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茜
摘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了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就信息技术在高职中药学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进行分析,以促进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药学课程;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将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高职中药学课程教学同样需要引入信息技术,将枯燥烦琐的中药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使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加深信息技术与中药学课程教学的融合,让课程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一、中药学课程教学引入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广度及深度逐渐加深,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药学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手段方法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需要更加注重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信息技术融入中药学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的重要路径,中药学专业及课程的发展也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其次,全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中药学专业的发展,单一的专业型人才已经难以满足该专业的需要,全面、复合型人才不仅是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综合技能,才能让学生未来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融合了信息技术的中药学是培养全面、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方式,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提升。
最后,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中药学专业的特色更加突出。中药学是一门传统的学科,需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信息技术与中药学课程教学的相互融合,一方面促进了课程教学平台的建立,另一方面突出了中药学专业的特点,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中药学专业的认识,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信息技术在中药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融合视频,动态展示
信息技术中视频的应用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方式,能够让枯燥的课堂教学融入更多的内容,使其更加动态化、形象化、直观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进行中药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入视频,将各种中药药材的采集过程展示出来,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各种中药药材生长的环境,另一方面让学生加深认知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学生深刻了解中药药材与其生长环境所具有的紧密关系。此外,笔者将部分授课内容制作成视频,让学生随时可以进行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使学生能够就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强化学习和训练,强化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2.应用图片,形象对比
图片展示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特点,能够直观地体现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形象的对比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比如,笔者在进行中药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展示和对比。单纯讲授中药的药性,学生虽然能够听得明白,但是记忆效果并不显著。笔者将中药药性进行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等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将所属的中药药材进行罗列,让学生结合药材的特性从药材方面进行区分。这种方式不仅使信息技术的特点得以充分展现,而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区分药理、药性,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3.应用音频,调动感官
音频的引入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作用。教师既可以使用专家、学者的音频,也可以自行制作授课的音频,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比如,笔者在进行中药学教学时,播放知名专家的授课音频,让学生接触专业、权威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笔者还将自己的授课过程制作成音频,让学生利用手机等工具进行收听。同时,笔者通过微信、QQ等随时与学生保持联系,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效地帮助学生扫除障碍,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药学课程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深入探索与研究信息技术在中药学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丰富教学的内容,使信息技术在推动中药学课程教学效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查穹,韩桂香.服务于高职中药专业教学的中药材信息库建设探索与实践[J].西部中医药,2017,30(3):66-69.
[2]潘海燕.浅谈“微课”与“翻转课堂”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2):69-71.
[3]杨敏,陈勇,张廷模,等.对中药学概念体系雏形构建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6):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