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要运用好历史学科语言

2017-10-30 08:12刘平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历史情感语言

刘平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离不开语言。课堂主要靠语言来传授知识,煽动情感,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即使是电教化教学,也需要借助教师的语言才能获得最大的效果。同样是一堂历史课,一位历史教师讲,学生听得兴趣盎然、眉飞色舞、屏息凝神,这节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换一位历史教师讲,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这节课简直成了受罪。课堂反差如此之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语言功底的不同。所以,历史教学语言必须符合科学、准确、生动的原则。

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能够反映教师本人的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历史教师的语言所表达的是具体的历史知识。为了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教师的语言就要准确反映时代特色,不恰当的类比、武断的臆想、过分的夸张,都不是一种严肃科学的态度。比如,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中提到封建国家的“赋税”把他解释为“交公粮”;把秦朝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能解释为“看见哪个当官的腐朽堕落、违法乱纪,就向皇帝报告;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称皇帝。这些显然都是不准确的教学语言,有损于历史的真实性。

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文献的原文,不仅可以渲染历史的时代特色,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如教材中将岳飞抗金,就用了“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千年之功,废于一旦”四句原话,原文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岳飞这位抗金将领的非凡气度。在讲《诗经》时,教师可以引用《硕鼠》中的原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形象地把奴隶主比作贪得无厌的大老鼠。表现了奴隶不堪忍受剥削,一心想从奴隶主的土地上逃跑,寻找安乐的地方。

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深刻地指出,“思绪不清,则言语不明,表达上的不确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这就告诉我们,历史教师要优化教学语言,既要真实反映历史事实,又要注意语言的通俗、形象、幽默。通俗就要把书面语言换成口头语言来表达。书面语言虽然严整,但没有口头语言明白流畅。在情感方面,口头语言显得更自然一些。教师语言要博采众长,吸取各种艺术形式的长处,像相声语言的幽默、小说语言的形象、戏剧语言的冲突、诗歌语言的激情等。用这些语言形式再现历史现象,使抽象变得具体、形象。

毛泽东批评“党八股”时,说“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瘪三”的形象特征就是“干”。学生时常抱怨历史课干巴巴、枯燥无味、不生动,缺乏吸引力,原因何在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语言枯燥,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语言上下点功夫,要学点修辞、学点文学,善于把各种艺术形式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就可以增强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如讲《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战役时,补充邓世昌落水后甩开仆人抛给他的救生圈,赶走爱犬衔发相救的细节,就能很生动形象地表现邓世昌与战舰共存亡、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歷史教科书中有很多幽默题材,幽默是一种生动有趣而且含义深刻的语言艺术,课堂上的一两句幽默的话语能激发学生兴趣。另外,如果我们的历史课洋溢着激情和活力,充满美感,产生突出的教学效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教师教学语言讲究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富于变化。既不要从始至终平淡无奇,又不要从头到尾高声喊叫;要使学生听起来感到愉悦舒服,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成功的语言教学总是以情动人,以教材的艺术魅力感人,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思想教育因素,凭借课堂舞台,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讲述或谈话创设独特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如讲《戊戌变法》中袁世凯告密时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言讲清光绪皇帝当时的心情,能使整课内容活跃起来。

从历史教学的外部特征来说,还要注意使语言正确明晰、悦目动听、语调丰富多变充满感情;语节明朗,快慢适中,表情爱憎分明,褒贬得当。这种无实质性内容的交流可以起到修饰的作用,尤其在表达信息的感情色彩方面更为重要。有人归纳这样一条共识:信息的全部效果=7%的言语+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没有情感即使是使用优美的语言也给学生以冷漠、呆板的印象。而有了情感,则会使一句极普通的语言顿时富有生机和活力。教师正是运用不同的语言、情调、手势体态加上自己的真情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激起学生对教师言语内容的关注,充分显示人类语言的魅力。如在讲火烧圆明园时教师可以这样讲,“火,熊熊的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烧尽华美壮丽,留下了灰烬废墟;烧尽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把耻辱深深烙在每个国民的脸上。山河悲哀,江河是泪,浩瀚的神州支离破碎,祖国母亲已体无完肤;天昏昏,低沉沉,中国龙在痛苦的呻吟;历史啊,记住这沧桑的一页,铭刻下资本主义列强对祖国的蹂躏。”可以说,没有情感的语言是一杯水,而融入情感后,奔流的则是鲜红的血液,它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情感的共鸣。

教学语言是门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要多看一些语言大师的作品,丰富自己的词汇。多听一些艺术家的讲座,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多练习,特别是在课堂上注意锻炼自己的语言。

(作者单位:河北省香河一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情感语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新历史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