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汇波
摘 要 有的教师认为评价即考试,考试即是评价,平时多考试,即是多学习。日常教学中以考代学现象严重,考试及考试相关活动占比极大,毕业年级几乎是应考教学。考试等同于评价吗?考试是学习吗?这其中的问题要弄清。中、高考是社会选拔性考试,不是学习,不在教学的学习评价范畴内。选拔性考试没有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做中、高考题不应成为教学常态。日常教学中的学习测评是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应确立其学习性,做足学习性;应矫正教学中学习评价的偏颇,不以考代教,不滥用选拔性考试。
关键词 考试 选拔性考试 学习评价 有效教学
一、教学中的学习评价与社会性选拔考试活动分析
中学课堂教学中,考试及相关活动占比极大。非毕业年级的日常教学中,有期中考、期末考、模拟考、阶段考、月考和周练等考试,加上考前指导及考后讲评,考试活动时间超总课时数的一半。毕业年级更甚,师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应对考试。
考试耗费了大量時间精力,学生的学习得到促进了吗?或者更直接的问题是,考试是学习吗?考试可代替学习吗?学生通过考试可以提高素养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须认可现状,可正面强化考试活动。如果回答是质疑或否定,因考试而做巨大付出包含失误,就应该反思,应该调整或矫正,回到真正的学习上来。
考试是学习吗?考试可分为“标准参照性考试和常模参照性考试”,前者“主要用于检查教学效果和反馈教学情况”,而后者“主要用于各种选拔功能的考试”[1]。选拔功能的考试不是学习,如公考、高考等属于选拔人才的考试,教师、律师、医师等各种资格的考试,都不能说是学习,只是测评、鉴定素养能力或专业水平,如高考,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的“选拔性考试”[2]。社会性选拔考试如能促进学习,就成为学习的一个环节,如自主的考前备考。但这种可能发生的学习并不必然,即使发生了学习,也与社会性选拔考试的组织无关。组考者不组织考前学习辅导,组考或考务工作也不存在促进考者学习的思想,其目的很单纯,即是鉴定。被考者前往参考接受鉴定,不会认为自己是前往参加学习。
教学中的评价,如果是与社会性选拔考试一样的运作,只单纯鉴定知识水平,就不是学习。但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显然与社会性选拔考试不一样,是学校、教师“在场”组织指导下的活动,显然是意在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或是评价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教学中的评价,属学习范畴,即使是测评,也应以学习来审视。如此,可得出如下结论。
1.初、高中学段的终末才存在社会性选拔考试
社会性选拔考试不是学习,但因中、高考的适应性工作归入学校教学范围,可存在于相应学段的最终阶段,是学生离开学校前的备考指导,或是几个模拟考试,熟悉某种考试规则,获得应试技巧。
2.常规教学中的评价活动不是社会性选拔考试
日常教学中的学习评价,是教师组织的,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价值判断,是教学意图实现情况的评判,不应该设置为社会性选拔考试。
3.社会性选拔考试不应成为教学常态
学校教育教学中以文化学习为主,充塞社会性选拔考试的教学策略会影响教学效果,降低教学效率。社会性选拔考试成为常态或占比太大,都是错误的。
4.评价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学习中的评价,形式丰富多样,卷面测评、提问、检查、学生展示等,都是评价活动形式,都具有学习性。从学生角度而言,卷面测评是“考试”,课堂教学中许多活动都是“考试”。于教的角度审视,考或测评,是评价活动,是为促进学习而为的。
二、评价活动的学习性现状
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有的教师依思维习惯,常称为“考试”,这也反映出教师对评价意义理解的狭窄或偏误。教学活动中评价活动的组织,因认识及内容、时机、方式不同,学习性差异较大。
1.为考试而考试的“评价”
要求学生做考卷,只鉴定学生知识水平,没有考前准备的组织,也没有考后的提升性指导,考试时虽有教师在场,但不存在指导学生学习提升的意义,如社会性选拔考试般运作,不是教学组织,学习含量很低。如有的教师仓促间抛出一份试卷要学生做,做完了只给分数了事,就有此倾向。
2.“评价”成为打压学生的手段
评价是突然袭击,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考试测评,学生自然会做不好,会暴露存在问题,教师不是就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而是以此批评学生,打击学生,借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这种评价,虽有教师在场,显然是手段误用,影响是负面的。
3.以“考”促学
“考”是学习测评,“考”前渲染氛围,强调意义,学生有紧张感,积极复习备考;“考”后教师认真讲评,促进学生提升。把“考”作为促进手段,有相应的学习意义。应该说,当前教学中所通行的各种考试性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有积极意义,学生因有“考试”压力,“备考”积极性得以提高;教师得到有效反馈,有利于教学调整。但功利性、应付性强,容易形成只“考”才学的习惯。且“考试”密度大,占用时间精力多,从时效比上看,高耗低效也是客观的。
4.评价是序列性活动中的一个环节
学习活动具有系统性、序列性,有完整的流程:设置任务—学习指导—探索过程—评价—小结提升,评价是一个小测评,成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这种做法在日常教学中很典型,如学完某一学习内容,小测一下,马上补缺补漏,“当堂过关”[3]。
5.评价是综合性学习
评价不只是测评,既可以理解为学习过程的一个环节,更能理解为综合性学习活动。布卢姆把学习认知向度分为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他认为评价是为“促进学生的保持”,是“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活动时涉及认知向度里其他层次的学习活动,是较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具有综合性[4]。实际评价活动也可见其综合性,如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即学生懂不懂或懂多少的表现,是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评价形式,而具体学生展示既涉及学生所学知识内容,又反映出其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就是综合性活动。endprint
三、确立评价活动的学习性
