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卫红
武汉博物馆藏玉礼器赏鉴古玉精灵 礼法天地
□ 张卫红
古玉中的礼玉在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近8000年的玉器发展过程中,人们最早注重的是玉器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拜,玉和巫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玉被赋予某种神秘的力量,有着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被用来作为部族的图腾物及部族首领的象征,并在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的宗教礼仪中广泛使用。在我国古代悠久渊深的礼玉文明演进中,一般认为各种礼制活动的供奉品,凡属代表鬼神、权力等级和图腾标准物的玉器都可归为礼器之属。古代礼玉出现让神的意志与世俗社会活动交融在一起,《周礼》更是将用玉纳入到国家的典章制度之中,“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璧、琮、圭、璋、琥、璜作为祭祀所用的六瑞玉,其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同时,玉斧、钺、戈、铲等并不具有实用功能的工具和兵器,为王室贵族所独有,也成为权力和身份的礼制象征。由此,开辟了玉器的“道德化”、“宗教化”和“政治化”的新时代,玉礼器亦成为政治社会活动神秘化的物质表现,一直影响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玉崇拜心理。武汉博物馆藏玉礼器300余件,均为传世品,时代涵盖新石器时代到明清,器物涉及玉璧、玉琮、玉圭、玉璜、玉璋、玉琥等“六瑞”;玉斧、玉铲、玉钺等生产工具和仪仗器;玉人面纹饰、玉蝉、玉猪等丧葬品,现从中撷取30件略加赏鉴,以飨读者。
新石器时代 白玉璧(图1)
直径22、孔径6.9、厚0.6厘米。玉料呈青白色,光素无纹。玉表面局部有糖色,并夹杂着米花点和明显的黑色斑点,有一处长的绺裂,外径不圆,边缘有缺损。
璧是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最古老传统的玉礼器、“六瑞”之一,新石器时代玉璧是权位的象征,与祭祀有关。一般而言,新石器朝代玉璧的尺寸较大,直径在1尺左右,制作不够规整,璧体往往厚薄不匀,有的表面留有锯痕。其特征是外缘薄,内缘厚。中央孔径较小,打孔有对钻、单面钻两种,使用对钻法打孔的,孔洞中往往留有台痕。玉璧多素面无纹,打磨较光亮。
新石器时代晚期 黄玉璇玑(图2)
直径14、孔径6.5、厚3.2厘米。黄玉质,局部有深褐色沁,体扁平,中央有一大圆孔,外侧边缘有三个等距且朝一个方向旋转的脊牙。一面光素,一面有一条明显的切割痕。
玉璇玑又称牙璧,清末吴大澂最早将这种圆孔、周边有三个机牙的器物称为璇玑,疑是一种天文仪器的配件。现学界大多称之为牙璧。牙璧最早出现在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和山东,在大连旅顺王家村、长海广鹿岛小珠山遗址和山东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的牙璧。到了龙山时代,即距今4500年~4200年,大连成为迄今出土牙璧最多的地区,在四平山和邻近的高丽城积石冢共出土9件。近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北队等在大连鞍子山积石冢发掘中又出土3件。据《辽东半岛四平山积石冢研究》,牙璧均出自人骨胸部处,可见与红山文化牛河梁积石冢出土的玉猪龙一样,是悬挂在胸前的,其性质都是巫觋所佩戴的神器。也有人认为,这类器多发现在自古以来水风灾害严重的地区,加之其形又作旋转状,故其用途可能是古人祭祀风水或象征水风的崇拜物。
