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结合 群测群防 科学防灾
——长兴县提前两年完成“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计划

2017-11-01 21:30:09长兴县国土资源局汪月萍
浙江国土资源 2017年9期
关键词:长兴县责任人除险

□ 长兴县国土资源局 汪月萍

防治结合 群测群防 科学防灾
——长兴县提前两年完成“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计划

□ 长兴县国土资源局 汪月萍

长兴县面积1430平方公里,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占40.5%,其中重点防治区5个隐患点19处,是全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长兴县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建立群测群防三级网络机制,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不断提高科技防灾水平,以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搬迁。多年来全县未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先后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到今年9月,长兴县完成1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搬迁,在全市率先提前两年时间完成“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计划,走在了全省前列。

一、防治结合 建立隐患消除机制

1.抓隐患普查,从基础夯实

一是查全域变化。开展了泥石流、农村山区、水口“农家乐”等多项地质灾害专项调查;每五年滚动编制《长兴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查明全县地质灾害分布、发育发生规律,划分地质灾害等级和区域预警。二是查年度变化。制订全县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总结上年度地质灾害发生变化情况,确定防治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监测隐患点。三是查区域变化。乡镇编制年度应急预案和工作守则,确定隐患点和责任人。

2.抓隐患治理,从根本消除

分轻重缓急,制订年度治理搬迁计划。设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编制年度预算经费。建立国土组织、乡镇实施、财政拔付的工作机制。工程治理项目实现“三公开”“三推进”。推行“阳光矿政”,在县级媒体公开项目招投标、资金、施工监理单位及项目推进情况,建立工程标识牌。2017年投入1500 万元,治理6个,搬迁13个,解除了39户251人2411万元的的威胁,提前两年完成1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搬迁治理,率先在全市第一个全面完成地质灾害“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4602万元,完成工程治理39处,避让搬迁25处,共消除513人3911万元财产的威胁。

3.抓隐患评估,从源头防范

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建设项目和农民切坡建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杜绝和防范因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率100%,如合溪水库、10省道等国家重点工程和线性工程开展一级评估。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督促业主落实治理,确保防治工程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累计评估建设项目269个,业主投入治理经费3000万。开展农村山区切坡建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政府承担评估费,国土组织专家评估,农户签订防治承诺书,做好防护治理,乡镇组织竣工验收,合格后发放不动产权证。累计县投入评估资金10万元,评估130户,农户投入治理资金100多万元。

二、应急处置 建立汛期防灾网格

1.三级网络,构建层层责任

一是面上防。编制《长兴县地质灾害防治》《长兴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操作手册》《长兴县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除险安居”实施方案》。分管县长和乡镇主要领导签订年度防治责任书。建立县级部门、乡镇和村群测群防三级防灾网络,分管县长担任总指挥长,成员300多人。二是片上防。乡镇建立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分片包干联系重点巡查区和隐患点,向监测责任人和受威胁农户发放明白卡。国土资源局成立应急小分队,每逢特殊天气分赴乡镇协助防灾。三是点上防。每个隐患点编制预案,树立警示牌和防灾明白墙,确定村级监测责任人,公布报警电话,设立避灾安置点。

2.落实“三查”,监控灾害风险

成立县“除险安居”行动领导小组,召开地质灾害领导小组成员联席会议,开展应急会商。会同水利、建设、气象等部门开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对重点旅游景区(点)、乡村旅游集聚区加密排查,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今年巡查500多人次63个点(区域)。

▲ 洪桥弁山中欣机械有限公司旁崩塌隐患点工程治理现场,该项目于2017年完成竣工验收

3.应急排险,处置突发险情

严格落实速报制度、值班制度、报告制度。组织专家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今年应急处置7处,累计处置60多处。各乡镇开展隐患点应急演练,使群众掌握报警方式、转移路线,截至目前累计演练30多次。强暴雨天气组织群众撤离,近五年累计转移受隐患点威胁人员820人次,转移易发山区的部分村庄受威胁人员3200多人次。

三、监测预警 建立科学防灾平台

1.设施建设,推进精准化管理

建立了全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将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到该系统。与气象、水利部门合作,建成覆盖全县的雨情遥测站、雨量站、水位站等预报监测网络。不断推进网格化监测密度,实行定时定量定点监测。全县设置气象自动站25个,精度达到7.5平方公里*7.5平方公里。水雨情自动遥测站79个,监测密度达18平方公里,远远超过省30平方公里的标准。

2.预警预报,实现实时化跟踪

每年5月至10月在长兴电视台气象中发布地质灾害风险等级预报。实行地质灾害降雨定期监测和汛期强化监测。建立气象预报预警网络,以时段降雨量值为参数,对三级网络成员和受隐患点威胁群众以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预警预报。推进精细化监测预警水平,做到准备转移预警和立即转移预警等二级预警预报。近五年来,共发布预警短信1万多条次。气象网站滚动更新雨量实时变化,为领导科学决策防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3.专家支撑,提高专业化指导

建立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相结合的监测体系。为村监测责任人配置雨衣、电筒和简易监测仪。发挥专业技术力量,聘请专家担任顾问,参与汛期值守巡查、应急处置,提高一线处置能力。安装3个重大滑坡专业监测仪,建立殡葬服务所滑坡和小浦镇箬岕新村不稳定斜坡2处重大隐患专业监测点。

四、普及知识 建立全民防范体系

1.开展全民宣传,增强公共防灾意识

制订《长兴县农村干部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培训活动工作方案》,对全县20个乡镇(街道、园区)的镇村干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开展“世界地球日”和“全国土地日”宣传,发放3000本《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2000多份《2017年长兴县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除险安居”行动倡议书》,在当地媒体开辟防灾专栏。

2.开展重点培训,增强基层防灾能力

强化村级监测责任人为基层防灾的中坚力量,制订了《长兴县村级监测责任人考核和补助政策》,乡镇会同国土资源所进行年终考核,每年补助1200元/人。组织村级监测责任人“四应知四应会”的培训,统一制作发放《长兴县村级监测责任人值班和巡查工作手册》,将记录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创建了11个“五到位”国土资源所,加强对镇、村防灾的指导配合。

3.开展到户宣传,增强群众自救本领

将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常见的地质灾害预兆、临灾特征、发生迹象、逃生方法、报警方式等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成《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手册。以上门讲解、赠送手册和宣传画、发放光盘等多种方式,向群众进行宣传。组织200多名党员志愿者深入山区为群众播放防灾视频,上门面对面讲解,使群众能基本判别滑坡预兆,提高自救能力。

猜你喜欢
长兴县责任人除险
当好“四种人” 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
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
不忘初心创沂沭泗基建新篇 除险加固保南四湖治水安澜
治淮(2021年12期)2021-12-31 05:46:30
四问兰州布菌事件:怎么赔偿? 责任人处理太轻?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4 06:21:30
新娘敬酒时受伤 责任人依法赔偿
公民与法治(2020年4期)2020-05-30 12:31:28
努力进取,不断成长
——浙江省长兴县第四小学青年教师施燕燕
小学时代(2020年27期)2020-02-04 06:43:04
长兴县太湖街道:从民富村穷到民富村强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My family
小学时代(2019年11期)2019-01-11 19:59:07
浙江长兴县太湖街道:从民富村穷到民富村强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中国水利(2015年13期)2015-02-28 15: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