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生物课堂提问

2017-10-31 11:34曹康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手段血糖信息技术

曹康舰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从提问的效率进行分析,课堂提问可分为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有效提问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师生、生生展开激烈的思维碰撞,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知识,并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无效提问只会使学生对学习感到迷惑,失去对学习的兴趣。PPT幻灯片、视频、网络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能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还有助于提升课堂提问的层次,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 目前生物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盲目随意提问,不能抓住目标

设计大量问题,搞地毯式轰炸,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因为问题多,题意简单答案固定,问答速度快,学生几乎没有思考时间,所以他们探究问题的意识、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培养,这与“填鸭式”教学并无本质区别。

2.笼统式提问,使学生迷惑

笔者经常听到教师提一些笼统的问题,如“你们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等,学生由于根本不知道教师提问的意图,往往折腾半天,也没有答到点子上。一方面,学生群情激昂,离题万里;另一方面,教师焦头烂额,手足无措,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3.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没有梯度

有些问题教师提得过于直露浅显,学生只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这会极大地抑制他们的思维;而有些问题难度过大,导致学生无处下手,打击了学习积极性。

● 运用信息技术呈现多种形式的提问

目前,运用信息技术展示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问题的形式由此变得多样化,有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实验设计题等,重要的内容还可以借助动画、视频等手段来展现。只有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真正地愿意去学习。生物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充分利用生物学本身独有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等特点,多设计有意思的问题,让学生喜欢上思考,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对问题进行设计之前,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才能使问题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此时,再借助网络资源,找到相关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以增强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完成知识建构的同时,也理解所学知识的价值。

例如,在教授“血糖平衡调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图表来进行提问(如图1):饭后,大量葡萄糖被吸收进入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在短暂升高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

再如,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消耗,但其能量仍然稳定在90mg/dL左右,如图2所示,请回答:

(1)血液中的葡萄糖通过 _____方式进入肌肉细胞,在细胞质基质中氧化分解生成_____以及少量ATP。

(2)运动基在奔跑的初期,主要依靠_____ 来补充血糖;在长跑的后阶段,主要依靠 _____来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3)在运动过程中,胰岛素与 _____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

● 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学习

课堂教学的变革提倡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寻求问题的答案并开展进一步的学习。这是一种基于技术手段、基于多媒体、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过程。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

例如,“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操作很容易,但如何能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呢?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抛出预习问题:①液泡颜色有什么变化?质壁分离时液泡中的紫色花青素会随水一起流失吗?质膜和细胞壁之间是什么物质?②细胞吸水时,溶质分子蔗糖是否会随着水分一起进入细胞?为什么进不了细胞?③渗透作用和普通的扩散有何异同?④有什么办法能把洋葱的渗透作用变成扩散作用?⑤渗透作用必需的条件有哪些?⑥放入清水中的植物细胞,其细胞液浓度永远大于清水,那么它會一直吸水吗?决定植物吸水的因素还有哪些?⑦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由于这些问题中的有些答案在课本上不能简单得到,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通过网络查找学习资料,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知识内容,反过来加强对课内知识的理解,由表及里地升华知识。

●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形象的问题情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看似很复杂的一个问题,通过画图、列表等手段就能迅速、简单地得到解决。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提问仅仅用语言、文字来进行表述,这样显得单薄、抽象,让学生不能快速抓住问题的重点。而运用信息技术能将问题的情境,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展现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模糊为具体,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把握问题的核心,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问题背后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在“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展示相关图片,再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如下问题:①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和有丝分裂有何异同?通过类比,学生能看到有丝分裂的相关图解,并在脑海里再现原有知识,这时教师加以点拨,学生便会对减数分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此时,可以进一步提问:②什么是同源染色体?③如何识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图像?④精子和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有何不同?整个过程是在图片、动画等信息化手段的辅助下,通过学生观察、思考、相互讨论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提问是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但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注意不能太依赖信息化手段,而忽略传统教学方式。因为处处都形象化了,会导致学生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过分依赖计算机教学,会使原有的人性化变得机器化;等等。因此,如何用好信息化辅助手段对课堂提问进行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外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能力,将是我们在未来教学中不断探讨的内容。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段血糖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减肥好难!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饿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糖友:记得做好血糖日记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