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01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脑血流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病死率为10%-15%,致残率较高,患者治療后较容易复发[1]。目前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在研究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护理的应用效果和价值,以期帮助脑梗死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优质护理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基础护理优化的体现,对于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2]。本文通过对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104例在我科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2例患者。观察组52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55~91岁,平均年龄(70±8.53)岁,对照组52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68±6.64)岁。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接受MRI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均确诊为脑梗死,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例如用药控制,避免患者吃辛辣、油腻、高糖的食物等。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脑梗死发病较急,病势较为迅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所以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根据患者实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需求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心理护理不仅能够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精神性因素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影响,而且能够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3]。
1.2.2 病房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病房的卫生管理,使患者处于安静舒适、干净整洁的治疗环境中。舒适的环境能改善患者的抑郁心态,使患者在平静的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1.2.3 康复护理 在患者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肢体功能锻炼的意义同时加强对患者康复训练,对于偏瘫患者,应该尽量对患肢进行锻炼,逐渐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在锻炼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逐渐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
1.2.4 饮食护理 脑梗死患者如梗死面积大,应先食用流食或半流食,病情稳定后可食用普通饮食。指导患者规律饮食,勿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以低脂、低盐、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为原则,提倡食用植物油[4]。经常吃些蒜类食品,如蒜苗、青蒜、洋葱、木耳、香菇等,有减少血小板聚集的功能[5]。鼓励患者多饮水,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水再活动,可减少血液黏稠度,有利于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1.3 判断标准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接受护理研究的10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意见征询。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知晓度。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7.5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4.6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知晓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知晓率98.12%,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知晓率80.05%。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知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不易治愈的疾病,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药物治疗,同时也要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在入院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的不良心理,不良心理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而心理指导能够使患者保持身心愉快和放松,对脑血管疾病的治愈以及患者的尽快恢复具有良好的推动性作用[6]。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强化质量管理,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创建护理文化,推荐护理改革为主要原则。本研究提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使脑梗死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大幅度提升,使患者拥有一个轻松、舒适的心情,对病情的治愈具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胡秀玲,刘桂玲,全程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29):94-95.
叶建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1):160-161.
王玉红,肖莉优质护理模式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21):4380-4381.
姜芸,齐海玲,老年人脑梗死早期的康复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47-148.
吴婷婷,脑梗塞的健康教育[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30):209-210.
叶清维优质护理在老年重症监护病房综合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7):291-293.endprint