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庆
米卢蒂诺维奇以“快乐足球”的竞争理念,一路过关斩将,第一次带领中国的足球队伍走出亚洲,奔向世界,今天提及还令人肃然起敬。其实,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又何尝不希望这样。三十年来的教學工作,笔者始终恪守“语文是诸学科中的快乐学科”的理念,挥汗执教,勤奋不辍。回首来向耕耘处,几多艰辛 ,几多收获。
语文教师幽默风趣的谈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宽严并施的课堂管理,热情真挚的鼓励表扬以及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对语文无条件的兴趣爱好……都是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的重要因素。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快乐起来,在快乐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这,该是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理想。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塞外落后地区的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引入电化教学时间不长。老师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我想,信息化教学资源与语文课程的科学整合,无疑会给快乐的语文课堂再添欢声笑语,静心思考,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提高兴趣,开阔眼界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癸卯学制》的颁行到当代新课改的实施,语文学科真正找回了些许自信。而电化教学走进课堂,让农牧区的孩子从“一面黑板一张脸、一支粉笔一节课”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真正感受到手中的文本如此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这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学习语文知识的内容和方法,从而让一颗颗绿色的心灵与社会的脉搏一起跃动,让一片片沉寂的思维与时代的文明一起飞扬。
二、省时高效,有的放矢
语文教材均是专家们精选的文本,涉及到作者的生平创作、成文背景等,这就会引出一个多讲与少讲的问题。有的教师把握不好分寸,则把的语文的起始课讲成了历史课。合理地使用课件,节省了语文学习的时间,扩大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师生教与学的效率,使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教学更趋指向性,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课件的使用也让教师的板書明、精、巧、美。教师撷取授课精髓,列出板书,不可或缺的复杂内容辅以多媒体课件,学生了然于目,明白于心,快乐地学会了语文,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图文声像结合,拓展了知识范围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凝重,“采菊东篱下”的闲适,“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执着,“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热烈……光靠教师的渲染、学生的想象,很难与诗人的情态 、心绪对话。电化教学,则拓展了知识的范围,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图与文结合,声与像相配,更加直观立体,让静止的意象鲜活而灵动,易于学生的理解。
四、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合理整合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曾有一位资深教研员对本地区的教学现状这样评价:教学观念是二十年不变制,教学方法是二十年一“灌”制。虽有些偏激,但也有些道理。非满堂灌,即满堂问。教师口若悬河,生怕漏掉备好的知识点,学生提心吊胆,生怕老师问到自己,淡化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电化教学的合理应用,无疑能够让教师从繁重的说教状态中解放出来,由“讲”的角色转而为“导”的角色,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转变观念,成功地组织讨论,科学地设计练习,则突显了课件的优势。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听读说写的训练,那该是个幸福的过程。
当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质上是以课程目标为核心的,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所以,作为落后地区的多媒体教学一时受到热捧,也许可以理解。但是,把是否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显然失之偏颇。实践中发现有这样的极端:听录音替代了师生个性化的阅读;泛滥的图片取代了学生的创造想象;面面俱到的课件设计人为地拉长了教学进度;演示文稿代替了教师的板书;第二课堂活动品位不高而忽视了学科思维的渗透;教师沦为幻灯片放映员而放弃了课堂的主导地位。凡此种种,都没能够做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令人心痛。
仅有热闹的课堂气氛而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那不是快乐的语文学习;只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合理整合,才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快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