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张载作为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其“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资源。基于“气一元”的认知基础,张载认为“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包含着天性与人性、天道与人道统一的思想内涵。他指出“氣”之本体为“天”,“气”之本性为“天性”,因气生万物,则人人生而具有“天地之性”,然所禀之气有正偏,故人有善恶之别,由此可知天性与人性相通;此外,张载认识到天道为人道正名、人德与天德同源,共同维护天理伦常和封建秩序,继而论证了天道与人道统一。另外,张载“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蕴含着“体天下物”“寡欲”的伦理规范、“乾坤父母”的情感支撑以及“民胞物与”的理想信仰。他主张“大其心”来延伸认知领域,以此来达到“体天下之物”的圣人境界,斥责“嗜欲”违反天理,认为节制私欲方能修身养性;将道德领域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出人依赖于乾坤天地而存活的伦理思考;追寻自然万物共生共存,有序统一的道德境界,凸显出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泛爱天下之物的伦理情怀。因此,在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今时代,系统梳理并深入挖掘张载“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资源,对于唤醒人们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生态伦理行为规范,进而培养生态整体主义的伦理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生态道德实践的本土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也具有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张载;天人合一;伦理思想;生态启示
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人们常常只考虑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长远的生态效益,由此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日趋紧张,并引发严峻的环境问题。张载“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在继承借鉴北宋之前儒家、道家、佛教天人关系思想的基础上,融入“乾坤父母”、“民胞物与”等新的思考,建立起精深广博的“天人合一”伦理思想体系。在严峻的环境形势下,系统梳理并深入挖掘张载“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资源,对于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十三五”环保规划的落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张载“天人合一”伦理思想的萌生
张载“天人”思想的提出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在北宋政局动荡、科技发展以及思想文化繁荣的历史背景下,张载吸收了儒道佛三家的天人思想,创立了“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体系。
其一,政治大环境启发了“仁民爱物”的伦理情怀。北宋的政治局面动荡不安,北面辽国一直虎视眈眈,西北的西夏也在伺机而动,两方都企图吞并北宋政权。在这样的局势下,连年的战争不可避免,战争导致大片地区百姓流离失所,战争所及之处生灵涂炭,战乱后的地区满目疮痍。这使北宋先哲们开始思考“仁民爱物”的重要性,泛爱天地万物的思想在张载的理论体系中开始出现。
其二,科技的发展引发了先贤对于天人关系的思考。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推广,罗盘针在航海方面的广泛使用,火药在军事领域的普及,都表明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正因为人们对自然规律及其运行规则的了解迈上新的台阶,所以推进了古代先贤对于天人之际问题的思考。
其三,思想文化的冲击推动北宋先哲构建更完整的儒家伦理思想体系。魏晋时期,儒、道、佛三家并流,儒家的独尊地位被打破。为了重塑儒家的独尊地位,北宋思想家们希望构建更完整的儒家伦理思想体系。因此,张载以“气一元”论为基础,汲取了北宋之前儒释道三家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不仅总结了儒家“人副天数”、“天人感应”的思想,采纳了道家对待自然的立场,而且吸收了佛家的慈悲情怀,构建了“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体系。
二、张载“天人合一”伦理思想的理论构架
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基于“气一元”的认知基础,包含着天性与人性、天道与人道统一的思想内涵,蕴含着“体天下物”和“寡欲”的伦理规范、“乾坤父母”的情感支撑以及“民胞物与”的理想信仰。这种将“天”与“人”密切联系起来的生态思考,表露出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泛爱天下之物的伦理情怀。
(一)“天人合一”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张载对“天人合一”这一概念有着深入的思考,他由人与自然万物皆“与气同构”出发,深入到天性与人性、天道与人道的统一,进而对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入剖析。
其一,“气一元”的认知基础。
张载的“天人合一”理论来源于他“气一元”的哲学认识论,蕴含着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张载把万物的本原和始基都看作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气。《正蒙·太和》中写到:“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为太虚。”1气有两种不同的状态,气散就为无形的太虚,气聚则为有形的万物。既然“气”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本质,那么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和非生命在本质规定上就是殊无二致的。由此,“天人合一”的基本认知——“人”与“天”在本源上同质同构得以论证。
人与万物由“气”创造幻化,则为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寻找到依据。天地间的生命都是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自然存在者,山川河流与人类同质共源,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控制者,人类是主宰的思想应该予以摒弃。
其二,天性与人性的统一。
