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香
【摘要】家在很多人的感知里都是温暖的港湾,很多人都知道我们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源自家庭,但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我们身上的种种“伤痕”也很大可能源自家庭。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就向我们赤裸裸的揭示了家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何现在很多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原因。
【关键词】家庭 孩子 伤人 心理问题
《为何家会伤人》是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代表作,揭示了很多人心理问题的真相。一直以来中国人的古话总是在大力讴歌父母的伟大,诸如“虎毒不食子”、“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言论比比皆是。可是在现代这个网络时代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父母虐待儿童的事件发生。有因为老婆跟自己离婚就掌掴自己的孩子以此来吸引老婆注意的爸爸,有因为孩子尿床就把孩子往死里打的妈妈,还有表面疼孩子背地却用语言侮辱折磨孩子的父母……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以至于我们不禁开始思考:家真的是每个人温暖的港湾吗?在为学生做心理咨询服务的这几年我接待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来咨询的学生,有考试焦虑的,有社交障碍的,有成长困惑的,而如果深入了解他们居然都回归到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家庭。
童年的生长环境對一个人性格会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成年后的焦虑、抑郁、幸福感都可以在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渊源。所以,一不留神,家里的大人就有可能是在伤害孩子。我们曾经被伤害,我们也正在伤害孩子。武老师在本书中给我留下比较深的观念有: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爸爸妈妈关系的稳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甚至会影响到他长大后的婚恋观。所以家长应避免争吵,避免冷漠,尽量制造温馨愉快的氛围。在传统思维中很多父母认为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于是即使父母感情不好但碍于孩子还是维系着婚姻关系,可是又忍不住把矛盾暴漏在孩子面前,更有甚者把孩子当撒气筒,殊不知这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在我国离异家庭的孩子似乎变成了一个特殊群体,于是暴力、孤僻、叛逆等心理问题便被贴在他们身上,甩都甩不掉。追根到底,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并不是父母是否离异而是他们的关系状态。一对离婚的父母,如果能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一致,都给予孩子充足的无条件的爱,是否离婚就会对孩子的影响变得微不足道了。
《为何家会伤人》中提到了隔代抚养对孩子的影响,这成了我国教育问题的一大痛处,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几乎大多数的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而隔代抚养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在我国有“隔代亲”的说法,老人们在生命的后半程里很容易对孙辈产生溺爱,除了溺爱还有不懂教育带来的问题。
童童今年5岁了,他爱咬人,经常把别的小朋友打哭,甚至连老师也经常被他吐口水。童童从小就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的教育方式除了呵斥就是暴力,一次爷爷来接童童,小孩子出于好奇摸了一下其他教室的玩具,爷爷二话没说一脚就踢的孙子差点摔倒。那一刻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清晰了,一个缺乏父母缺失、爷爷粗暴的家又怎么培养出懂礼貌合群的孩子呢?南京曾经发生轰动一时的母亲饿死孩子的惨案,在指责这个母亲的同时我们不妨看看她的成长经历,在法庭上她说她的妈妈在她出生之后也是不闻不问,她不知道该怎样爱孩子。一代人的过错就这样影响到了三代人的生活乃至生命。
书中的一章写到——以爱的名义摧毁孩子的感受,也让人感触颇深。中国文化中,特别强调“听话”,而忽略孩子的感受。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工作了听领导的话,于是我们发现很多父母在接孩子放学后第一句话不是问孩子开不开心,而是问他们乖不乖,理由几乎都“我是为你好”。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容易忽略自己的内心感受只会一味的迁就他人。他们打着爱的幌子却做了很多违背孩子内心的事。一句“我是为你好”可以让父母压抑自己的自由意志变成听话的牵线木偶,于是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巨婴”、“妈宝男”他们在成年后依然没能真正的长大。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孩子的叛逆,而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叛逆孩子只不过是面对父母的压迫用另外一种极端换的自由罢了。湖南卫视有一档节目叫《变形记》每一期都会有一个叛逆的城市主人公,节目的开始总有一对父母哭诉孩子的种种的不听话,自己是多么的爱孩子可孩子就是不懂事。随着节目的开展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所谓的爱孩子几乎等同于给孩子足够的零花钱,而要求就是要孩子乖乖听话,于是爱变成了一场交易,当孩子花着他们的钱却违背了他们的意愿时,就变成了一场大逆不道的伦理剧。每次看到这都会觉得这些孩子其实很可怜,他们想要的左右不过是真正的爱而已,而这些父母并没有看到孩子的需要却只想让他们变成听话的木偶。
类似因为家庭问题导致儿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屡见不鲜,我们在弘扬父母的伟大之余也应该反思一下,家应该如何才能避免成为伤害孩子的战场。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因为家庭问题来咨询的学生当他们认识到父母并没有文化宣扬的那么伟大、家也会伤人时,很多症状都跟着减轻好转了。也许正视家会伤人这个事实才是减轻儿童心理问题的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1]武志红.为何家会伤害人[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