。不论是教学工作,还是生活中,或多或少会有不足的地方,从现在起停止对自己挑剔和责备,学习站在自己这一边,维护自己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我们应有这样的理念:不论我的现状如何,我选择尊重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二是停止对自己不必要的自责。
允许自己犯错误,允许自己工作上有失误,但在犯错后应该做到这两点:一是做出补偿,以弥补自己的错误造成的损失;二是下不为例,也就是一个错误不犯两遍,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在这点上,我们应有的理念是:不论做错了什么,我选择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不断地责备自己。
三是停止否认或逃避自己的消极情绪。
如果产生了消极情绪,不要去否认或掩饰它,更不要责备自己。要先坦然地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无论它是沮丧、愤怒、焦虑,还是敌意。人产生消极情绪是很正常的,它提醒你对现状要有所警觉,是改变现状的先决条件。
如果一个教师不为自己的教学成绩差而沮丧,他就不会想努力探索研究;如果一个教师不为和别人的矛盾而苦恼,他就不知道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需要调节。所以,不要怕产生消极情绪,也不要否认或逃避。要首先接纳它,然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这点上,我们应有的理念是:无论我产生什么样的消极情绪,我都选择积极地正视和体验它,我将从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问题,并找到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四是停止过分地挑剔自己。
有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如果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于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第二层,原以为这下可以把斑点去掉了,然而它仍旧存在。于是,他不断地削掉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可是,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结果,那个人心痛不已,并由此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无比懊悔地对家人说:“如果当时我不去计较那一个斑点,现在我的手里还攥着一颗美丽的珍珠啊!”
生活中很多人都难免做出这样的傻事:由于习惯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越看越觉得无法接受,结果酿成悲剧。所以,我们要学习做自己的朋友,站在自己这一边,接受并且关心自己,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一切。
在这点上,我们应有的理念是:不论我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我首先选择无条件地接纳现实的自我,而不是过分地挑剔自己。
(责任编辑 李敏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