这层含义同样以气本论为基础,因“太虚无形,气之本体”1,所以气的本来状态是太虚,太虚即为天,因此气的本质属性是“天性”。气聚而成万物,所以万物包括人都应该具有气的本质属性“天性”,张载将其定义为“天地之性”,这也就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天赋之性。《张子语录》中写道:“天地以虚为德,至善者虚也”2、“虚则生仁”3,所以来源于太虚的“天地之性”——人的本性也就是至善而“仁”的。这样,也就把天性和人性沟通了起来。
既然人所具有的“天地之性”是至善无恶的,那么人为什么会有善恶之别呢?于是,张载提出了“气质之性”的说法。气有“刚柔、缓速、清浊”之分,万物所禀的气是不同的,人所禀的气也有正偏之别,所以张载认为“人之性虽同,气则有异”4。加之,人出生后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干扰到“天地之性”,从而有了善恶之分。endprint
人性本善,“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但通过自身修养可以“变化气质”达到圣人的至善境界。所以人要追求善德,善待周围的人事物,关怀自然存在,努力发挥和领悟“天地之性”。由此可见,人性与天性相通,于是“天人合一”的第二层含义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三,天道与人道的统一。
天道一方面指自然之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也指人赋予天的至善德性,也就是天德。人道则既指人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生产活动的规则,更深层的含义是指人类社会普遍的等级秩序和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及规范。
首先,张载从天理秩序论证人伦纲常的合理存在性。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和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古代先哲们利用人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从天道的角度阐明人道的永恒性和不可动摇性,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这在张载的著述中是常见的,如《横渠易说·系辞上》中说人类社会中“有贵有贱,有吉有凶,皆其自然之分也”5;《正蒙·动物》中也写道“生有先后,所以为天序;大小、高下相并而相形焉,是谓秩”6。人间的等级秩序自然如此,遵循的是天道,人们应该各自安分守己,以此来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
其次,张载基于人道与天德的共源性论证人的德行规范。张载思想体系中“仁”“诚”等善德均来源于天。他认为“虚者,仁之原”1、“天所以长久不已之道,乃所谓诚”2,所以人道中的善德良知均源于天道。另外,从《西铭》中“乾坤父母”的观点,可以看出张载将孝道与天地结合,用孝亲事天的思想规定人与自然的关系,表明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并以此来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上,通过天道为人道正名、人德与天德同源两个方面的论述,论证了“天人合一”含义的第三层含义——天道与人道的统一。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伦理规范:“体天下物”、“寡欲”
“天人合一”思想内蕴着天与人的和谐共生,要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这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就需要一定的伦理规范和原则供人遵循。张载认为既要体恤关爱自然万物,又需要控制人自身的欲望,如此才能够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和谐。
其一,“体天下物”。
“体天下物”是张载在论述和谐天人关系时所遵循的伦理准则,是达到圣人境界的必然要求。《正蒙·大心》中有如下论述:“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3这段话是围绕“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来阐发的,“大心”和“体物”是两个关键点。
首先,“大其心”是“体天下物”的途径。在中国古代,人们赋予“心”认知和思考的功能,“大其心”就是要扩展“心”的认知范围。“大其心”即跨越囿于感官的“闻见之知”,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突破形体的限制,打破主客体的界限,使我们感知事物不局限在对象性认识中,将世间万物容纳于心中。这种“主客一体”的思想,使主体与客体和谐统一、相通共融,如此才能“体天下之物”。
其次,“体天下之物”是达到天与人和谐统一的方法。“体天下物”的“体”应作两重含义上的解释:一是体验,二是体恤。张载作为宋明新儒学的奠基人,认为人与万物是有感应且相互联系的。正因为这种相关性,所以人可以体验和感悟万物。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自身融入到他物中,感受到万事万物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感知到我们与天地间万物不可分离,人类始终都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意识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有重要意义。体恤则意为关怀爱护,也就是希望人们能够看到自然存在的价值。自然给予我们生存资料和生产原料,所以我们要关爱万物,关爱自然宇宙。因此,这最终落实到“以仁、德体物”上。
“体天下之物”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思想,可以从中探究出中国环境伦理学的渊源,这对保持和谐有序的人与自然关系、从道德潜意识中形成保护自然的习惯有重要价值。
其二,“寡欲”。
张载将理欲观与性二重论糅合,从而使“寡欲”這一伦理规范有了系统性的理论支撑。“人欲”是“气质之性”产生的各种情感和欲望,“气质之性”本就是恶的根源。张载在《正蒙·诚明》中这样阐述:“上达反天理,下达循人欲者与。”1也就是,返回到“天理”就是保存“天地之性”;一味追求“人欲”,就会伤害“天理”。不过,张载还指出:“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2可见,张载虽然反对“穷人欲”,但并不主张“灭人欲”。
张载在《经学理窟·学大原》里这样表达自己的理欲观:“盖人人有利欲之心,与学正相背驰,故学者要寡欲。”3所以,张载主张“寡欲”,即克制自己的私欲。人类维持正常生活的基本物质需求是难以去除的,但不能不加节制地追求私欲,不能因为“嗜欲”而影响对道德的追求。
因此,当人类社会需要自然资源来维持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时,我们可以对自然进行开发和利用,但约束和限度是必须的,资源短缺时刻提醒人们过度开发会产生的严重后果,人类应当以满足社会正常有序运转为界限和准绳,克制无度的私欲,在开发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反对向自然不加节制地索取。
(三)“天人合一”思想的情感支撑:“乾坤父母”
