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洛阳东方医院(471003)王建智
隐匿性骨折又称细微骨折,并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疾病,其主要特点为程度较轻、范围较小[1]。在对其进行DR检查时表现为线型裂损不完全的透亮影,骨皮质中主要呈现出局限性凹陷影或者是断裂,没有错位和碎骨片,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可能会造成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目前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主要方法是使用多层螺旋CT和DR平片,因此,为了对比这两种诊断方法的具体效果,搜集我院均行多层螺旋CT和DR平片检查,最后确诊隐匿性骨折患者,来对比和分析这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和诊断效果,具体分析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2016年接收的200例隐匿性骨折的患者,200例隐匿性骨折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DR诊断。其中145例为男性患者,55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8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6.1)岁。对骨折部位进行分类,65例为股骨颈,37例为胫骨平台,股骨粗隆间为18例,腕关节为49例,踝关节为12例,脊椎为11例,骨盆5例,肩关节2例,尺桡骨1例。患者在临床中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主要临床症状为相应部位的疼痛和软组织肿胀,只有极少数的患者由于病情的缘故其活动受到了限制,病程在1个月到3个月之间。
1.2 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和DR检查,在DR检查中,选择西门子摄像系统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投照,一般情况下都是参照患者受伤的部位对其采用正侧位加斜位进行投照,随后对患者采用西门子64层CT机进行容积扫描,体位为受伤部位,具体的设定为110Kv,210mA,3mm的扫描厚度,1.5mm的重建层厚度,以及1.0mm的重建间隔,采取B30s平滑薄层和卷积核B70s锐利对原始数据进行分别的重建,最后把图像传送到Syngo工作站,并对其进行多平面的重建和容积重建,主要是通过B70s锐利和B30s平滑来实现和完成的。最后再把片传递到资深的影像诊断医师手中,来对是否存在骨折进行判断。在观察骨窗时通常是使用3000HU和400HU的窗宽和窗位完成的,而采用350HU的窗宽和35HU的窗位来对软组织窗进行观察,对于不能够完全确诊为骨折的部位可以采取曲面重建的技术[2]。
附表 患者DR和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对比分析表
1.3 评判标准 让患者的患侧和对侧进行对比,如肿胀程度有明显差异,而且和骨折相关的部位出现了压痛则可判定为阳性。但如果没有发现如平片阳性的相关征象则可以判定为是平片阴性,当受伤部位与影像阳性部位存在不同时也可判定为可疑阳性,而当这两者相同时可以判定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多层螺旋CT和DR检查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其中P <0.05代表本次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对所选取的200例患有隐匿性骨折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和DR检查后发现:患者的DR阳性率22.50%、多层螺旋CT阳性率97.50%,多层螺旋CT阳性率更优,该统计符合统计学标准(P <0.05),具体请参照附表。
隐匿性骨折作为一种较为少见的骨折类疾病,其主特点为程度较轻、范围较小,所以也就会在具体的诊断中容易出现如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从而对最终的治疗效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给患者带来了本应可以避免的疼痛和伤害[3]。因此,如何及时、快速、准确地对隐匿性骨折疾病进行诊断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医疗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本次研究表明,对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DR进行诊断时能够具备如下几种优势,如较优的性价比、良好的整观性、较高的分辨率、定位容易和能够实时成像等。此外,DR的后期处理功能也是非常的强大,大大地增强了边缘的效应,更加分明的软组织层次,具有非常好的对比性。使用DR能够更加直观地进行大规模的拍摄,能够整体认识骨折的状态,清晰的显示出位移、脱位和成角的骨折处。但当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存在过厚的软组织,或者患者的体位不够配合等情况出现时就会对最终DR的检查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随之也会严重影响对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4]。
本次研究表明,多层螺旋CT对诊断隐匿性骨折具有较为突出的效果,可以在早期对隐匿性骨折进行准确的诊治,大大地提高了该疾病的诊断效果,对临床治疗也起到了很重要的意义[5]。该诊断方式具有不受体位的限制、快速进行扫描、可以实现任意间隔和任意斜面的重建,以及很好地补充了矢状面和横断面,对骨折线和骨折范围的走向也能够进行较为充分的观察,诊断效果非常的理想。通过研究显示多层螺旋CT具有非常强大的后期图像处理功能,隐匿性骨折的细节可以被充分地显示出来,更为便捷的是患者无需在对投照时的体位进行相应的配合即可观察到多角度下的骨折情况,这也是目前诊断隐匿性骨折中最为主要的诊断方式[6]。胫骨平台、鼻骨、踝关节、肩胛骨、骨盆和脊柱等作为隐匿性骨折较为多发的部位,多层螺旋CT显示了很强的优势。能够准确对骨折情况进行诊断,大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在采用多层螺旋CT对隐匿性骨折进行诊断时需额外对以下几点予以注意:首先,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要对其外伤史进行仔细的询问,并结合X线平片对其进行检查,在进行CT扫描前应对其参数进行提前设定,争取一次完成扫描;其次,要与处理重建技术进行结合,要进行VRT和MPR的图像重建,这通常是建立在轴位扫描的基础之上的;最后,在诊断时医生要做到观察细致、全面,以免发生漏诊和误诊[7]。
本文通过对我院曾接收的200例患有隐匿性骨折的患者分别进行了多层螺旋CT和DR的检查,并对比和分析了这两种检查结果,结果表明:患者的DR阳性率22.50%、多层螺旋CT阳性率97.50%,多层螺旋CT阳性率较DR阳性率而言明显高出了很多,其数据是符合统计学标准的(P<0.05),这也可以充分地说明在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较DR更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