齐家文化 三璜联璧(图3)
直径14.8、孔径5.8、厚2.5~3.5厘米。玉璧由三件大小、弧度基本一致的片状玉璜组成,复合起来为璧。玉质本为白色,被大片的糖色包围,器表面有风化纹及绺裂。三件玉璜的材质取自于同一玉料,采用成型三开的方式制成,可能原来玉璧就是厚薄不均,表面有重新打磨痕迹,估计是为了修整器身的不平,玉璜的两侧一边各有一孔,均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孔,因此,也可在组佩中使用。玉璜的边缘均有些缺损,在这些缺损的部位可见后世添加的染色。此器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为深入探讨和研究齐家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西周 青玉兽面纹璧(图4)
直径17、孔径6.5、厚0.48厘米。呈青绿色,夹杂着大量絮状物质(石英质),有绺裂,孔壁斜直,器边缘有三处黑色沁。器为双面工,两面纹饰相同,均饰八组简化的夔龙纹,两两相对组成四组兽面纹,有细阴线交叉而成的斜方格纹将其隔开,双目圆睁。此璧在清代进行了边缘部分染色。
商周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国家各种礼制逐步完善,出现了祭祀不同对象和区分身份等级贵贱的专用玉礼器,如《周礼·宗伯》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时的玉璧璧面切割平整,内外缘厚度相同,外缘边棱为圆角,两面钻打孔,一般都很规整。纹饰题材主要为龙凤鸟纹,刻法常用宽细阴线加隐起阳纹结合的手法,宽阴线斜挖而成,极具特色。春秋玉璧已不是礼器用的那种大个、光素的器形,而成小件或组合饰,有抽象蟠螭纹图案,阴刻线较为多见,局部有细阴线交叉而成的斜方格纹,三角状分布在大阴线的交叉部位,还有一些矮小的绳纹、小圈纹,这类局部纹饰成为区分春秋、战国及汉代玉器的重要标准。
西周 银镶玉璧(图5)
直径8.5、高2.5厘米。青玉质,器表光素,局部有绺裂及褐色沁。玉璧在后世用银镶嵌成子母盖,改变了其原有的用途。璧孔嵌圆形凸钮,上錾刻两只蝙蝠及折枝寿桃组成的“福寿”纹,璧边缘錾刻一圈锦地“卍”字纹,盖内中心饰圆形纹饰,为荷花和打开的盒子,暗喻和(荷)谐合(盒)好。旁边还刻有“老一元”印,整个纹饰细腻精巧。
战国 青玉镂雕夔龙纹环(图6)
直径10.8、孔径5.4、厚0.25~0.5厘米。青玉质,局部有褐色沁斑,整器采用镂雕技法,环饰四条夔龙纹,夔龙相互缠绕如行云流水。器物厚薄不均,一边厚,一边稍薄。
战国至两汉,由于礼制衰落,玉璧开始被用来作佩饰玉和殓葬用玉,这一时期玉璧的用途相当广泛,形式多样,出现了大量璧环。这时期受楚文化影响较大的是螭纹璧和谷纹璧。龙纹蒲璧较为多见,一般分为内、外两区(早期也有少数分为三区的),以绳纹相隔,外区饰双身龙纹,且多对称排列,也有龙凤纹。
汉 凤鸟纹玉璧(图7)
直径14.8、2.7、厚0.4厘米。璧通体为黑色,器表面有黑褐色沁斑及绺裂。单面钻孔,两面的纹饰相同,均为内圈蒲纹、外圈凤纹,中间用双阴线圈隔开。璧缘平直,环刻文字一周。此璧为汉代白玉璧,在清代进行了染色处理并镌刻铭文。
