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嵩县妇幼保健院(471400)靳慧丽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也不断增长,已成为产妇的第一位死亡原因[1]。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与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以及子宫收缩乏力有关,以严重贫血、失血性休克以及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将危及产妇的生命[2]。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阴道填纱、宫内球囊压迫术等手段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但效果并不理想[3]。临床对部分难以有效控制的产后出血患者往往采用子宫切除术来挽救产妇的生命,但导致产妇生育功能丧失,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挽救产妇生命、控制出血量的同时,保留子宫显得尤为必要。改良B-Lynch缝合术能显著控制剖宫产产后出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4]。本研究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月经恢复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60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8.36±3.33)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11±0.78)周。对照组30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28.42±3.27)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40±0.65)周。两组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治疗,胎儿娩出后,对患者输注宫缩素,若效果不理想,可服用米索前列醇片(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73696),并实施纱布填塞子宫、子宫按摩,根据患者的情况,可给予次全切子宫术。观察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首先托出子宫于腹壁的切口,并按摩子宫,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若已经停止出血,应于子宫切口下方2~3cm处采用单根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进针点选取右侧边缘2cm处,穿出点为切口上方2cm距侧缘3cm处,距右侧子宫角的3.5cm处绕行于后壁。然后在后壁下缘的针线与前壁对应位置插针于子宫内,出针点为右侧和右侧后壁下缘相同的位置,然后将缝线拉紧并打结,若子宫色泽、出血量正常,应对子宫切口进行缝合,将腹腔关闭。
附表1 两组月经恢复情况对比(±s)
附表1 两组月经恢复情况对比(±s)
组别 产后月经周期(d) 恢复正常月经量所需次数(次)术后第1次月经量(倍)术后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d) 产后恶露时间(d)对照组(n=30) 31.95±3.55 2.30±0.62 1.46±0.35 112.70±12.80 35.02±3.30观察组(n=30) 32.33±3.01 2.43±0.54 1.50±0.50 112.03±10.70 35.15±2.80 t 0.447 0.866 0.359 0.220 0.165 P>0.05 >0.05 >0.05 >0.05 >0.05
附表2 两组卵巢功能对比(±s)
附表2 两组卵巢功能对比(±s)
组别 雌二醇激素(pmol/L)促黄体生成素(μ/L)卵泡雌激素(μ/L)右侧子宫动脉阻断指数和左侧子宫动脉阻断指数对照组(n=30) 252.63±12.62 6.20±1.29 4.90±2.95 0.82±0.20 0.86±0.23观察组(n=30) 251.80±11.40 5.90±1.89 4.88±2.54 0.85±0.22 0.91±0.22 t 0.267 0.718 0.028 0.553 0.861 P>0.05 >0.05 >0.05 >0.05 >0.0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月经恢复情况,包含产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月经量所需次数、术后第1次月经量(以产前月经量的增加倍数为计量单位)、术后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以及产后恶露时间。比较两组卵巢功能,包含雌二醇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卵泡雌激素、右侧子宫动脉阻断指数和左侧子宫动脉阻断指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月经恢复情况 两组月经恢复情况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2.2 卵巢功能 两组卵巢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产后出血病情发展迅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农村及偏远地区产后出血发病率高达2.42%~7.48%,若处理不当,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5]。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其中70%~90%的产后出血由宫缩乏力引起,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6]。因此,临床上多采用宫缩素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实施治疗,但存在部分患者对药物敏感性较差,从而导致难治性的产后出血发生,需要采用手术介入治疗。B-Lynch缝合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其能有效控制出血,且操作简单,止血效果确切迅速,随着B-Lynch缝合术不断成熟,改良B-Lynch缝合术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月经恢复情况各指标和卵巢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月经恢复及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分析原因在于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子宫收缩力度不够,从而暴露开放血管,最终导致产后出血。因此,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凝血功能、对宫内开放的血管进行压迫、加强子宫肌肉的缩复作用。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子宫体部平滑肌实施纵向压迫,并对子宫进行挤压,使得宫腔缩小,从而减少血管内的血流量,同时子宫肌层的局部缺血,进一步增强宫缩,最终达到止血的作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是一种控制产后出血的新型缝合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子宫进行压迫,使子宫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对血液流速起到减缓的作用,使血窦关闭,最终达到止血的目的。且该手术在控制宫缩性乏力性产后出血方面,操作方法较为简单、易掌握,且止血效果明显,在挽救产妇生命的同时,保持了子宫完整性,促使卵巢功能快速恢复。但在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时,对于胎盘植入性或前置胎盘患者,应选择前壁切口下方3~4cm的位置进行缝合,有利于增大子宫前后壁长度,增强子宫前屈程度,从而更好的进行压迫止血。
总之,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月经恢复及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止血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