教学中应确立评价即学习的思想。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或是提问、检查等形式的评价活动,其核心是学习,都应该以学习为出发点进行组织,最大程度地赋予学习的意义。
1.确立评价活动的学习主体意识
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单向度,致使学习主体性缺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5],评价是学习,应确立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提升学习成效。
组织评价活动应突出学习主体意识。可由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自主讲评试卷、生生互评等。某一学生要评价他人,须深入学习准备评价内容;另一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因接受同学的评价,其表现也会很努力,主体意识更突出,得到的锻炼或启发更多。如测评活动,教师可把测评工作完整地交给学生,要求进行“出题演练”,指定检测内容,设置具体题型,要求学生附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突出评价的学习综合性
评价既是学习活动,就不能局限于“测评→给分”的简单思维模式,而应视为综合性活动,应综合考察知识、能力、态度、方法、习惯等维度的学习。
评价应能反映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符合评价“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2]。如学生展示评价学习情况,教师在学生展示的关键处插入适当的质疑性提问,学生就须整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应组织,才能解疑,这样的评价很具有综合性。
3.做足评价活动的学习性
如前所述,评价形式是多样的。即便是测评,也非唯“做题给分”一途,可采用半开卷形式,可小组共同完成一份练习,可小组答辩,可学生参与命题考试[6],更应提倡以提问、展示等学生具体活动的方式动态性地评价,评价与具体学习细节结合,学习性更强。如合作小组活动中的学生展示,不单纯以学生能否展示完成评价,而应设置互评,设置自主小结,还可再展示,让学习提升到方法、策略层面。
测评是较为独立而常用的评价形式,以评促学,重点放在“促学”的组织上,努力实现“促学”的目标。做足评前与评后工作,学生“临时抱佛脚”式的评前恶补,或是亡羊补牢式的评后补缺补漏,都有其积极意义,可视为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应理性地对待评价对学习的促进性,给学生充裕的评前准备及评后反思梳理的空间。
四、矫正评价活动偏误的基本策略
1.不以考代教
日常教学中“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现象严重,这种偏差致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7]。有的教师把中、高考仿真题、模拟题当成教学的全部,认为大量做考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一份试卷限于篇幅,能容纳的内容极为有限,但命题设置追求覆盖学科的各个部分,内容就只能涉及部分知识,考题所包含的知识是零散的,既不连贯也不构成整体。教师希望通过学生大量做题提高成绩的意图是错误的,不可能实现。“刷题式”的教,导致学生练习盲目,学习停留于原地踏步,浪费时间精力。如果陷入以考代教的泥淖,三年学下来,学生知识水平很难有大的提高,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甚至是产生排斥,对学科心生厌恶。
2.不为考而学
学生为考而学,学习被动,往往是被逼着考试。至最后应付过考试,不考了,摆脱考试了,就把书本、备考材料撕碎,一把火烧掉。为考而学还可能造成学生的考试恐惧综合征,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初、高中三年的学习不只是考试,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应把学生裹挟进为考而学的不良状态中。学习是为提高自身生存能力、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评价应使学生体验到探索过程的愉悦,感受到进步及自我实现带来的快乐。
3.日常教学中慎用选拔性考试
新生一进校,马上用中、高考选拔卷考一下,大多新生考得灰头土脸,且被告知三年内就是做考卷的学习生涯。现实中的三年初中或高中的真实生活,就是无穷无尽的选拔性考试。如此的出发点及相应的日常教学落实,是偏误的。适当的社会性考试练习是可以的,可促进学生掌握考试技能,提高临场应试能力,但要认识到社会性考试没有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只能放在即将参加社会性选拔考试阶段。即便是毕业年级,也不能无限放大选拔性考试的作用,要控制好日常教学中的考试占比。
4.评价内容应精准
评价应具针对性,学生的发展内容不限于学科知识学习,还应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各个方面进行精准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即便是卷面测评,因学生层次不同,也应准确把握。资讯时代,考试信息纷繁,印刷高度自动化,教师给学生一份试卷便捷快速,仓促与随意的不在少数。完全依照中、高考模式的试卷,很难适合各种层次的学校,很难适合各种学习情况的学生,评价中水分或泡沫比例大,针对性很差。对习惯于搬用中、高考试卷,不断组织大考的教学方式,应做较大的调整,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做取舍是必要的。需要哪个类型哪部分内容的练习,可萃取整合,形成专题性练习,所做的评价就有较强的针对性。
中学日常教学中的考试占比过大,以考代学现象突出。正确认识教学中的评价,认识社会性选拔考试与教学中学生学习评价的区别,合理安排学生评价,理性控制选拔性考试,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云霞.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1(11).
[2]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总纲)[S].2016.
[3] 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洛林.W.安德森,等,著.布卢姆教育目標分类学[M].蒋小平,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言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 徐虹,高伟.美国大学考试形式及其对我国考试评价改革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3(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S].2014.
【责任编辑 郑雪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