汉 谷纹玉璧(图8)
直径5.5、孔径1厘米。玉料呈绿色,两面纹饰相同,均采用减地的手法在阴线内饰繁密的谷纹,纹饰排列整齐,璧边缘有褐色沁蚀。谷纹为汉代常见纹饰。
汉 白玉环(图9)
直径9.5、孔径7.5、厚0.2厘米。白玉质,有淡黄色沁蚀,局部呈鸡骨白色,整件光素无纹,器一面平整,另一面靠近孔缘处较圆滑。
明 青玉双螭纹璧(图10)
直径12.7、孔径3.6厘米。青玉质,双面雕刻,正面璧孔两侧各浮雕一蟠螭纹,首尾追逐,另一面饰四组凤纹,凤颈凤尾相互勾连缠绕。此器为明代玉璧的典型作品,雕刻立体感强,体姿动感十足,充满活力。
图1 新石器时代 白玉璧
图2 新石器时代晚期 黄玉璇玑
图3 齐家文化 三璜联璧
图4 西周 青玉兽面纹璧
新时器时代 神面纹玉琮(图11)
上部直径10、下部直径9.5、高8厘米。玉料深褐黄色,局部有黄白沁斑。琮呈外方内圆的柱形,上宽下略窄,表面以横线将其分成两节,每节均以四角为人面部的中心线,以四面凹槽为界雕刻出八个简化的神人面纹。这件玉琮被后人在孔内镶嵌桶形铜盒,上配有镂空西番莲纹盖,推测后世可能作为香熏使用,具有实用器兼陈设器的功能。
玉琮是内圆外方的筒形玉礼器、“六瑞”之一。《周礼》中以其作为祭地神之器。玉琮造型似是印证古时“天圆地方”之说。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在良渚文化最为发达。后世又将它称为“辋头”。有的学者根据其造型和纹饰特征,推测其为巫师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种法器,带有强烈的原始巫术色彩,其具体使用方法还有待考证。玉琮在商周还常见,在战国两汉以后,就很少见了。其用途也被纳入儒家的礼仪系统中,成为礼器或葬器。
西周 青玉琮(图12)
直径6、高3.6厘米。青玉质,通体光素无纹。局部有黄褐色浸蚀。
明 玉介圭(图13)
宽8.5、高29.5、厚0.8厘米。玉料呈红褐色,器上部有沁浸,局部有绺裂。三角形尖顶,一面平滑,靠近顶部阴刻“介圭”二字;另一面中间厚,两边略薄,阴刻“受兹介福”四字,近底部方框内篆书“万岁通天”。从透光来看,明显经过染色处理。《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是说之所以受此大福,因为六二之爻居下卦中位,像人得中正之道。
图5 西周 银镶玉璧正反面
图6 战国 青玉镂雕夔龙纹环
图7 汉 凤纹玉璧
图8 汉 谷纹玉璧
图9 汉 白玉环
图10 明 青玉双螭纹壁正反面
图11 新石器时代 神面纹玉琮
图12 西周 青玉琮
图13 明 玉介圭
图14 明 青玉谷纹圭
圭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玉礼器、“六瑞”之一,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直到清代仍流行。各时期圭的样式略有不同,用途也有多种。在礼仪、祭礼活动中为礼器;朝聘活动中执于手,表示身份;婚娶时用“以聘女”。各时期圭的样制略有不同,有镇圭、桓圭、信圭、躬圭之分;圭的形制一说起源于石斧。初为平首圭,东周以后出现尖首圭。《周礼》中有“圭以不琢为贵”之说,故商周时代的圭以无纹素面为多,以后才有雕琢了纹的圭。尤其明清时仿古之作,纹饰的使用更为普遍,明清时期帝王大典和重要礼仪中,仍然全用玉圭。
明 青玉谷纹圭(图14)
长22、宽5.5厘米。青玉质,有灰白色浸蚀,质地温润。两面纹饰相同,各刻圆泡状谷纹五列。
明 梅花纹玉圭(图15)