“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有实践性的伦理规范,还有“乾坤父母”的情感支撑,继而保证“天人合一”有更广泛的接受程度。“乾坤父母”出自张载的代表性篇章《西铭》。《西铭》开篇这样写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貌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4这段话是将人类对天地的情感比喻为子女与父母间的人伦亲情,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作最亲密的血缘关系。“乾称父,坤称母”是上述一段话的核心,乾、坤分别指天与地,也就是指万物存在于其中的自然界。人依赖自然生存,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进行生产劳动,以保证社会的生生不息和稳定繁荣;就像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供养,父母向孩子提供物质生活保障一样,人也要依靠自然而生活。endprint
“予兹貌焉,乃浑然中处”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人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社会不可能超脱自然而独立存在。“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则强调身体发肤、性情秉性与天地的关联性,说明人与自然本应亲密无间。“天地之帅,吾其性”,即“天地之性”是人的本性。“天地之性”作为善的根源,表明人从天地中承接善德,就如同孩子从父母那里认知道德,学习善行。张载将天地乾坤看作万物的父母,因此,人类应该对自然怀有感恩之情和敬畏之心。
(四)“天人合一”思想的理想信仰:“民胞物与”
“民胞物与”是张载伦理思想的重要概念,是对“乾坤父母”立场的升华,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终极追求。《西铭》中曾这样写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后人将这句话提炼概括为“民胞物与”,其含义就是:人与人皆为同胞兄弟,人与天地万物皆为侪辈朋友。人们要像关爱自己同胞兄弟一样关爱其他人,要像关怀爱护自己的朋友一样对待世间万物。这里包含着古代朴素的环境伦理思想,将道德关怀扩展到了一切事物,生物和非生物都应得到关爱,并且将自然中的万物都当作和自己一样的族类来平等对待。这不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境界,也是张载“天人合一”理论的最高要求和理想。
首先,自然与人同根共源。张载认为,气凝聚而生万物,人也是由气构成的,所以人与自然中的其他生物都是存在者,是平等的存在者与存在者的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或者征服被征服的关系,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人相对其他生物并不具有地位上的优越性。
其次,自然和人都具有道德属性。张载认为自然是存在内在价值的,虽然没有经过科学严密论证,但凭借主观的经验和情感,张载总结出天的道德属性,从而渗透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思想。《正蒙·乾称》中有这样的说法:“至诚,天性也。”2《张子语录》中也有这样的记述:“虚者,仁之原。”3所以,从中可以看出,自然不仅仅有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它自身也是有价值属性的,是道德之源。在这里不能将“诚”、“仁”看作人赋予天的,而应看成是天在运动变化中所自然体现出来的,既然天地自然具有道德属性和内在价值,那么人类的道德关怀就应该将其容纳进来。
三、张载“天人合一”伦理思想的生态启示
在我国环境已处在险峻的悬崖边缘之情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放在突出位置,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关键点。张载的“天人合一”说蕴含着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将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本土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天地万物同根共源的主张可以唤醒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牢固树立在大众心中;“体天下物”和“寡欲”的伦理规范体现出对万物的同情之心和体恤之情,能够帮助建立群众的生态道德规范,节约利用资源,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乾坤父母”的情感内蕴和“民胞物与”的理想信念表达出真切的生命关怀,有助于培养整体性的生态责任理念,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有助于唤醒人们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张载的“天人合一”伦理思想认为万物皆由气构成,即“凡象皆气”,也就说人与天地间万物源于同一物,本质上也是相同的。这是人类发自内心的对自然的亲近和崇拜,这种自然原始的“附魅”情感提醒现今的生态理念应“返魅”,回归人对自然的尊重。所以,在对待自然的態度上,人不应该把自己放在主宰者的位置;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不是主仆关系,人与万物的关系应该是存在者和存在者的平等关系。虽然人有主观能动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主动的那一方,但不代表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把人与天地万物同根共源的思想融入到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可以更好地帮助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自张载后,“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深植于古代社会中,不但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要从天那里寻求依据,而且人们的生产活动也要顺应自然规律。人对自然有着崇拜和敬畏之情,遵循自然演变的发展规律才是正确的道路。而今,生产力高度发展,人逐渐有了控制自然的能力,但却在一味反叛自然的同时遭到了自然的“报复”。所以,在处理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十分重要;而“天人合一”思想的树立,则能够自然而然地使“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在人们心目中生根发芽。
