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县级电视台如何办好“三贴近”的节目

2017-10-27 22:24任东芳
科技传播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三贴近电视节目

任东芳

摘 要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作为电视业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在这样一个具有时代挑战性的形势下,只有贴近本地实际,贴近身边百姓生活,贴近群众心中所想去办节目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才能保留住地方电视台有限的生存空间,才能体现县级电视台存在的实际意义。本文就如何办好“三贴近”电视节目,浅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 县级台;电视节目;三贴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6-0015-0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办好电视节目,搞好宣传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在电视节目中,真正做到“三贴近”,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在节目定位上坚持“三贴近”

县级电视台在展示全局,表现重大权威等方面不占优势。但在快速展示和挖掘地方性节目上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处在基层,便于深入百姓,接触生活,更容易做好贴近性电视节目。“贴近”是县级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优势,不应该盲目模仿大台,而应脚踏实地从自身实际出发,扎根地方,放眼群众,把目光投向普通百姓。

大安市属于农业县级市,电视台地处农业前沿,收看电视节目80%以上是农民。我们首先把节目定位在农民朋友身上,把电视镜头更多地对准农民朋友的生产生活,先后开办了《农家十二月》《百姓生活》等栏目。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狠下功夫,集中力量抓好新闻节目和地方性栏目节目。在不同的时间段,抓住不同的观众群体,扩大收视率。

2 在编辑理念上坚持“三贴近”

电视节目的构成和定位是基础。节目的编辑是电视工作者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县级电视台每天也都有大量的新闻信息,选择什么类型的内容进行播出,就电视节目而言是非常关键的,遵循“三贴近”原则可以为信息选择提供一个科学化的播出标准。从编辑理念层面坚持“三贴近”,使整个节目都在关注观众的需要。编辑的关注角度也要从实际出发,从选稿和编排上把住关口,这是“三贴近”电视节目的核心环节。

大安市每年一次的党代会、人代会,一系列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大事,都要提上会议日程。要让普通百姓详细了解会议内容,只靠编辑会议动态消息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在做栏目之前,编辑同记者一道深入普通百姓中去,了解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将市委、市政府的利民举措,传达给广大群众,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受到了领导和百姓的好评,都称赞我们真正做到了“三贴近”。

在日常报道中,栏目编辑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与新闻报道重要性的关系。不是说只要“三贴近”的稿件都可以编辑播出,这是非常模糊的认识。有些东西其实只是生活中的碎片,有的是生活中常态的事情,毫无报道价值。因此,在选编“三贴近”稿件中,必须坚持报道内容的重要性、指导性、典型性、新鲜性。对于意义不大的生活琐事,不给予播发,对真正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经济生活领域的事件加强报道,才能保证节目的高质量。

3 在采访作风上坚持“三贴近”

采访作风的“三贴近”,不仅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职业良知和职业操守的要求,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的必由之路,更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抵御各种诱惑、戒除浮躁与平庸、破除迷信与懒惰、健康成长的最佳平台。

一个记者,特别是县级台记者,只有深入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才能捕捉到鮮活的素材,才能抓到群众关心的问题。在市场蔬菜价格变动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深入到菜市场、超市、社区进行采访,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信息与稳定人心的

作用。

2014年7月的一天,我们的记者在田间地头采访时发现,一个农民,蹲在地头,扒着垄台上的土,愁眉紧锁。记者意识到这位农民朋友一定是遇到了麻烦,出了什么状况。他看到我们来了,眼含泪水说:“我买了坑人骗人的假种子,上当了。这么大的一块地,没出来几颗苗,这下全完了,肯定会颗粒不收了。”我们的记者听了之后,第二天回单位,跑到农业局和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咨询、调查。之后采写了一篇《如何选购玉米种子》的报道。同时随同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对种子销售市场进行了二次排查,对销售不合格种子的商店进行了处罚和曝光,对农民的损失情况进行了补偿。这一举动,受到了农民朋友的交口称赞。实践证明:要想让电视节目实现“三贴近”,记者在采访作风上必须做到“三贴近”。只有持之以恒地深入到基层,才能把根深深扎在百姓中间,才能不断吮吸民众间的丰富营养,才能多拍摄出乡土气息浓郁,地域特色鲜明的作品,才能为人民群众所认同,也才能真正做到与群众的心灵不断

贴近。

4 在写作方法上坚持“三贴近”

“为看而写,为听而写,写群众想说的话,写群众能听懂的话,”这一点对电视栏目节目尤为重要。电视语言必须口语化,尤其是面向普通百姓的栏目,语言就更要通俗化,一定要尽量避免使用书面语言,才能让百姓易于接受,更贴近百姓。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

报纸体:“我们这次招商引资洽谈会,来的人非常多,对我们来讲出乎预料,虽然谈成不多,但是我们也感到非常高兴。”大安市洽谈会负责人7月20日对我们说。

电视体:“7月20号,大安市招商引资洽谈会负责人对记者说,这次洽谈会来的人非常多,出乎他的预料,虽然谈成的不多,但他也非常

高兴。”

电视节目在综合了报纸、广播之所长的基础上,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声画合一,视听同步,这就叫做区别于报纸、广播的个性——电视性。这个个性要求我们在写电视稿子的时候,少用甚至不用修辞,保持语言的朴实

有华。

在抗洪抢险工地,记者采访之后,在稿子里这样写到:抢险工地上,灯火辉映,照得好像白天一样。人们搬石运土,干得汗流浃背,决心拦住洪水。这样写法,对报纸、广播体来说,应该是不错的。因为读者、听众看不到现场情况,适当的比喻,夸张等手法给人以想象空间,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但对电视体稿件来说,这种写法就有欠妥。编辑做了这样的修改:先是一个抢险工地灯火辉映的镜头,然后是配音:“抢险工地上,人们搬石运土,干得汗流浃背,决心拦住洪水。”没有再用任何修辞手法,但是,大家也能看到抢险工地灯火辉映的

场面。

电视体报道的写作,进一步突出了人的因素,同时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增强“三贴近”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较为丰富的经济报道指出,只见事但是不见人的报道相对来说是非常容易感觉到枯燥的,然而,若是工作人员将人添加到事件当中去,进一步阐述人的感受以及人的实际应对方法或者是对人的影响等内容,则会增加报道的鲜活性,使观众被感动,深入到报道情节

中去。

5 主持风格层面坚持“三贴近”

坚持“三贴近”原则应采用同记者走到被采访者中间去,到第一现场去说的方式,与百姓平等交流。这样既增强了现场感,又让群众对节目有了近距离的感受,使节目看起来非常亲切。记者、主持人或是与被采访者一起坐在农民家的炕上,或是一起蹲在田间地头,让观众感到画面中的电视人就是他们其中的

一员。

总之,坚持电视节目“三贴近”原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编辑、记者、主持人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去努力奋斗。我坚信,只要用心去做,我们的电视栏目节目会离百姓越来越近,真正走进百姓

心里。

参考文献

[1]柳宸光.农业电视节目应在“三贴近”和“三求”上下功夫[J].管理观察,2013(17):93-94.

[2]李宝昌.用“三贴近”提高基层广播电视节目的吸引力[J].才智,2012(35):122.

[3]张健.以“三贴近”原则进一步做好电视新闻节目[J].西部广播电视,2013(19):5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贴近电视节目
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及贯彻“三贴近”原则的建议
联系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渗透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德育工作中的那些事
周四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