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土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7-10-29 15:52谢卓邓思杭
牡丹 2017年30期
关键词:陶土音域音色

谢卓+邓思杭

随着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内容的丰富,教学课程由以前简单的“唱与听”,发展到现在对器乐等领域的多维度拓展。陶土乐器种类丰富、发展历史悠久,拥有独特的音乐文化及美学意象,应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既可以发挥其音乐演奏方面的优质特性,亦可以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与音乐相结合的媒介,同时,还可以促进多元乐器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

现阶段,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已逐渐走向多元化,音乐教育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填充了乐器教学、合唱教学、音乐律动教学等各种音乐教育内容。一方面,现在小学的课堂教学开始逐渐吸收与借鉴国内外优秀的音乐教学方法,并融入了更加多元化的音乐素材(如乐器等),把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多元文化特征的内容以具有思维突破性的教学形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在接受生动有趣的音乐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学习、了解到更丰富的多元音乐文化。本文主要从乐器教学的拓展角度,开展关于陶土乐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探究。

一、陶土乐器的教学应用优势

按照传统的乐器分类法,陶土乐器属于中国传统“八音”之中的“土”,多以“气鸣乐器”为主,典型代表诸如埙、陶笛、泥哇呜、呜嘟,等等。从数千年前中国出现的原始陶哨到南美洲出土的泥哨,从意大利的奥卡利那笛(陶笛)再到中国的双腔葫芦埙,这类乐器种类繁多,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陶土乐器应用在教学中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

首先,陶土乐器音域较广,半音系统齐全,容易上手,演奏性较之大部分的传统管乐更具独特的优势,适合教学使用。陶土乐器历经千年的发展变迁,其音乐性已经非常完备。譬如,四川音乐学院的王其书教授所研制的“双腔葫芦埙”,填补了陶埙的高音音区空白,音域已经完全超过了传统陶埙,达到了一个八度甚至更广,且音阶衔接自然、音色饱满,可通过指法切换半音;宁夏地区的泥哇呜族乐器仅为自娱自乐,只有少数几个简单音阶的“响器”,但在回族乐器制作师杨达吾德的改革下,现代泥哇呜的音域、音阶排列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大多数现当代曲目的演奏需要;陶笛从十孔、十二孔再到復管、三管乃至四管的拓展,音域可以超过三个八度以上,半音齐全。这些陶土乐器大多采用哨口边棱音振动发声,即便是对气息口风要求较多的陶埙,稍加练习便可以上手演奏,易于教学。

其次,陶土乐器音色独特、风格多变,可适应多种不同风格的曲风,承载着多元的文化内涵,有利于综合性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宜的曲目,并可将“音乐教学”与“本土化教学”“区域文化教学”“审美教育”融会贯通。比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选择一些旋律及节奏简单、具有童谣风格的曲目,如《蜗牛》《小红帽》等;对于具备一定音乐基础的高年级孩子则可以选择具有多样风格的曲目,亦可以编配若干声部来进行乐队式教学,巩固提升教学效果,如陶笛多重奏《拉德茨基进行曲》等;教师可以按照本地化音乐的特征,抑或是中国传统音乐特征编配一些学习曲目,比如《阿里山你可曾听见我的笛声》《千年风雅》《东风》,等等,将传统音乐文化和审美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发挥综合性的教学价值。

最后,陶土乐器除了方便携带外,还有一个独特的外观特征:外观造型样式丰富,可提供造型方面的审美教育,其将表情艺术与造型艺术之间的审美性融合统一起来,可使受教者获得更丰富的美育体验。比如泥哇呜,从造型上来看有大鸟鱼笛、小鸟鱼笛、牛头埙、牛角箫、巴郎笛、秀笛、韵笛等不同造型,其花纹图案、线条等都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基本与其音乐美学意象是相呼应的(比如低音的牛头埙会选择更粗犷、沉郁的线条);陶笛目前市面上存在的造型多达数千种,既有常见的潜水艇形,也有瓢虫、人偶、海豚、花朵甚至碗筷等独特造型,在教学中使用可以吸引受众(尤其是小孩)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陶土乐器类应用在音乐教育里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教学日益追求培养创新思维、研习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下,陶土乐器一定会在小学课堂音乐教学上有着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二、陶土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应用

(一)乐器的基础感知教学

根据音乐学习心理阶段划分,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处于童年期,此阶段小学生的神经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脑功能迅速发展,认知水平也逐渐地在由具象向抽象过渡,情感与意志不断地丰富,个性也在不断地凸显。基于此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加入陶土乐器教学,应采用多种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快捷地学习乐器演奏技巧,深入地探索乐器的创新及其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首先,感知陶土乐器的音域范围,培养基础乐感,以及对音阶排列的认知能力。陶土乐器本身的音域较宽,且具备丰富的音色,既容易上手演奏又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演奏技法,适合于表现各种风格的乐曲,并在不同音域表现出多样化的音色。课堂中,教师可首先让学生自由摸索乐器的发声,并借用乐器来模仿动物的叫声,例如:依据小鸟、小狗和大狮子等动物的叫声,在乐器的音域上分别表现并加以区分,以此来探索乐器的宽广音域。利用乐器的宽广音域,教师将学生们分为高、中、低音三个小组,并给出三个音名,让他们在三个音区内练习演奏。最终组织三个小组合奏,这样一个优美的混声就从同一个乐器中产生了。之后,再进一步利用音域的优势,给出三个小组三段旋律,进而展示一个由高中低三声部组成的旋律。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分别演奏了三个声部,他们对这一乐器的音域有了基本的认识,此可激励其产生进一步探索这一乐器的兴趣。

