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伟++刘凤娟+曾小珊
摘要: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课展开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本文通过介绍微课及其特点,分析了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基于微课的初中英语教学实施建议,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微课;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20-0057-03
英语作为人类生活领域中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养。初中英语是从小学到高中英语的承接阶段,对学生形成英语学习和应用的能力至关重要,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初中生形成英语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热点,微课的出现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为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与手段。
● 微课及其特点
什么是微课?在国内,胡铁生较早对其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内容具体、灵活多样等特点”。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指出,“微课突出的四个特点是视频长度短,选题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因此,学生在智能终端的支持下可以利用微课随时随地展开学习,或作为兴趣爱好或作为课前预习或作为课后复习,这更符合当代人对学习方式的需求。
● 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学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英语除了本身的人文特性之外更具有工具性,因此,教学需要更关注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需求。微课的应用为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学生利用微课不仅可以进行学习,还可以拓展个人视野。微课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其次,在手机等智能终端支持下,不仅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微课进行学习,满足自己对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的需求,而且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初中生学会甄别网络资源,让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再次,基于微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初中英语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其核心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其中的方法和技巧。由于初中生正处在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较强,所以利用微课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综合素养。
最后,微课有利于个别化英语教学的开展。由于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的差异,学生的英语素养参差不齐,尤其到了初中阶段,这种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如果将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将有助于教师针对初中生的差异有效实施个别化教学。
● 基于微课的初中英语教学实施建议
1.强化教师与学生对微课教学的客观认识与重视,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微课通常借助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具体展现一个知识点,其多媒体特性能够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建议应强化英语教师对微课教学的认识与重视,在实施教学时,可以将微课作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或课外拓展的辅助学习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微课带来的新奇,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对某些知识点或章节内容用微课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促使他们慢慢接受与认可微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并逐步过渡到微课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常态化,进而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2.将微课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有助于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微课是围绕一个知识点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将其讲明白、讲透彻,所以微课对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他们不仅可以通过传统授课方式习得知识,还可以借助微课对知识加以预习与巩固,甚至通过微课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但是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强,基于微课的教学不等于依赖微课,而是需要将微课与传统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教师应在教学活动实施前对教学知识点进行分析,重点针对抽象的、传统教学不容易解决的知识内容用微课加以辅助,合理设计微课的切入时间点以及时间占比,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打造英语高效课堂。
3.教师应注意加强对英语微课资源的筛选与整理,确保微课的针对性与适应性
微课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不能替代教师的地位。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对网络的利用能力以及对网络资源的甄别能力还不够,所以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能放任学生自己查找微课资源,应加强教师对英语微课资源的筛选与整理,以确保微课内容的针对性和对初中生学习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微课的内容是独立完整、碎片式的,这不利于初中生知识系统的组织与建构,所以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辅以必要的引导,从而帮助初中生更快速有效地建构新知识,重构知识体系。此外,微课是以具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和完整的教学设计的微视频为载体的,所以教师应根据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特点和教学实际选用合适的微课,以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4.倡导教师自主设计与制作校本微课,以符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
为了提高微课教学的质量,笔者倡导教师自主设计与制作校本微课,具体建议如下:①微课的设计应以符合初中英語新课程标准为前提,确保能有效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②教师应充分分析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英语学习基础,保证设计开发的微课更符合初中生的需求。③微课的内容应有针对性地选取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并进行适度分解,选取最适合的知识点作为微课的内容,确保微课教学的针对性。④在制作微课时,应不拘泥于某一种工具软件或媒体表现形式,注意与多媒体有机结合,创新解决传统教学重难点问题的思维与方法,从而提高微课教学的有效性。⑤创新设计与制作交互式英语微课,通过初中生与微课之间的交互,促进其主动学习,尤其是可以更好地培养初中生口语交流等英语应用能力。endprint
5.注重微课教学后的交流与评价,保障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
传统英语教学课堂更多的是教师讲授知识,师生交流以及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很少,学生慢慢就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而基于微课的教学可以借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与讨论,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又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利用微课学习的效果,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设计与调整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焦建利.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4):4-6.
[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914/c1053-28714231.html.
[4]高彩虹.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英语广场,2017(08):164-165.
[5]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01):100-110.
[6]黎加厚.微课程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化行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4):7-9.
[7]马怡冰.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8]王臻.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D].烟台:鲁东大学,2016.
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数据视域下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及推进路径研究”(编号:15XJC880008)和陕西理工大学2016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我校教育硕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编号:SLGYJG1615)资助。
点 评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程是计算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教学设计借“探秘”之形,达“解密”之实,较好地体现了计算思维培养在课堂上的实现。
计算思维可以被解析为多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思维。在教学设计层面,本课中无论是作为课题关键词与载体特征的“可视化”、学生小试牛刀的“编程”、简易版QQ功能分析过程中的“模块化”,还是具体软件操作中接触的“对象”“属性”“方法”,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计算思维形成一步步的指引与带领。尤其是教师们带领学生亲历生活中具体问题在编程世界中的“自上向下、逐步求精”,在计算思维与真实世界之间连起桥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强化与迁移。
在教学实施层面,学科思维需要依托于精心的问题设计,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浸润与改变学生。本课从教材内容重组到课堂情境创设,都可见教师的精心设计。首先课题定位为“体验可视化编程”,重组自课本多个章节,且顺序调整至模块第一课,用“可视化”这既重要又具可亲性的概念吸引学生主动打开计算思维的大门。教学情境以QQ账户登录安全为例,集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安全意识为一体,来自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体验,迎合他们早已自然生发的安全疑惑与好奇本性。
在本教学设计中,部分文字中对于概念的解释与描述还值得商榷。同时,作为以思维培养为主的模块初始课,我认为可以在课堂上再适当减少具体软件功能摸索的时间。这种对工程的“改一改”或许比“添一添”更容易实现,“半成品”式的工程或许能让有限的课堂时间更有效地聚集重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