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当下高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途径

2017-10-27 07:26胡祎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胡祎琳

摘要:当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但对高等学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更高的挑战,也对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结合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特色下,探索与市场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力与竞争力,成为每一位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平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个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1-0193-02

我国的平面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各大高校在教育教学中,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不断探索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造成专业出口拥挤,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因此,对于当下的平面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探索与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新性教学体系,成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缺失、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团队意识的欠缺等问题,逐步成为当今就业竞争激烈与社会对人才需求间的矛盾。虽然高校扩招后的生源素质与紧缺的教育资源对人才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根本原因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及专业技能的训练,导致因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缺失应用优势。目前,高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形式忽略了对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平面艺术设计是一个边缘性比较强、学科间交叉明显的学科专业。目前对于平面艺术设计教学形式存在过多的纯美术造型和色彩训练,甚至在整个课程设置上,过多地偏重基础训练,从而使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缺乏应有的活力与创造力,缺失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积淀与内涵,因此,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传统的平面艺术设计教学体系逐步凸显出不足与缺陷。

2.专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专才教育是平面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一个基本特点,但其逐步与当今社会需要全方位、多层次人才的矛盾日益凸显。当今社会需要综合性人才,即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业性,又具有学科领域的通识性。现代平面设计教育专业是一个划分很细的学科,过度职业化教育的倾向成为专业教育不可回避的趋势,必然会在培养个性化人才中严重抑制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教学制度束缚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丰富学生的工作经验最佳的途径就是搭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教师走入企业,企业进入课堂,建立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尽管各大高校在不同程度上与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但由于学校的教学机制及课程设置对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导致实践教学的执行难度增大,甚至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情况。

二、高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途径

高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要凸显出专业特色、专业优势,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构建以设计管理学课程为引导的课程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在经济市场化的浪潮中不断探索与发展。平面艺术设计教育也从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逐步转向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的视觉识别教学,尽管在教学上不断地进行改革,但在基础教学上依旧沿用传统的三大构成,以注重学生技能创作为主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对其自身的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尤为重视,因此,设计管理学逐渐成为设计师与企业之间沟通不可缺失的内容。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将导致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基本的技法练习,忽略对设计思维的深入思考,缺乏完整性与高度性认识企业形象策划的能力,无法从市场运作方面深入理解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规范。

2.打破学科间的边缘界限,建立多形式多模块的课程结构。平面艺术设计学科作为一个边缘性学科,其专业性特点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是综合性人才。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平面设计在承担传递企业信息的同时还传递着企业精神及文化内涵。因此,要培养出綜合素质较强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学科界限,进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汇,加强文学、哲学、艺术及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学习,以促进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当然,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结构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模式,这种课程结构模式不但对学生的知识面和个性发展起不到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与创新力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就需要打破传统的课程结构模式,建立多形式多模块的课程结构,从而加强学生的个性化、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加强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校企合作办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通过聘用以外,还需要不断更新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专业知识更新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将学校的教师派送到企业进行顶岗学习与锻炼,通过实践体验,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深化理论知识点,并及时地接收到行业的前沿信息。同时也可以将企业里实践经验丰富,具备讲授能力的设计师聘请到学校里授课,如此一来,不但可以通过他们自身宝贵的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将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要求等信息传递给学生。当然,校企合作除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创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还为学校建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

4.注重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能力。当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被应用到平面设计时,其为我国平面设计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电脑在制作速度和制作质量上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和设计效果,也对设计师潜在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凸显出设计教育的重要性。然而,随着电脑和设计软件的不断普及,平面设计个性化的创意逐步被设计程式化的内容所掩盖。创造性是设计的本质,个性化设计源于创造性思维。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需通过设计原理及设计内容等知识的讲授,挖掘学生的个性兴趣与创造性思维,倡导具有鲜明文化内涵和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个性化设计。

5.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经济与文化发展国际化的今天,国际化的视觉语言对平面设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激烈的商业竞争越来越离不开设计,这种市场需求无形对平面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标准。现代的平面设计为了让作品描绘出更广的画面,展现出内在的人性化和文化的多样化,将设计元素按照需求进行重新分配组合,并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段和表现方法加以运用到创造中。未来的平面设计,除了要求设计师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能运用各种媒介对新的视觉语言进行灵活运用。这要求我国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必须与与时俱进,与国际发展相接轨,用人类共同的艺术语言进行多元化设计。因此,我们在平面艺术设计教学上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借助情景教学的同时融入诗歌、舞蹈、戏剧、音乐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提高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但让学生对好的设计作品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设计的创新精神和对艺术的探索欲望。

结束语:在经济多元化的21世纪,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但对高等学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更高的挑战,也对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我国平面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为培养出符合当今企业要求的平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我们需要在平面设计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改革途径和教学方法,构建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郝奇.新形势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

[2]李砚祖.设计艺术学研究[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

[3]袁静.平面设计教学初探.[J].设计艺术,2006,(1).

[4]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索[D].南京艺术学院,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