长22.8、宽6厘米。青白玉。一面雕刻折枝梅花,绺裂较多。一面左上角阴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文。这二句诗文取自于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
商代 玛瑙璜(图16)
长10厘米。玛瑙制,形如半环。两端有小孔,可供系佩璜。磨制光滑,晶莹,制作技艺与选料较精致,反映了原始时代人们对美的追求。
璜是中国最古老的玉礼器、“六瑞”之一,《周礼》载:“以玄璜礼北方”。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出土过4件残缺的玉璜,到马家浜时期玉璜初具雏形,崧泽文化时期,璜数量增多,良渚时期,玉璜的质地和加工非常精美。殷商时期,玉璜是重要的佩饰件和礼仪用品。有些玉璜可复合为璧或环,也可以单独作为佩饰,西周的玉璜沿袭了商代的风格,并发展成组佩饰件。春秋早期,玉璜趋向小巧,春秋以后,璜多饰以动物形象,并以龙、虎居多。战国早期,玉璜器形开始发生显著变化,镂空透雕的采用使得玉璜更趋精美。秦汉时期,大多数的玉璜保持着装饰的功能,而少数玉璜则为祭祀用品。两汉时期玉璜趋于式微。魏晋时期偶见玉璜,此后,玉璜趋于消失。
图15 明 梅花纹玉圭
图16 商 玛瑙璜
图17 西周 鱼形玉璜
图18 战国 双龙首玉璜
图19 新石器时代 鸡骨白玉人面饰
图20 商 猫头鹰纹玉饰
图21 新石器时代 玉斧
图22 新石器时代 玉铲
图23 新石器时代 玉钺
图25 商 双孔玉铲
图26 商 玉锛
西周 鱼形玉璜(图17)
长8厘米。青玉质,嘴及鱼鳍处有褐色浸蚀。玉质细腻,晶莹润泽。弧形扁平体,双面雕琢,斜刀琢磨出鱼眼、鱼鳍,尾部双面刃。鱼嘴及尾间各有一对穿喇叭形小孔,供穿系悬挂之用。
战国 双龙首玉璜(图18)
长10.8厘米。青白玉,局部受沁呈鸡骨白色,龙首后扭相对而饰,张口长吻,龙身呈“S”形,共用一个躯体,龙身上阴刻卷云纹及细阴线交叉而成的斜方格纹。
新石器时代 鸡骨白玉人面饰(图19)
高3.5、宽5.5、厚0.5厘米,玉质受沁呈鸡骨白色,体扁平,中间稍厚呈弧面。玉人头戴平顶冠,额头左右各饰一绺卷发,大耳,圆形双眼,眉和胡须用剔地阳纹手法夸张表现,背面光素无纹。此器平实中透出一种神秘感,应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有关,似是具有崇高地位的部落首领或宗教领袖巫师的形象。在原始社会往奴隶社会、氏族集团往国家政权过渡的时期,玉礼器所代表的文化是与原始宗教息息相关的,这件玉人面饰作为部落及宗教领袖的象征,是规范族人的行为、维护氏族的团结与权威的重要政治工具,极具研究价值。
商 猫头鹰纹玉饰(图20)
直径13.5、孔径5.5、厚0.4厘米。青玉质,表面布满褐色点状沁,器呈片状,上宽下略窄,背面为弧形,光素无纹。正面饰一猫头鹰纹,顶部为冠状,左右对称各阳刻一缕卷发,下面刻重环纹的大眼睛,椭圆形的鼻上阴刻二排尖角波浪纹,器中部阳刻图腾附号,下部凸起四道弦纹。左下角有黑色沁浸,一角缺损。商周时期猫头鹰被视为吉祥鸟,是护佑平安,夺取胜利的吉祥之物。此件器物极其罕见,颇为珍贵。
新石器时代 玉斧(图21)
长13、最宽处3.5厘米。淡绿色玉质,受沁呈鸡骨白色。长条形,略扁,刃部呈前凸的弧状,斧顶略窄,近顶部有一对穿圆孔。此器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刃部锋利,表面光滑,磨制精细。
新石器时代 玉铲(图22)
长14.7、最宽处11厘米。墨绿色玉质,有白色花斑,体扁平略成梯形,宽端为刃,双面磨成,近肩处有一圆孔。通体光素无纹。无使用痕迹,应是象征拥有者权威的礼器。
图24 新石器时代 三孔玉钺
图27 商 玉铲
图28.1 明 青玉兽面纹斧
