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如何更好地整合

2017-10-30 08:51郭斌
魅力中国 2017年42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整合信息技术

郭斌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面临新的问题,必须在理念上发展和创新,信息技术课程必须促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创新教育作用、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创新教育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信息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技术,人的素质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最终源动力,信息技术与相关课程的整合,直接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败。如今观念和技术更新的周期非常快,信息技术必须与时代同步,与其它学科互相促进,才能必须共同发展。

一、纠正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相关误区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老师和学生要正确理解和应用。

1、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是每个地方、每堂课都有必要用计算机辅助。幻灯片不能代替板书,板书主要内容可以使学生抬头即见,对重点难点反复刺激,促进思考,便于理解和记忆;计算机模拟演示应当是难于实现的,不能用计算机模拟代替所有课程实验;计算机辅助不是把课本、讲义或练习册翻版搬上屏幕或投影仪。

2、片面夸大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计算机辅助是手段,“双主体”的认识是错误的。不管是课内教学还是课外学习中,计算机都不应该成为与学生角色同等重要的主体。计算机毕竟是工具,它不会也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劳动和思考。

3、用信息技术为“应试教育”助纣为虐。某些教学软件把成百上千套的考试或模拟考试试卷制成WORD文档,让学生反复操练题海战术;一些教学网站提供在线测试,将物理试题按机械的步骤得出答案,企图将学生加工成“考试机器”。

以上是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突出的三种错误,必须予以纠正,这里应正确理解两个词:“整合”和“辅助”。整合是有机地合为一个整体,不是“撮合”或“凑合”。“辅助”是辅导、帮助,充其量是一个受人尊重、让人喜爱的服务者,不可能喧宾夺主,成为教学的“主体”。

二、消除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的迷茫、恐惧心理,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学

我对自己所在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对信息技术认识存在偏见或不足,如有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电脑教学而已;有的甚至认为计算机教学可有可无,只要会使用电脑上网、办公即可;还有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主要玩电脑游戏,宁愿整体玩游戏,也不会花心思去学习功课。

原因其实是几方面造成的:1、学校领导、教师观念滞后,思想保守。由于对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创新人才等缺乏真正认识,只关心中考、高考,聚焦眼前学习成绩,故而故步自封,不求思变。2、教师信息素养偏低,技术滞后。部分教师对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比较陌生,技术上无法完成信息技术与相关学科的整合。3、家长、校长、师长等谈“网”色变,似乎计算机网络是个罪恶的“黑洞”,未成年人都会深陷其中,这是信息社会的悲哀,没有计算机网络,就没有经济全球化,就没有信息时代。不要把我们对网络的无知当作借口,其实,网络对未成年人的伤害并非来自网络本身,而是来自“信息盲”的教育者。

学校肩负着信息技术推广和普及的重任,教育部门的领导和老师必须率先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尽管现在社会上许多部门(有些甚至是关键政府部门)都在别有用心、一切向“钱”看地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搞电脑培训和考试,但除了引起怨声载道和搞乱计算机教育环境外,没有使交钱者的信息素养得到真正提高。因此,教育者必须回到现实,脚踏实地地学好信息技术,胸有成竹地上好“整合课程”。

三、充分让信息技术为素质教育服务

素质教育是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形式,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的高科技人力资源的主要教育方式,是信息社会必然选择的教育模式之一。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时,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让其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首先,把多媒体演示和计算机模拟作为观察实验的补充,而不是替代,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其抽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其次,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自己寻找相关学习资源,寻找更为广义的“同学”,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和探讨。这种对事件和空间突破性的利用,可以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增强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通过网络,使学生真正体会“知识爆炸”的含义,真正经历“数字高速公路”上的“地球村”,真正享受到“数字化生存”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科学,以不倦的热情投入到学科学、用科学的行动中去,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质得到提高。再其次,让学生使用计算机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制表、制图、计算、筛选,数据透视,这种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推理等多方面的素质。

四、信息技术整合的主要目的是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创新是发展的唯一途径,是存在继续的必要条件。不管是理论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是在寻找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源动力。创造性人才是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假说”和“想象”就是最好的创造性思维的体现。人类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观察和实验随着量变的继续和实验技术的限制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人们熟悉和习惯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未来出现的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滴促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要结合教育现状进行不断创新,它是一门新兴学科,必须与时俱进地开展教学工作。同时,它自身的特点注定其可以与每个学科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二者在教学上共同促进,共同创新。

五、整合过程中关注人文科学的教育

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在整合课程中注重人文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观、历史科学观,强化学生的全局意识、环境意识、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可以使其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有鲜明个性的综合性人才。

同时,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法律、道德、美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可以使學生身心健康、品德高尚、避免青少年犯罪,健康成长。信息技术整合学科课程是当地教育的主要特征,但整合的外延和内涵都在发展和变化,我们只有不停地对其思考、改进和创新,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适应科学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整合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