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文化输出,宣传和塑造自己的国家形象,在成功召开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之后,中国开始探索新途径——媒体和影像联合,进行视觉创新,寻求文化认同,《舌尖上的中国》便是成功的典例。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切口,对媒体、影像、国家文化战略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得到国家形象的文化认同和视觉创新路径,从而促使我国更好地向世界展现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国家形象 文化认同 视觉创新 《舌尖上的中国》
人们通过媒介认知世界,用镜头记录现实、反映现实、塑造现实的媒体传播成为影响社会的重要力量。同时媒体也承担着构建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责任,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手段多样,内容丰盈。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影像创作、文化挖掘、视觉思考等角度逐一分析《舌尖上的中国》对中国国际形象传播的“正能量”输出,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定位将更加清晰。
一、基本概念
(一)国家形象理论概述
国家形象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国家形象是基于个人的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印象和评价。科勒等人认为:“国家形象是个人对某一个国家的亲身经历、领悟、观点、回忆和印象的综合,它包括个人对这一国家的情感和审美。”巴洛古说:“国家形象是对某一国家认知和感受的评估总和,是一个人基于这个国家所有变量因素而形成的总体印象。”①个人对国家的感知是国家形象的内涵,而外部评价(尤其是舆论和媒体)是国家形象的外延,二者的结合才能为我们描述一个完整的国家形象,更加直观地反映其风貌。
(二)文化身份建构与认同
所谓文化认同,就是人类对本身或者同类文化的共同之处的信仰与确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各个群体所使用的文化符号、传达的文化理念、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构成了文化认同的划分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②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说:“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③ 在麦克卢汉“地球村”的预言下,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目的,也是提升国家形象的关键路径。但是文化认同不等于国家认同,文化与政治相关联,但不能与政治相混淆。
(三)视觉文化传播理论
1.符号学理论 符号是指用来指涉,或者代表客体的东西,它所表达的意义并不是一个被整齐包装在信息里绝对不变的概念。④ 在视觉文化传播过程中,意义的形成与视觉符号息息相关。电视、电影等艺术拍摄手法经常涉及符号的运用,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符号进行强化。国家形象是一个庞杂的概念,因此需要用各式各样具象的事物进行展示,而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所涵盖的指涉较多,因此必须用特定的符号予以替代,从而达到准确和优雅的传播效果。
2.影视学理论 影视作品在为人们提供审美愉悦的同时,也承载了传播信息和流通意义的功能。常见的影视表现手法是蒙太奇,普多夫金认为:“以若干镜头构成一个场面,以若干场面构成一个段落,以若干段落构成一个部分等等,这就叫蒙太奇。”⑤电影和电视画面就是通过蒙太奇的镜头组接方式将琐碎的镜头按照视觉习惯和逻辑拼贴在一起。优秀的影视作品常用蒙太奇来表现创作者的意图,为观众营造审美情趣。
二、文化认同彰显中国正能量
(一)文化共享 情感共鸣
1.媒体放大文化的魅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的主要平台是借助媒介。纪录片是电影艺术的一种,电视纪录片或者专题片是借助了纪录片的外壳而生成的新的表现方式,《舌尖上的中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纪录片,而是电视栏目。但它的价值远远高于电视传播所带来的价值,因为它关注的是普通中国人的平凡生活——吃。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闻名于世。把具有代表性的食物集合在媒体上向全世界展示,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的魅力,另一方面是文化保存和文化共享的最佳平臺。研究者指出:文化传播之所以能够实现,依赖着传播者与接收者对文化具有相似的理解,达成认同,形成文化共享性。⑥观看电视的目的一是为了娱乐,二是为了学习,感知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受众通过《舌尖上的中国》,能够看到远方的食物以及风土人情,这是一个分享的过程。
2.情感共鸣是文化认同的标志 “国家形象”在影像传播之后得到了受众的反馈,情感是最直接的表现方式。《舌尖上的中国》所传递的中国符号,被不断强化,情感会更加激荡。影像为受众勾勒出更为具象的中国,而不是定格在某个时代或者地区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说过:“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⑦ 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情感能够跨越地域、种族、国界,是人类思想和灵魂的沟通。
(二)传统元素与时尚接轨
1.全媒体组合 国际化视野 中国媒体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国人表达自我。电视纪录片用镜头记录了新时代的中国,展现的是中国人的风貌,《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要素就在于小切口、大视域。东方的文化底蕴和西方的价值观念在片子里融合,世界各地饮食及背后的文化能够构筑不同的标签,为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添砖加瓦。刘文曾说:“在创作这一纪录片的时候,我们尽量最大限度地通过国际化以及市场化道路,来对国际传播进行摸索。”⑧国际的标准作为创作的要求,让优秀的纪录片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
