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2017-10-30 15:10陈昱吟
学周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小学阅读教学

陈昱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要求。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运用生本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12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2.079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在新课改深化改革的今天,要积极运用生本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内涵以及目标追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将自己的思想强行灌输给学生,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阅读素养的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师本教育”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华南师范大学的郭思乐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本教育”这一概念,这种教育理念主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并且要顺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等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利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学习过程中的一切问题,将学生主动探究欲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生本教育理念下阅读课堂的主体,其追求目标是将学生的生命教育唤醒,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顺应儿童的主观意志和发展天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相对不足,语文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将阅读意识唤醒,利用阅读让学生学会爱,发现美,感悟和体验生活中的美好。

第一,唤醒学生的生命感悟。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会阅读,从阅读中感受美和发现美,富含生命气息。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教学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学生通过阅读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是生命价值提升的直接表现。

第二,唤醒学生的主体阅读意识。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般是阅读课堂上的主宰者,对学生的教学活动加以牵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积极性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必须要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将学生的主体性和阅读意识唤醒。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尚且不足,而且思维也正处在形象具体思维阶段,即使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思维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所以很多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不高。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分析一篇文章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想法和见解,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的分析和思想“注入”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越来越迟钝,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惰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很难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思考。语文教师要重视这一情况,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具体的情境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

例如,在学习《哪吒闹海》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下载好有关“哪吒闹海”的动画视频,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是否都听过哪吒?哪吒是谁?他又为什么闹海?通过生动直观的视频和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出课文,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构建民主化阅读课堂

生本教育理念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而且普遍存在畏惧教师的心理。为了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无忧无虑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自由和平等,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互动。民主化阅读课堂的构建是一件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让学生信任教师,将教师视为自己的朋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語文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课余时间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或者生活上的困难并尽最大努力加以满足或者进行解决。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QQ等创建一个班级语文交流群,在课余时间可以和学生就某篇文章或者某本书进行探讨和交流,不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学习《燕子》这篇文章之前,教师让学生课下收集一些有关于燕子的照片或者资料,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上传到群里,接着教师将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幻灯片,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随机抽取学生上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教学效果也非常突出。

(三)注重课外素材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课后阅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都将眼光放在教材上的课文之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的时间给学生播放一些名著中的片段或趣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不定期组织和开展一些有关读书的交流会,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看的书以及看书心得。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要注重摘抄好词好句,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应用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通过有效的指导和点拨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阅读中自主发现美和感受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瑞萍.生本理念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6(4):34-35.

[2] 胡洁.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5(14):22-23.

[3] 唐继忠.探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24):57-58.

[4] 蒙福英.试论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知识,2017(12):1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理念小学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