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前后肝血清学指标变化

2017-10-31 10:08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471000董瑞强张丹凤孙广荣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2期
关键词:消融术射频肝癌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471000)董瑞强 张丹凤 孙广荣

肝癌是我国现阶段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约占世界病例的40%。该癌的恶性度极高,且病情进展快,病发后生存时间仅为半年左右,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1][2]。本次研究拟以我院收治的74例肝癌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频消融术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肝癌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7例。A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区间为34~78岁,平均年龄为(52.13±2.16)岁。B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区间为36~76岁,平均年龄为(52.21±2.08)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B组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在数字减影血管机辅助下,行腹腔干动脉或肝总动脉血管造影,确定肿瘤的供血动脉。在B超引导下选择肿瘤靶血管,注入人碘化油乳化剂,20mg吡柔比星,150mg奥沙利铂,8mg丝裂霉素,使用30ml碘化油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缓慢灌注,当肿瘤供血动脉血流停滞时停止注入,肿块内碘化油乳化剂的分布需呈现弥散、均匀式分布。A组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具体如下:首先使用超声引导进行定位,以肿瘤位置为依据选择适宜的穿刺点及穿刺路线;以肿瘤的大小为依据选择2针法、3针法或交叉穿刺法,目的在于完全灭活肿瘤。治疗前半小时注射镇静剂,根据患者肿瘤的具体位置及肿瘤大小选择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肿瘤直径>3cm则选择全身麻醉,肿瘤直径≤3cm则选择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根据确定的肿瘤位置选择侧卧位或仰卧位,进行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射频电极经导向器穿刺至肿瘤底部,由深向浅行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若肿瘤病灶内出现滋养动脉,则采用高温模式封闭动脉造瘘或滋养动脉,避免热量减少。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5ml静脉血进行肝血清学指标检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转肽酶(γ-GT)、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进行测定,并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完全缓解(CR):治疗后,增强CT下未发现新的肿瘤病灶;或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肿瘤病灶缩小50%以上;或治疗后患者的AFP水平恢复至正常值。部分缓解(PR):治疗后患者的肿瘤病灶缩小不明显,CT检查中可见大片肿瘤区域坏死,未出现新的肿瘤病灶;或治疗后患者的AFP水平明显降低。稳定(SD):治疗后患者的肿瘤区域未出现明显缩小或大量肿瘤组织坏死情况,AFP水平无明显变化。进展(PD):病灶面积扩大,向其他机体组织扩散,AFP水平急剧降低。临床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3][4]。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分别采用(±s)、(%)表示计量型指标和计数型指标,两种类型指标间的差异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附表1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n(%)]

附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肝血请指标对比分析(±s)

附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肝血请指标对比分析(±s)

肝血清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B组 A组 B组TB(μmol/L) 16.78±7.87 24.45±8.69 20.65±8.23 31.05±9.86 ALT(U/L) 36.45±10.33 35.16±9.68 38.17±10.23 93.57±10.25 AST(U/L) 39.48±6.59 38.96±7.99 42.33±8.79 69.15±6.37 γ-GT(U/L) 49.17±10.13 153.24±15.26 44.01±11.23 151.26±25.68 ALB(U/L) 40.27±5.68 41.78±5.44 36.12±5.68 37.44±5.74 ALP(U/L) 92.11±17.48 94.26±20.13 85.13±21.26 135.15±5.59

2.1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 A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78%,与B组的56.7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附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肝血清指标对比分析 A组患者治疗后的A L B、γ-GT、AL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 组患者的T B、A L T、AST、AL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ALB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具体见附表2。

3 讨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治疗无法手术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案,但却难以完全杀死肝癌周围组织的癌细胞。同时,正常肝细胞血供来自于门静脉,但肝细胞代谢需要的氧气主要来自于肝动脉,本身可引起肝组织缺血,产生大量自由基,加重肝功能受损程度[5][6]。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技术,插入人肿瘤中向周围发射射频电流,使肿瘤局部温度升高,使肿瘤发生凝固性坏死。此外,在超声引导下,可准确确定肿瘤位置及肿瘤大小,更有利于治疗的顺利完成。此外,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术的治疗目标是以最小创伤性达到最大的肿瘤消融范围,可避免因手术引发急性肝功能衰竭。虽然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但仍会对患者肝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肝功能储备评估,并且在术后需给予患者保肝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后各项肝血清指标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结果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存在相似性。综上所述,相对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对其肝功能造成的损害相对较小,且临床治疗有效率偏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消融术射频肝癌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