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粤教云”工程,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2017-10-30 22:54余宪泽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

余宪泽

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前沿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教育领域,发展教育云、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新时期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广东省“粤教云”项目在珠海的实践,探索教育云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并通过教学模式变革、名校培养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案例来论证“粤教云”在区域教育均衡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粤教云;信息化;区域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G52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9-0067-05

一、前言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帮助弱势群体是教育公平的重点,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教育教学信息化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2]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再次强调,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能力。[3]区域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信息化时代,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基本课题,是地方教育政策的主导性话语。

“粤教云”计划是《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五大行动计划之一,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云计算发展的意见》(粤府办[2012]84号)确定的七大重点示范应用项目之一。广东省“粤教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尤以“珠海”实验区最为突出,《建设“粤教云”珠海实验区,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已纳入广东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3年,珠海启动广东省首批“粤教云”示范应用实验区的建设,同期又被列入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以此为契机,按照“应用引领、技术驱动、科教结合、课程融合、协同创新”的原则,珠海市积极构建云、端结合的多模式教学环境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教育信息化向以学习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

三年来,珠海市“粤教云”项目在各方协同努力下稳步前进,创建了较好的数字化教育生态,教学应用有序推进,学科融合深入发展,项目成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到目前为止,项目已经覆盖74所中小学,占全市公办学校的1/2,参与项目实验的教师超过4000人,学生超过35000人。

二、信息化背景下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1.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顾明远先生指出,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是人权的问题。[4]所谓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从区域系统角度来考虑教育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是区域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重点考虑地区城乡之间、校际的均衡发展问题;从中观层面是区域资源配置均衡,高度重视优质教育资源在各教育主体间的分配,形成相对均衡的格局,最终实现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满足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区域范围内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在实现的路径上更加从全盘统筹、协调发展、互助共补的角度来考虑,谋求和谐统一。

2.基于信息技术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技术之一,信息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对世界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趋势之一。[5]信息技术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其成效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6]信息技术能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为代表的信息化项目极大改善了区域教育基础建设。教育资源领域,信息技术丰富了教育资源的类型和规模,加快了资源的传播,提高了优质资源的共享程度。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将优质教育延伸到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使这类地区的学生享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优秀教师培养方面,以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混合为主要形式的培训方式,让不同地域的教师同享教育成果,共话专业发展。

与此同时,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与信息技术发展轨迹有着紧密联系,如表 1所示。

三、“粤教云”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机制

“粤教云”作为广东省主导、珠海市主推的教育信息化项目,其背后所代表的信息技术具有变革教育的革命性力量。然而,“粤教云”如何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确实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规划的问题。“粤教云”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这一论题必须考虑“粤教云”相关技术的作用以及与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其核心机制与“粤教云”特点高度相关。

1.“粤教云”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基于信息化基础教育设施的保障体系

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在于平衡和发展,平衡多指教育主体拥有资源量的平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必然是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优先发展。提升教育均衡的发展有很多办法,其中最关键的是基础教育设施的均衡分配。

为推动“智慧教育”建设,将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各个环节,为全市师生提供智慧化的教育环境,珠海市教育局积极推动“粤教云”环境建设。“粤教云”教学、学习、资源平台由市局主导提供,基础性设施由区级统筹建设,个性化应用由学校自主探索。每所“粤教云”示范校升级为千兆光纤网络,“粤教云”教室100%无线网络覆盖,部分学校已经完成了无线校园全覆盖。参与实验的师生人手配置一台移动终端,非试验校的教师平板电脑也分批到位,采用市、区、校三级协同配置资源的方式开展智慧教育。

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粤教云”支撑系统主要包含硬件层、数据层、支撑平台层、应用层、接入层和用户层。其中支撑平台和应用是“粤教云”支撑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统一身份认证中心、数字学习门户、学习管理系统、学习内容管理系统、个性化测评系统等。通过“粤教云”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借助数据中心的建成,珠海市打通了10多个应用系统,建立了学生、教师、学校基础数据库,实现了4万左右师生在平台的无缝漫游。借助“粤教云”平台,大幅提升了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能力,推动形成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

2.“粤教云”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基于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数字资源具有流动性。區域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的重点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其主要内容在于打通资源的传输过程,推动教育主体间资源的流动,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缩小区域资源基础性差距。

基于现代服务业理念,提供超市式资源云服务,探索“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粤教云”智慧课堂的录播系统完美地解决精品课堂的录制、管理和共享,可以方便、快捷、高质量地形成精品课堂教学资源库,通过与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粤教云”平台、广东省教育视频网等平台对接,最大程度发挥网络资源集中管理、广泛共享的优势。

充分挖掘和利用珠海市中小学特色资源,指导、规范应用学校常态化教学资源的汇聚、编目、共享,对已有的校本资源、精品课程、课件教案、测评资源、视频资源,以及在云服务课堂、云互动课堂、云协同课堂中生成的原创性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使分散、原始的,不规范的教学资源数字化、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形成纸质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数字出版物等多种载体的优质教学资源。

