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探析

2017-10-30 07:26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454650马中兴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6期
关键词:复查肝素次数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454650)马中兴

根据调查可知,临床上常见抗凝药物为肝素,其主要用于治疗血栓栓塞型疾病,如:不稳定性心绞痛、深静脉血栓等。普通肝素缺点明显,如:不良反应多、需监测血凝3项等,为了满足临床治疗需求,经学者研究,利用化学降解或酶解法等,将普通肝素制成了肝素片段,即:低分子肝素,分子量在4000~6000D[1]。但目前,关于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少,因此,本文以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对照分析,证实了低分子肝素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了110例患者,其中男60例,女50例,最小49岁、最大82岁,平均(65.7±2.5)岁。疾病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72例、深静脉血栓27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糖尿病肾病2例。纳入标准:①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均无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③均无哺乳期、妊娠期妇女;④均无相关性药物过敏史。随机划分为两组,各55例,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①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阿司匹林治疗,1次/d,50~150mg/d;低分子肝素治疗,1~2次/d,皮下注射,120IU/kg。②深静脉血栓,常规普通肝素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1次/d,静脉注射,5000U/次,疗程2周。③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溶栓治疗,100mL生理盐水与尿激酶,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低分子肝素治疗,2次/d,皮下注射,6000U/次,疗程2周。④糖尿病肾病,常规复方α-酮酸片治疗,3次/d,口服,4~8片/d;低分子肝素治疗,2次/d,皮下注射,4100U/次,疗程2周。

附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n(%)]

附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时间、采血复查次数、治疗满意度对比(±s)

附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时间、采血复查次数、治疗满意度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n=55) 治疗时间(d) 采血复查次数(次) 治疗满意度(分)研究组 9.6±4.5* 2.3±0.3* 97.6±1.5*对照组 14.8±4.9 5.6±1.2 90.8±2.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治疗时间、采血复查次数、治疗满意度等[2]。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软件处理资料,其中计量资料表示(±s),计数资料表示(n)与(%),组间用t、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1所示。

2.2 治疗时间、采血复查次数、治疗满意度 研究组的治疗时间、采血复查次数、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2所示。

3 讨论

低分子肝素作为常见的抗凝药物,优势显著,如:较高的生物利用率、较长的半衰期、较少的不良反应等,通常,皮下注射,保证了药物吸收率,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目前,不稳定性心绞痛、深静脉血栓、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均需要肝素治疗,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以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对照分析,证实了低分子肝素的临床价值。

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抗炎等功效,其阻止了凝血活性因子及凝血酶,防止了FIIa激活,保护了肠黏膜。与常规治疗相比,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总有效率、满意度均相对较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治疗时间及采血复查次数均相对较少,差异显著。此结果表明,临床上应用低分子肝素,减轻了患者身心负担,改善了其临床症状,利于其早日康复,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国内学者[3]以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低分子肝素组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肝素组,治愈率、满意率分别为95.6%与97.5%,未见不良反应、未见复发。相关学者经对照研究证实,联合低分子肝素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治疗时间、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均与本研究报道一致。

相关学者指出,普通肝素的生物利用率不足30%,而低分子肝素难以与血浆蛋白结合,提高了其生物利用率,高达98%,同时其半衰期可达到3h或4h,此外,其抗凝血酶活性偏低,基本未影响血小板功能。因此,它作为新型抗凝剂得到了医护患高度关注。本研究将其用于治疗心绞痛患者,降低了内皮素,避免了血管收缩,控制了机体血液粘稠度,改善了微循环,从而缓解了患者临床症状;将其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减少了蛋白尿,阻止了病情进展,避免了血栓形成。与对照组比较现实,研究组的采血复查次数较少,未监测血凝3项,同时经皮下注射用药即可,因此,减少了患者治疗时间,保证了用药简便性与有效性。国内学者[4]以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应用后,治愈率为97.6%,未见用药毒副反应。日后应深入探索低分子肝素应用,扩大其使用范围。

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如:疾病、病情、病史等,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方案,以此保证用药针对性与合理性,并在用药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低分子肝素的优点、作用机制、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禁止其随意停药或加服,根据医嘱合理与规范用药,以此提高其配合度,保证用药效果,同时也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应用于临床实践,提升了治疗水平,防止了不良反应出现,减轻了患者经济压力,临床上应给予普及与推广。但本研究由于样本量少、随访时间短,未能明确低分子肝素的远期疗效,日后应开展多中心、长随访及大样本研究。

猜你喜欢
复查肝素次数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勘 误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强化复查机制 提高抄表质量
依据“次数”求概率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