(二)有助于树立生态道德行为规范,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与人口均衡型的“三型”社会建设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国家,并且正在面临严峻的生态考验。首先,生态环境问题的覆盖范围广。水污染问题、雾霾问题突破个别区域,开始向全国范围蔓延;其次,生态环境问题复杂且难以解决。新型的污染物不断出现,由于缺乏对这些污染物质的了解,无法做到及时准确的预防和治理,即使投入大量的资金治理,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并具有难以预测的潜在风险。因此,长远来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越来越受到资源的制约,民众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会越来越凸显,因此能否建成生态文明社会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张载“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反对“穷人欲”,主张“寡欲”,并克制自己过度的私欲。这一主张对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价值,不仅有助于遏制过度消费的物质欲求,还有利于建立节约的社会风气,将人口的发展控制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推进资源节约型与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发展。张载“体天下物”的伦理规范和“民胞物与”的理想信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恤爱护天地间的一切生物,并将天地万物视若侪辈朋友,这种泛爱天地万物的伦理思想有助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冲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藩篱。因此,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是“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三个关键性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衡量指标。
(三)有助于培养生态整体责任意识,推进环境治理的生态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生态危机已经不再是某个地区或单一国家的内部问题,其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的影响力表明加强全球治理和生态国际合作具有时代紧迫性。在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设置在欠发达国家,力图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环境污染,来达到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和缓解本国环境压力的目的。这种只考虑本国环境,忽视他国生态,只看到自己的私利,忽略生态整体利益的现象,是缺乏环境责任意识和生态整体思维的具体表现。张载“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表明全球共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其中“乾坤父母”的概念将人与天地以血缘亲情勾连,并以孝亲事天固化;“民胞物与”则将道德关怀扩展到任何生命,强调泛爱天地万物,浩瀚宇宙亲如一家。这种“地球家”的理念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的全球化建设,树立全球生态安全意识。在面对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时,应当确立“同呼吸,共命运”的合作意识,世界各国积极承担起自身的生态责任和伦理义务,西方发达国家应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修复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国际合作共建共享生态文明。endprint
張载的“天人关系”伦理思想蕴含着朴素的生态道德思考和丰厚的生态智慧资源。它使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有了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发展提供了精神养料,不仅能够树立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民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而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和谐。
[作者简介:娄雅宁,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古东)
Abstract: Zhang Zai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Neo-Confucianism, and his ethnic thought of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contains abundant ecological wisdom resources. Based on the cognitive basis of “Qi-monism”, Zhang Zais ethnic thought of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includes the connotation of unifying nature and humanity, and natural law and human sympathy; ethical norm of “compassionating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and “few desires”; emotional support of “universe parents”; ideal belief of “universal love”. All these express human awe of nature and ethnical sentiment of compassionating..Therefore, in today's era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systematic and thorough discussion of Zhang Zai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ecological ethics can arouse people's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stablish ecological ethics norms, ethical responsibility and arbitrary cultivation of ecological holism consciousness.This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Zhang Zai; Unity of Nature and Man; Ethnical Thought; Ecological Enlightenment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