以名师课堂形式让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延伸到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各应用示范校按照全市统一安排组织名师录制、直播示范性课程,建成一批优质的名师课堂视频课例、微课视频,逐渐建成体系化的名师网络课堂。为了发挥名师的教学示范作用,开展了“千百十工程”,两年完成1000课时云服务课堂环境名师视频课例建设,100课时云互动环境名师视频课例建设,10课时云协同课堂环境名师视频课例建设。开展“名师伴我行”活动,积极探索名师课堂建设与应用服务机制,让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延伸到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

3.“粤教云”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基于虚拟时空的延伸与教学模式的创新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强调均衡,更强调发展,是一种以均衡为必然要求,以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工程。面临新时期受教育者具有的“数字土著”的特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必然要适应信息社会的变革。信息时代人们倾向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各类教育问题,类似的,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利用其构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动力——“粤教云”项目是理想的选择。

虚拟课堂是“粤教云”的典型应用,“粤教云”智慧课堂作为智慧学习环境,包括学习终端、平台环境、学习工具、海量优质资源库等多方面,是支撑开展多教学模式探索的核心部分。作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粤教云”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测评学习成果,能够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

历经三年探索,“粤教云”项目变革根本之处是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创立了“云服务课堂”、“云互动课堂”和“云协同课堂”三类课堂教学模式。“云服务课堂”以云服务的方式,用数字教育资源为载体,以移动教学终端为工具,实现数字教学资源普及和常态化应用的课堂,让教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课堂处处实现有效教学。“云互动课堂”在移动教学终端和学生人手一台学习终端的环境下,融合云服务、数字教材、学科教学工具等构建新型教学环境,是高度有效信息化融合教学的课堂模式,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云协同课堂”则是通过云平台汇聚资源与服务,利用移动教学终端,学生人手一台学习终端,通过互联网通道,为异地教学班学生提供同步双向互动,形成类似同一教学班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名师/名校课程通过云服务延伸到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粤教云”教学信息流如图 1所示。

4.“粤教云”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基于“培研用”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既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接受者,又是实施信息技术的教育者,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教师除了应该具备所任教学科专业知识、满足专业教学的要求,还应该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加快自身专业发展。[7]

为推进“粤教云”项目深入实施,促进教师专业能力高端发展,珠海市依托“粤教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跨校、跨区的网络协作教研,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培训课程。创新教研活动方式,组织实施“珠海市教研活动月”活动,开展“专家报告”、“名师课堂”、“专题教研”、“培训课程”等系列主题活动。搭建“培研用”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组织教师建设“人人通”网络空间,开展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开展“互联网+”教研、“互联网+”工作室活动,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培训课程,基于网络的跨区域教研活动成为市级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

在“粤教云”项目的带动下,涌现了一批以信息化为特色的教育改革排头兵。有些教师开发基于“粤教云”平台的“快乐作业”项目,有些教师不断推动完善粤教云“云协同课堂”的实施路径,有些教师利用“粤教云”汇聚数据的特点,开展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的探索。在“粤教云”智慧课堂的支撑下,大量草根教师的“优课”成为部级“优课”,实现了华丽蜕变。

四、“粤教云”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案例

“粤教云”珠海实验区的建设,既为珠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探索教育云服务、智慧云终端实施路径的机会,也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保障。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实践证明,“粤教云”项目发挥着引领和辐射作用,有效促进了珠海市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发展。下面以几个典型案例来论述“粤教云”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效果。

1.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粤教云”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在广东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机制与新模式的背景下,文园中学云协同课以“粤教云”、“云协同”技术为平台,以两地学生为主体、授课教师为主导、协同教师为协助,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以“问题(或目标)导学法”为主线,以“分组学习”为形态,以“评分机制”为保障,实现两地远程同步“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打开中学远程教学资源共享、校际远程同课异构的新局面。云协同《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课例获“第19届全国现代教育信息化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获广东省中学生物教育学年会一等奖。

“自主、合作、探究式云协同课”以“云互动”、“云服务”为基础,“云互动”技术提高了课前个体学情分析的准确性,课中、课后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反馈,促进师生关注疑难点。具有学科特色的小组合作式探究学习,实现生生互学与教师近距离指导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云服务”即电子教材让教师不用过分关注PPT的背景,亦让最弱的学生都能很快地找到教师强调的重点,避免学生游离课堂。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上发展通过云互动能可视化、个性化,体现形成性与促进性。实践表明,当学生意识到“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通过评价得以矫正时,他更会关注自身课堂学习行为与学习态度,实现了评价的最高等级即“评价即学习”。