2.世界共同关注“和”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从文本到配乐以及镜头的组合,无不直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民以食为天”,家常便饭、传统菜系、小吃零食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为什么观众守在电视机前收看节目,一方面是为了看到美食,流着口水;而另一方面,是文化的魅力,流下眼泪。“家”“民族”“村落”“氏族”这些看似平淡的字眼,却击中了观众的心灵。家国情怀是吸引中国观众的原因,而“和”文化让世界观众对中国瞩目。《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特色在于通过食物构建了一种“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⑨这样的人生哲学在世界各处都是可行的。
三、中国国家形象的视觉创新
(一)角色定位 视角独特
中国国家形象是群体的肖像,不以某个伟人或者英雄为代表,饮食文化也是如此。各地的不同特色的美食构成了舌尖上的中国。食物品类繁多,筛选的过程也是寻找角度的过程,纪录片的创作需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与观众达成共鸣。陈晓卿曾说:“我们试图通过美食向世界展示一个变化的、现实的中国。”⑩视觉元素的主要构成是具有代表性的符号选取,饮食代表中国,而粤菜、徽菜、湘菜等菜系代表饮食,苏式糕点、和田切糕、绍兴黄酒等为各地的典型代表。地域又成为选取符号的标签。一个个的符号串联成一道道美食,一道道美食又勾勒出一处处地域,一处处地域又拼贴出一个完整的中国。
(二)镜头风格与多艺术形态
故事的概念化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一条主线,多条发散的引导线,形成了一部完整的纪录影像。尹鸿评价《舌尖上的中国》:“质感和唯美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大大地加强了周围元素对食材美感的影响。”{11}鏡头是纪录片的语言,旁白是镜头的衬托。高清的画面感源自技术与技巧的贴合。每一集的导演都不同,却形成了统一的风格,这是团队协作的结果,也证明了文化相通、角色定位准确之后的创作思路是相似的。
蒙太奇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平凡的饮食成为吸引受众的焦点,背后的文化魅力让更多的人去领悟生活。而音乐、旁白、文本、配乐、方言等艺术手法的结合让《舌尖上的中国》更加灵动,越来越多的叙事技巧运用其中,让受众每次都有新鲜感。视觉的创新,除了高科技的运用之外,还要有变化,不断地寻找突破口,保持镜头画面传播的新鲜感。
国家形象关乎每一个中国人,我们的情感、理想、观念、信仰和尊严都是国家形象的组成部分。中国的视角应该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用镜头捕捉文化的传承与社会化的脚步,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国家形象。《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讲述寻常百姓对“吃”的理解,传递了中国人最朴素的生存状况,表达了中国人最真实的内心世界。这是一张张美食的图片记录,更是中国人“幸福感”的集中体现,让世界各地的人感受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自豪感和优越感,从而构建了有底蕴、有思想、有讲究的中国形象。我们期待更多的视觉创新,用不同的方式展现中国元素,传递中国文化,寻求世界认同,树立崭新的中国形象。
{1} 范红:《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立体传播》,《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②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 〔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5} 邓烛非:《蒙太奇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6} 肖希茜:《中国纪录片对外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新闻世界》2012年第12期。
{7} 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人民日报》2012年5月21日。
{8} 吴晓东:《〈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中国青年报》2012年5月22日。
{9} 漆谦:谈《〈舌尖上的中国〉传达的中国价值》,《电视研究》2012第10期。
{10} 杨晓钗:《才下舌尖,又上心头》,《中华儿女》2012年第6期。
{11} 李金澍主编:《以国际水准打造中国名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纪要》,《电视研究》2012年第7期。
参考文献:
[1] 杨晓钗.才下舌尖,又上心头[J].中华儿女,2012(6).
[2] 李金澍主编.以国际水准打造中国名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纪要[J].电视研究,2012(7).
[3] 吴晓东.《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N].中国青年报,2012-5-22.
[4] 漆谦.谈《舌尖上的中国》传达的中国价值[J].电视研究,2012(10).
[5] 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N].人民日报,2012-5-21.
[6] 邓烛非.蒙太奇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7] 肖希茜.中国纪录片对外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新闻世界,2012(12).
[8]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9]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0] 范红.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立体传播[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11]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作 者:李梦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文法系助教。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名作欣赏·下旬刊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