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澄
摘 要:书法教学,是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手段。但在当下,受现代信息科技的影响,书法教学遭遇了很大的困境。现从欣赏古代书法、参观书法展览、教师以身示范、多样展示佳作等四个方面挖掘解决的办法,让学生爱上书法,促进书法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书法教学;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0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2.027
书法教学,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书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关注和热爱。进行书法教学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方式。但是现实情况很不乐观,大多数学生不但不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且很少有学生能够喜欢书法,这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书法教学的困境
受到信息化传媒的影响,人们对书法越来越淡漠,很多人认为,现在都是电子化办公甚至无纸化办公了,即使需要文字也是直接用键盘书写打印了,书法已经过时了,除了办理证件的时候签个名字,哪里还用得着书写呢?是啊,就拿教师教学来讲,备课可以直接打印,试卷到网上组卷,工作总结到网上拼凑,就连粉笔字的板书也渐渐用制作好的課件取代了……一切都在朝着不利于书法传承的方向发展,“字写得真漂亮”这句话日常场合几乎很难听到了,这样的情况下,谁还会在意书法呢?
二、让学生爱上书法的策略
(一)欣赏古代书法,让爱滋生
中国的书法历史非常悠久,中国汉字篆、隶、楷、草、行的演变,各具特色,每一种字体都有每一种字体的魅力,让人惊叹。书法家辈出,如颜、柳、欧、赵,书圣王羲之,还有以苏轼为代表的“宋四家”,等等。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书法的历史和著名书法家的书法特点,让学生透过视觉的直观感受,在内心激发出“见贤思齐焉”的愿望。
比如,可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手段,把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讨论其书法上的特点,不求说得完整深刻,可以见仁见智。其间,教师给学生讲述王羲之练习书法的一些有趣的故事,促进学生对于书法练习要持之以恒的理解。再如,在教室里挂上了许多书法家的作品,再配以书法家的个人简介,既美化了教室,增添了文化的气氛,又让学生受到感染,让学生慢慢滋生对书法的爱。
(二)参观书法展览,让爱蔓延
如果说对于古代书法家的了解毕竟是与现代相隔甚远,学生总感觉夸张虚无,但是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参观现代书法作品展览,从而产生也要写一手漂亮字的想法。具体实施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书法协会的展览室参观现代书法协会会员的作品,学生看到各种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时极为羡慕,有的学生边参观边评论,还不由自主地用手比画着运笔。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观赏书法家协会会员现场书法表演,学生屏气凝神地欣赏书法家书写,生怕一不留神就错过了精彩的镜头,稍重点儿的呼吸就会干扰书法家的运笔似的。待书法家完成作品后,学生又是鼓掌又是惊呼,回校后好几天还意犹未尽!学生对书法的喜爱明显更进一步了。
(三)教师以身示范,让爱生长
要想让学生最为直接地爱上书法,还需要教师的亲身示范。教师要能够做好示范,这是比任何语言都来得直接的方法,如果学生看到教师的一手好字,会对教师产生无限的崇拜,还怕学生不会喜欢上书法吗?
以硬笔书法为例,教师可首先找来一篇学生的考试作文印刷给学生看,潦草的字体丑极了,教师给打了18分(作文满分30分),学生纷纷议论,“写的是什么呀,不认识啊!”“写得太乱了,怪不得得这么点分!”……趁学生议论时,再发一篇教师亲手抄写的这位同学的作文,也是每人一张印刷的讲义,只听学生惊叹“哇,这字真漂亮!”“呀,这是咱们老师写的吧!”……趁机对学生说,两篇文章内容都是一样的,得18分那篇是一位同学考试时写的原文,另一篇是教师写的。其实这篇文章内容还是不错的,但因为字丑,让人难以辨认,自然影响了阅卷教师的评分,接下来请学生为教师誊写的作文评分,学生打出“28分”“29分”等高分。教师笑着说,这就是学好书法的作用,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考试会得到更多的分数。
展开直接的书法教学,教师也要亲身示范。比如教学时,首先从笔画入手,包括点、横、竖、撇、捺、折、钩、提等八种最基本笔画和二十种变化及组合笔画,然后进行偏旁部首的示范教学,最后进行整体字的组合搭配教学。比如在笔画、部首教学中,重点做好示范,哪里用笔轻,哪里用笔重,哪里该回锋,哪里要圆润,都要放大在黑板上一点点呈现出来过程;在进行整体字教学时,重点要给学生示范好整体的协调和搭配布局,比如同为“口”字旁的“吐”与“唱”两个字,因为右边的“土”要写得肥扁一些,“昌”要写得瘦长,所以“口”字旁一个要写得略微大一点低一些,一个小一点长一点才能更为美观。
这些展现书写的过程,既能让学生看得直观,又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的心理,更会促进学生对于书法的热爱和兴趣。
(四)多样展示佳作,让爱无法自拔
展示学生作品,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符合学生成长规律,让学生获得荣誉感。教育实践证明,学生会在鼓励与表扬的环境中加快成长,而不会在批评与斥责中更加热爱学习。教师对于学生开始的作品不要要求太高,每次作业完成之后,都要精选几位学生的作品,选出比较好的字进行表扬,可以利用实物投影的形式展示给其他学生看;每两周都要精选出一部分作品用展板的形式进行展览;过一段时间举行书法作品比赛,硬笔组、软笔组都精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并用学校橱窗进行展示……这些活动让学生受到很大的鼓舞,信心高涨,练习书法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
三、结语
书法教学关系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书法不能丢,书法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书法,进而爱上书法,书法教学才不会沦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 周从峰.使小学书法教学走出困境[J].小学科学:教师,2011(6):60.
[2] 彭建.书法教学困境与改进对策[J].科学咨询, 2017 (14):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