2.逆袭中的学校——金湾区三板小学等薄弱学校

借助“粤教云”项目改造了一批农村薄弱学校。区域内的三板中心小学、海澄小学、乾务中心小学等一批学校在“粤教云”项目实施中,找到了各自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以“粤教云”项目为抓手,建立起了适合本校特点的发展路径,珠海市西区整体教育质量和教育面貌有了长足进步,促进了区域教育质量的均衡、优质发展。

以三板小学为例,该校教师基本实现“一师一课一空间”,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在教师方面普及率超过100%。大量教师通过个人空间上传下载教学资源,精心备课,与同行交流互动。培育学校网络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活動开展从线下走向线上,名师引领的规模化效应初步形成。“粤教云”的应用模式已经实现常态化,信息化已经深度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与教育教学及管理高度融合。

3.教师专业发展——竞赛与研究

“粤教云”项目实践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意识到云教育的优越性和实用性。教育云平台从服务学生成长开始延伸到服务师生进步,成为“互联网+研修”的重要保障。初步构建了“粤教云”多维策略教师群体交互研修模式,并且基于不同的研修群体、目的、区域,形成了基于在线项目支撑的学习、基于在线课程的学习、基于课堂直播的学习、基于互动教研的学习等研修范式。“粤教云”项目丰富了教师研修的路径,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个性化服务。2015-2016年度,在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珠海市送省500节课,获得省级“优课”474节,“省优”率位居全省第一。在2016年全国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活动中,珠海市共有5件作品入围全国决赛,并且全部获得全国一等奖。2015年度广东省“粤教云”专项课题中,重点课题与一般课题珠海市立项33个,占比高达35.8%。

五、启示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领域的广泛共识,而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教育均衡发展。[8]以“粤教云”项目为助力,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珠海市形成了一整套经验。

1.顶层设计、制度保障

珠海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珠海市‘粤教云推进领导小组”,基础教育科、教育信息与装备室、教育教学研究室等科室相互配合,共同开展各项信息化工作。建立由教育技术专家、学科教研员 、学科教师组成的多元学习型组织架构。在珠海市成为广东省“粤教云”试验区后,珠海市教育局及时制定并印发《珠海市“粤教云”实施方案》、《珠海“粤教云”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等文件,提供政策保障和行动指南,每年提供2000万的经费确保“粤教云”项目的建设和应用。

2.搭建平台、谋求共赢

以政企合作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珠海市教育局搭建平台,为学校的需求和企业的供给牵线搭桥。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企业考评和退出制度,促使企业在危机感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已经实施的“粤教云”三期工程中,先后有创而新、科大讯飞、人教社、联想等公司加入到该项目,各企业产品不断完善和推陈出新,构建互利共赢的生态圈。

3.统筹规划、以点带面

“粤教云”实施过程中着重从项目参与者的任务分工和区域发展的公平性角度来思考,科学布局,统筹规划。“粤教云”应用实验校的建设由市、区两级经费配合共同建设完成,其中,市教育局经费负责硬件设备及软件资源平台的建设,区教育部门经费负责“云课室”的装修及基础教学装备设施的配备。各期项目推进重点关照西区薄弱学校,在数量、经费和教师培训方面予以适量的倾斜。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示范引领作用,扩大优质学校资源和师资的输出。探索“政府建试验,家长紧跟进”,通过试验校、试验班的成效引导家长参与到普通课室也能实现“粤教云”互动课堂的建设中来。

4.优化环境、深化应用

信息化环境是智慧教育的前提,加强基础环境建设,打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输送渠道;加强资源环境建设,不断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加强应用环境建设,让教师能用、敢用、持续用。在“粤教云”与课堂教学融合推进上,力求“聚焦课堂、服务课程、教学突破、开发探索”的新格局。以“三用”为重心,即以促进个性发展为目标,转化为学生应用;以促进专业成长为目标,抓好教师应用;以提高教育效能为目标,抓好管理应用。

5.加大培训,强化监督

以集中培训、入校培训、入校磨课方式开展“粤教云”专项培训,扫清技术使用障碍,加速教师适应步伐。以研习小组、网络工作坊等研修方式,深化专业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信息化教学案例评比和教学公开日活动,以赛促用,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学应用成效。深入教学一线监督校领导的参与力度,不定期对学校实施状况巡查反馈。

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教育的变革。我们只是探索的开始,要用信息技术支撑更高水平的教育,达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不可缺少、不能替代”的普及使用,教育就会真正走向均衡。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 http://www.edu.cn/xxh/focus/zc/201606/t20160621_1417428.shtml.

[4]顾明远.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是人权问题[J].人民教育, 2002(4):14-15.

[5]孔繁宇,王锐.信息技术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2015(15):48-51.

[6]王俊萍.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作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12):42.

[7]吴建琴.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26-130.

[8]谈松华.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思维[N].中国教育报,2015-09-23.

猜你喜欢
信息化
水利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基于会计信息化下的企业内部审计探讨
如何构建交通信息化的防护墙?
法律为信息化护航
医院会计信息化 路怎么走?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