图28.2 明 青玉兽面纹斧拓片
图29 汉 白玉蝉
图30 汉 滑石双猪
新石器时代 玉钺(图23)
高17、宽13.5厘米。玉料呈黑色,带褐色花斑纹,厚重,肩窄刃宽,近肩处有一圆孔,刃部弧圆,双面磨成,无使用痕迹。通体光素无纹。
新石器时代 三孔玉玉钺(图24)
高8.3、宽16厘米。体扁平,玉料呈墨绿色,布满浸蚀的小坑。有一大二小三个圆孔,上端稍厚,刃部边缘较薄,有两处缺损。
商 双孔玉铲(图25)
长20.3、最宽处6.9厘米。形如刀柄,玉料为闪透石,呈黄绿色,石性较重,上有大小不一的2个圆孔,刃部为单面磨制。
商 玉锛(图26)
长27、最宽处7.3厘米。灰黑色玉质,长方扁平体,上窄下略宽,单面刃。正面左边缘略薄,有一道竖阴刻直线和一斜坡凸起的棱,凸棱上下各有一斜对穿孔,四条边棱各有两对三角形小凹槽,可供悬挂捆扎,器物的近顶端有一圆孔。背面平素无纹。此器显示出玉锛由实用工具向礼仪用器的转化。
商 玉铲(图27)
长15、最宽处9厘米。碧玉,体扁平,呈“月”字形,近肩外有一圆孔,刃部单面磨成。通体光素无纹,无使用痕迹。
明 青玉兽面纹斧(图28)
长20、宽7厘米。青玉质,扁平体,双面刃。局部有绺及褐色浸蚀。顶部雕一伏卧虎,下部以内饰兽面纹的阴刻方框分隔上下两部分,上半部边饰勾云纹,下半部稍窄,两侧有对称镂雕蟠螭纹,中间阴刻一排回纹,底边呈月牙形。
玉斧、玉钺、玉铲、玉锛等生产工具和仪仗器,被奴隶主统治阶级在祭祀、朝享、交聘、军旅活动中被赋予了特殊意义,成了礼制的体现,即所谓的“藏礼于器”,均没有使用痕迹,是财富或权力的象征。
汉 白玉蝉(图29)
长4.5、宽1.9厘米。白玉质,局部有黄沁。扁平蝉形,采用简单的阴刻线刻出蝉首、腹、背、双翼尾等细部轮廓,头部双目外凸,尾端呈三角状。因其寥寥数刀准确地勾勒出蝉的形象,线条简练、粗犷有力、刀刀见锋,素有“汉八刀”之称。
丧葬之礼在中国起源很早,是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文化中,就发现有许多散布在尸骸附近的石珠、兽牙等,这说明当时已有随葬的器物及风俗,到了汉代厚葬之风日盛,葬玉更是极为普通,人们相信玉有保护尸体的功用,认为尸体入葬时,会遇到水银浸泡,而水银遇玉就会凝固,所以以玉敛尸就会使尸体不腐烂,从而产生再生的可能,蝉在古代先民的心中,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蝉在最后脱壳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故而古人认为“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对其十分推崇。同时,蝉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意精神不死,再生复活,而把蝉佩于身上表示高洁。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真正的纯葬玉不是泛指所有的埋葬在墓中的玉器,而是指那些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作的玉器,主要包括玉握、玉塞、玉衣、玉蝉。
汉 滑石双猪(图30)
长4.7、宽3.4、高1.8厘米。灰白色,双猪作伏卧状在长方形底坐之上,猪嘴、耳及身体的轮廓用简练的刀法雕琢,底坐缺损一块。猪是富足生活的象征。滑石猪是常见的随葬品,古人死后,亲属经常把猪作为陪葬品,寓意其死后依然有富裕的生活。
(责任编辑:田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