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爽
摘要:格鲁吉亚教育家、心理学家阿莫纳什维利创建了苏联合作教育学理论,同时针对俄语教学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法。但遗憾的是,他的俄语教学法并未得到国内学者及俄语教师们的重视。
关键词:阿莫纳什维利;俄语教学法;语言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1-0172-02
Ш.А.阿莫纳什维利(1931—)是格鲁吉亚教育家、心理学家,教授,曾是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他主张“以个性观点和人道态度对待儿童”,提倡建立和谐、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消了传统教学中的分数,创立了“学校无分数教育体系”。
上世纪60年代,阿莫纳什维利在格鲁吉亚创建了第比利斯第一实验学校,自此开始了数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学实验中他像普通教师一样教授格鲁吉亚语、俄语、数学、图画等科目。他所提倡的人道主义、乐观主义教育原则、合作教育学等理论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但他对于语言教学法所做出的贡献却长期被忽视。鉴于此,本文拟就阿莫纳什维利的语言教学法这一主题,尝试作一粗浅的论述。
一、阿莫纳什维利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阿莫纳什维利语言教学法以人本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人本主义理论强调智力和情感相结合,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目的在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智力、情感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合作学习理论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
1.人本主义教学观。人本主义提倡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阿莫纳什维利认为要使学生“自愿地、乐意地接受”我们的“教育意愿”,“使他们成为我们在对他们施行教育中的同盟者和战友”。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他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教师要不断地变化,以配合学生的学习。
2.人本主义学生观。人本主义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无穷潜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激发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真正使学生全面地发展并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强调学生有发挥潜能的内在倾向即自我实现的倾向。
3.人本主义师生观。人本主义者倡导平等的师生观。教师应尊重学生并充分地信任学生,并深刻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才能使学生摆脱权力主义、强迫命令的教育所带来的威胁和压力,从而更好地去学习,最终引导学生走上自我教育的道路。
二、阿莫纳什维利的语言教学法
阿莫纳什维利反对前苏联以用母语讲解、翻译和母语与外语进行对比为基础的“自觉对比法”。注重掌握语言形式、系统结构和规则的同时,提倡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外语,充分发挥交际性原则,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实现交际和会话,兼顾了语言功能方面的培养。
1.教学目的。传统的教学法认为俄语是屈折语,学习的目的就是掌握大量词尾变化、培养学生的智力逻辑能力,阿莫纳什维利认为俄语作为交际工具,决定了俄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认识俄语这门语言,而是掌握并运用俄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而且要激发和提高学生有效地去掌握语言的自觉性。
2.教学方法。阿莫纳什维利摒弃了传统的通过列举事物名称的方法讲解词汇,也反对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这些方法往往使得学生语法和词汇掌握得不错,但是却不能使用语言去进行交际。阿莫纳什维利倡导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交际性原则,要求教师从教学的最初阶段起就引导学生使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交际,或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交际的模拟交际。使学生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树立与教师相同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课堂活动感兴趣。此时,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使用所学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望和要求,在交际中实现从积累知识向在实际交际中运用知识的转变,“让学生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各种有系统的练习自己得出结论,理解语言规则。”进而掌握语法结构正确的俄语言语。
3.语言学习环境。阿莫纳什维利提倡从整体上感受俄语,“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更经常地创造‘非教学的语言情景。所谓‘非教学的语言情景,这就是说,在教学中学生不觉得这是我在教他们学习俄语,而是觉得需要与我交谈,想告诉我点什么,想与我交谈一会儿。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游戏来创造类似的情景。”这种“非教学”情景应尽量使学生察觉不到,应让学生觉得教师真正感兴趣的不是所说出的俄语,而是他们所说的事情本身。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感受俄语,建立“语言嗅觉”。
4.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阿莫纳什维利十分注重外语教学材料的难度的选择。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阿莫纳什维利认为要实现学生由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的跨越,要为学生设置一些障碍,也就是说选择的学习材料要有一定难度。如他所提示的“一方面,教材不能脱离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教材的难度要超过现有发展水平,即教材要有一定的难度,否则发展就失去了基础。”
其次,选择教学内容时运用“自由选择感”原则。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设置一个大纲允许的自由选择的情境或创造条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但要做到使学生自由选择的学习对象恰恰就是教育要求的、必要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愿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满足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感。
再次,重视教学材料的教育性。选择语言学习材料的出发点不应只关注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本身,还应注重其思想内容的教育性,帮助学生塑造个性、树立善恶分明的价值观,阿莫纳什维利将其称为“单词和句子的英勇精神的原则”。
最后,外语教学材料的重复性问题。在阿莫纳什维利看来,外语学习应该是一个循环过程,不需要每次上课都给学生讲授崭新的内容,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数量(比如10-12篇故事或诗歌)适宜的材料,在课上轮换着读给学生听。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能够听懂越来越多的单词和熟语,对于篇章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学生们从熟悉的篇章中不仅潜移默化地获得了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而且还得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了课堂参与度。
5.学习成果评价方法。阿莫纳什维利倡导用“评价”来取代形式的、抽象的“分数”枷锁。对学生的学习作深入且多方面的内容评价,评价的形式也可以由传统的教师一人评价转换为学生自我评价、集体评价、师生共评等形式。评价的对象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的结果,还可以包括各个教学过程。这样一来,学生不再把兴趣放在追求分数上,而是转向追求掌握知識和发展能力上来,学习变成发展认识渴望的过程。
6.对待错误的态度。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传统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以免这些错误最终变成习惯。阿莫纳什维利则认为学习语言时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发展语感,首先要让学生觉得学会说俄语一点儿也不难。不应该使学生们在说俄语时怀着恐惧感,“就让他们去借助手势和本族语词汇说俄语吧,就让他们说俄语暂时带点错误吧!主要的是要激起他们用俄语交际的愿望,发展语感。”
阿莫纳什维利甚至利用教师的“故意犯错”促进教学,他认为“教师的‘差错是使学生思维活跃的一个因素”,“教师故意出‘差错可以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激起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
三、结语
阿莫纳什维利所倡导的教学法迄今为止在国内学界都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他所提倡的整体语言教学、交际性语言教学原则,他所倡导的“评价”方法,不纠正学生错误旨在发展语感的思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时至今日,阿莫纳什维利独特的教学观、语言教学法仍有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之处。
参考文献:
[1]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M].朱佩荣,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43.
[2]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么样?[M].朱佩荣,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M].朱佩荣,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黎政,章柏成.语言观与语言教学观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51-54
[5]安秀梅.从行为主义到人本主义——语言学习理论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6):122-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