其次,感知乐器的音色特征。陶土乐器的音色与很多常见的管乐器音色不同,同种乐器、不同声部间的音色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乐器的结构来说,陶土乐器都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共鸣腔体,共鸣多以“空气团”振动为主(笛、箫、单簧管、小号等管乐器多以“空气柱”振动为主),音色较难分辨;陶土乐器的演奏方式也与其他管乐器稍有不同,音域极为广阔,部分乐器还可以通过俯吹、超吹、双管和声等技巧来制造各种独特的音色,增加了听辨的难度。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辨识出陶土乐器的音色,我们可以采用对比的教学方式,将它们作相应的听辨对比,比如埙与西方管乐器长笛、陶笛与中国民族乐器竹笛之间做对比,虽然几种乐器音色有相似之处,但细微听辨后,学生依然可以找到不同。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可将这些乐器应用到一段被剪辑过的合成音乐中,使这段音乐既有哨笛吹奏的旋律,又有竹笛吹奏的旋律,也有陶土乐器不同声部演奏的旋律。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用由三种以上乐器合成的音乐作为开场,先让学生听辨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乐器;接下来,引导学生区分听到的乐器音色,并告知分别是什么乐器的音色;最后在得出的三种乐器音色中,着重对陶土乐器的乐器音色进行分析辨认,以让学生对于陶土乐器有更全面的认识,加深学生对音色的感知。endprint

(二)文化思维培养与启发创造教学

陶土乐器能促进文化思维培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土乐器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根据其拥有宽广音域、半音系统齐全、声部丰富等特点,教师在课堂中可将这类乐器放入学生管乐乐团的建设和排练中,加以实际的教学应用。由于许多陶土乐器本身具备高音明亮、中音突出、低音深沉的不同音色,加之容易上手吹奏、音乐风格多变等特点,因此陶土乐器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深受他们的喜爱。

陶土乐器有很多是在传统乐器的基础上改良、创新制作而成的,其乐器本身承载着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和风俗民情,凝聚着千百年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民众的艺术精神。在学生们了解了乐器形成的文化背景后,便会自然而然地关注中国更多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应将更多带有明显中国文化元素的陶土乐器,例如陶埙、泥哇呜或带有中国设计元素的陶笛等樂器引入音乐课堂,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乐器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承担起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重任。将陶土乐器引入音乐教学,不仅可使学生学习、掌握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了解乐器,也可以促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多元地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借此提升小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产生文化认同感及文化自信,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乐器就是在学习乐器承载的文化精神,了解这些乐器传承的文化精髓,因此,在乐器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演奏乐器,更要让他们学会体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原生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丰富、多变的音乐。在音乐课堂实践中,学生们通常会对造型特异、音色独特的陶土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教师应给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一件陶土乐器,并在教会他们乐器基本的演奏技法后,让学生自由探索乐器的独特性,比如探索另类的音色。之后,教师用陶土乐器表演中国民歌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讲解这一乐器的制作材质及其缘起与流变,加深学生对艺术发展的感知,进而理解陶土乐器承载的多元文化,将自己对民族文化的感知融入音乐曲目的演奏中。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充实课堂内容,还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培养其多元文化思维。

当然,陶土乐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目前的奥尔夫教育中,有的教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到乐器的原生文化环境中去感知乐器,让学生通过音乐了解更多知识。比如,有的教师会将教室中的木凳子作为鼓,并告诉学生,鼓在壮族的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击鼓是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有的学生把身边的废纸收集起来用一根线将它们穿挂在墙上,用笔敲击大小不一的纸张,发出不同节奏的乐音,以模拟东南地区某些乡村的生活民俗仪式。这些均是非常好的教学实例。在课堂中若有条件,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编创不同风格的陶土乐器音乐,或者构造出一个假想的文化环境,让文化体验融入教学活动中。有条件的,甚至还可以让他们直接参与陶土乐器的设计制作。学生们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他们通过设计制作陶土乐器,可加深对某种文化的理解,进而便会有意识地利用身边的素材去创造特有的音乐,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性,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提升自身音乐的感知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反思与总结

以上是笔者对陶土乐器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上的一些尝试。目前看来,这样的尝试在课堂实践中取得了一定创新性的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的整体反响较好。

从音乐教育的多样性出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陶土乐器,不仅可以丰富和拓展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还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乐器,扩展学生的认知,了解音乐的多元化特性;从研习乐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将文化传承与乐器教学相结合,可使学生在乐器的学习中了解多元文化的精髓,使他们更深刻地认知中国文化,进而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由此看来,将陶土乐器应用在小学课堂音乐教育中意义重大,其促进了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也为其他管乐器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育中提供了经验。

(四川音乐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系 2017 年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 + 创意乐器产业——中国管乐器的数学化定制、教学与文化体验项目”(项目编号:201710654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陶土音域音色
中国古代陶土发音玩具——陶哨创意设计研究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爱健身的陶土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午晤念
午晤念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